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动态【A股市场】
在近期的一系列宏观数据向好以及一季度经济数据利好预期的背景下,昨日A股高开高走,上证综指不仅成功站在年线之上,同时收复2500点关口,两市成交量明显放大。上证综指收盘报2513.70点,涨幅2.84%,成交1877.12亿元;深证成指收盘报9539.80点,涨幅2.08%,成交927.48亿元。
盘面显示,昨日沪市权重股表现突出,涨势强于中小盘股,石油、化工、保险、银行、煤炭、有色等方面的龙头股对股指大幅拉升,仅石油、化工两家个股就贡献沪指近20点。
板块个股方面,两市行业指数全线飘红,无一下跌。煤炭、石油化工、钢铁等板块涨幅居前。其中煤炭板快涨幅超过7%,领涨各行业指数。
♦ 基金快讯
【证监会规范基金分红行为 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
其实,对于基金公司的分红,监管部门也正在予以规范,不久前,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就以内部审核指引的形式,向各家基金公司发布了一项新规,对基金分红进行了规范。
虽然这项指引只是证监会对基金公司的一个内部规范文件,到现在还没有公开,但是记者了解到,这个新规定对于目前很多基金公司常用的逃避分红条款都有了明确的说法。针对基金公司在合同中设置漏洞,不约定何时进行分红的状况,证监会这次就明确规定:基金红利发放日距离收益分配基准日的时间,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也就是说,基金在一个财务周期内达到分红条件,必须在截止日后15天内把分红发放出去。
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薇:“这份指引更多地是规范一种行为,让大家处于信息更为平等的一个地步。按照指引的要求,(基金)分红的下限,以及分红的次数,都是投资者可以确定的。”
此外,证监会还对基金分红中容易混淆的一些概念予以了明确。比如,基金合同中不能约定:“基金投资当期出现净亏损,则不进行收益分配”。分析人士认为,证监会的新规出台后,基金公司想要再当铁公鸡,将会比较困难。
新闻分析:基金为何成“铁公鸡”
由于吝啬分红,一些基金公司被基民称为铁公鸡。那么基金为何不愿分红,分红与不分背后又有怎样的利益冲突呢?
但值得寻味的是,现在痛斥基金不分红的一些基民,往往正是在牛市时基金分红的反对者。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基金和基民利益的“南辕北辙”。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收入靠管理费,管理费多少取决于基金规模。因此一般来说,频繁分红势必要卖出股票,拿出资金,就会减少基金规模,对基金收入不利。而对基民来说,牛市时分红,会减少基民红利再投资的机会,同时新申购资金涌入,会摊薄原有基民的权益,对基民不利;而熊市时分红,却会减少基民在暴跌中的亏损,并可以手持现金寻找新的机会。因此专家认为,应在基金合同中对分红问题进行细化和量化,以减少纠纷。(CCTV.COM)
【开放式基金去年总份额同比增长14.81%】
针对部分基金并未公布年报的缺憾,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独家获得各家基金公司上报的2008年度材料,这份完整版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基金份额及规模看,2008年虽然股票市场大幅下跌,但开放式基金的份额稳步增加,只是其中有效帐户有所下降。总体而言,基金赎回并未放量,投资者仍以申购为主,而机构投资者的赎回则较个人投资者更为频繁。
份额增长 仓位减轻
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帐户总数为16846.51万户,较2007年底增加了14.01%;不过,有效帐户总数为8459.42万户,较2007年底减少了6.9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的帐户总数虽然较2007年有了较大增长,但由于市场行情处于单边下跌阶段,部分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做了清仓处理,选择了观望态度,导致有效帐户总数减少。具体来看,2008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有效帐户总数增长率分别为0.44%、-6.75%、-1.16%及0.52%,即在第二、第三季度有效帐户出现下降,而在第四季度又有所回升。
