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公司机构首页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最新发布报告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增速与财政收入增速基本相当,不存在明显的债务压力失衡情况,但在债务偿还压力上,省级和县级政府债务偿还压力上升明显;此外,地方财政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在快速变形,且日趋复杂化。
财科院周二发布2017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总报告,报告基于财科院对17个省(直辖市)、145个城市和662个区县调研而成,时间跨度为2014至2017年前三季度。
财科院通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地方性国有资本投融资公司情况、地方金融机构风险、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的风险、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地方财政金融风险。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方面,报告称,在债务偿还压力上,省级政府的债务偿还压力上升明显,而地市级的总体情况则相对宽松,县级政府与省级情况相类似,也面临着快速上升的压力。
在新增债务规模上,省级、地市级和县级的新增债务水平都呈现出明显下降的局面。在债务借新还旧上,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均呈现出高位回落的特点,借新还旧的压力有所缓解,未来的债务调整空间有所扩大。
从年度新发债券的平均收益率来看,省级、地市级和县级都有所上升,自2015、2016年的3%上升到2017年的4%左右,须注意债务展期和滚动的风险。从债务风险和债务逾期的情况看,逾期债务本金规模均有下降,但在逾期债务利息上,省级不存在明显逾期,地市级和县级均有明显逾期情况且上升压力明显。
地方性国有资本投融资公司方面,各级政府的投融资公司总体都表现出债务规模增速较快的特点,县级投融资公司债务增速远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须关注累加风险。
在PPP风险方面,财科院报告提及当前PPP项目多为政府主导型,社会资本参与程度有待提升,在样本地市中,本级政府全部PPP项目中的政府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均未超过10%的红线,但呈现逐步增长态势。
“地方财政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在快速变形,且日趋复杂化。”财科院报告指出,从横向区域维度看,一些指标在东、中、西和东北地区之间表现上趋同,但实际发展质量差距很大,经济区域分化出现新特徵,表现在一二三产业比例趋同,但实际质量差距明显;经济增速接近,但背后发展原因各异;实体经济盈利水平改善,但亏损面扩大。
从纵向时间维度看,一些财政经济发展指标看似在变好,实质是风险隐藏或者变形,财政能力背后隐藏着风险。表现在,地方财政自给率呈下降趋势,部分省份脱离发展实际搞民生;财政收入保持中高速增长,但税收收入占比下降;支出刚性越来越大,财政“托底”风险随之加大。
具体来说,从样本省份情况看,财政自给率从2015年的54.1%下降至2017年前三季度的50.8%,地区间差异巨大,东部和西部地区三年平均自给率分别在74.3%和30.4%。在自身财力明显不足情况下,西部某省还提出“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不低于80%和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而地市则层层加码,将此指标提升为85%甚至更高。
随着经济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的放缓,财政收支缺口增大。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呈刚性增长态势,加之应对环境修复治理、人口老龄化、城镇化以及“补短板”等都需要增加财政支出,一些地方收支矛盾已经十分尖锐,尤其是县级财政压力更大,一些县区保工资发放都成了难题,财政运行风险上升。
财科院称,要从整体来把握风险的复杂性,充分认识财政风险变形,国企是财政风险变形的诱发因素,依赖政府投资引致经济风险;充分认识金融风险变形,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金融风险财政化;充分认识经济风险变形,财政增收困难,实质上是经济风险转化的结果,财政支出压力大,本质上是经济风险加剧的表现,金融风险上升,是企业风险转化的结果。要权衡各类风险,严守公共风险底线。
财科院建议,准确把握财政、金融和经济风险三者关系,提升化解风险的综合能力,要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金融“血液”有效循环,在要素改革中,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是关键。
要推动政府治理改革,警惕政府自身制造风险或产生“合成谬误”,所谓合成谬误,即每个部门都认为各自所为是正确的事情,合在一起可能就是错误的,宏观政策要着眼于整体化解经济发展中的公共风险,而不是局部促进某个产业、产品、工艺甚至企业、项目的发展。
优化宏观政策目标,打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升级版”,改变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宏观政策,转向改善就业状态的宏观政策;将宏观调控升级为宏观管理,并把防范重大风险放在首位;发挥财政在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财政、金融和经济风险统筹管理。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17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