【陈鹏】:“今年或明年,我们也许会看到全球经济步入严重的衰退”, 建信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部执行总监陈鹏表示:“美国的问题源自信用危机。全球对于美国经济的过度信任产生了过度信贷,泡沫最终破灭。而我要强调的是,大家在悲观情绪中,实际上夸大了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此外,陈鹏还分析道:“而国内的状况不过分悲观。虽然,从短期看,状况不佳,PPI仍然是高位,今年的外需仍将放缓。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到会有很多政策放松的余地,这也是我们和西方经济体的重要区别。展望股市,很多投资者把希望寄托在救市政策上,实际上救市政策大多数只能起到短期强心针的作用,与基本面几乎无关。因此,对市场的判断,还是应该从长期价值的角度出发。一个长期的正确决策,往往在短期受到强烈的质疑,承受很大的压力,现在对于市场的判断就是如此。长期来看,已进入有价值的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价值不会承担短期的风险。”
【潘向东】:“美国过度的金融创新,透支了经济体的未来发展,导致全球化的红利衰竭。美国人口老龄化和‘9.11事件’后对移民政策的限制,使住房需求逐渐下降。以房贷为核心资产的金融创新,最终陷入泥潭,拖累整个经济。”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潘向东阐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 他还说道:“随着全球经济的回落,我国CPI大幅回落,到去年年底也就3%的增长,今年将是2%到3%。PPI去年年底到6%,今年有可能负增长。现在看到的通胀都是暂时现象。现在的问题已经是通货紧缩问题,随之而来的是消费、投资、出口都往下走。怎么保增长?就是要把投资稳住,就业就能稳定,消费也能稳定,而出口下降已成趋势。三中全会的农村政策,解决了中国中长期发展的瓶颈问题。集体宅基地的流转,可使城市的扩张只要保证耕地总量,就不再受土地限制;同时,已经进城的农民工的身份将变为城市居民,形成对住房的真实需求。这样,影响房地产中长期发展的两个问题都得到解决,而住房对内需的拉动毋庸讳言。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在中长期会成为全球的亮点,所以大家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都不必太悲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