从帐户结构看,开放式基金的个人投资者帐户数占比高达99.88%,有效帐户占比达99.94%,最近三年来,个人投资者在帐户总数及有效帐户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均在99%以上,占绝对的多数。
截至2008年底,开放式基金总份额为24841.46亿份,较2007年底增加了14.81%,2008年各个季度的增长率按顺序分别为2.51%、-0.96%、1.07%及11.89%。
不过虽然份额增加了,但截至2008年底,开放式基金总净值仅为18644.3亿元,较2007年底减少了37.35%,原因也显而易见,即2008年以来的单边下跌行情导致基金净值严重缩水。2008年各个季度开放式基金总净值的增长率分别为-18.13%、-17.96%、-12.63%及6.76%,即第一季度有明显减少,随着第四季度以来股票市场的回暖,基金总净值自然也水涨船高。
个人投资者是基金投资主力
完整版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开放式基金中个人投资者持有的份额占比为85.89%,最近三年以来,个人投资者的份额占比均在80%以上。从时点上看,2007年底、2008年第一和第四季度末,个人投资者的份额占比均接近90%。
从认购、申购和赎回金额看,2008全年投资者以申购为主,只是到了四季度赎回才活跃起来。全年投资者认购金额为1917.47亿元,较2007年减少了69.79%。2008年新发行的基金个数多于2007年,但由于基金的单只募集份额远远小于2007年,导致2008年认购金额大幅减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08年的第二、第三季度认购金额增长率均为负,但在第四季度,随着市场回暖,认购金额增长率高达79.35%。这其中,2008年个人投资者认购金额占比为67.69%,较2007年的97.74%有明显大幅下降,在整个2008年,个人投资者认购基金的踊跃度呈先降后升的态势。
从持续营销看,2008年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申购金额为19235.14亿元,较2007年减少了35.77%,这其中,个人投资者的申购金额占比为63.44%,较2007年的87.81%同样有了明显下降。整体而言,个人投资者申购金额呈现先降后升态势。
2008年开放式基金投资者赎回金额为17910.18亿元,较2007年减少了17.54%。各个季度数据显示,市场单边下跌时,投资者的赎回金额也同步下降,一直到第四季度赎回才又活跃起来。这其中,个人投资者的赎回金额占比为67.47%,较2007年的85.66%有所下降,说明在弱市中个人投资者交易清淡。
2008年,个人投资者平均每户赎回笔数为0.32笔,较2007年的0.49笔略有下降;机构投资者平均每户赎回笔数为3.34笔,较2007年的3.12笔略有上升。从最近三年数据看,机构投资者平均每户赎回笔数都高于个人投资者,这也反映出机构投资者的赎回行为较之个人投资者更为频繁。
业内人士指出,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结论。首先,基金业的发展壮大确实与股票市场密切相关,个人投资者更是基金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此外,从投资者赎回金额居高不下,总额接近于基金总净值来看,也说明基金持有人的忠诚度并不高,这对于目前规模还处于下游的基金公司来说可谓一大利好。(上海证券报)
【基金重仓股集体“暴动” 78只基金主动加仓超5%】
清明后开盘至昨日,上证综指涨幅为3.06%,基金重仓指数上周涨幅则为6.69%;各研究机构仓位监测报告显示,基金在上周采取了较一致的操作策略,加仓迹象明显。这为昨日基金重仓股集体“暴动”,引领沪市强势突破年线给出了有力的注脚。
渤海证券监测数据显示,上周140只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0.15%,比前周上升1.98%;114只混合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68.36%,比前周上升0.84%。从数字上看,主动加仓幅度在5%以上的基金有78只,而主动减仓幅度在5%以上的基金只有21只。
从基金公司来看,上周59家基金公司40家加仓、19家减仓。国都证券苏昌景对《证券日报》表示,按照投资风格划分统计,大盘型基金仓位增加明显,相比前周,大盘成长和大盘平衡仓位分别上升5.35%和5.80%。剔除股票市值变动净变动5.20%和5.66%;中盘型基金和小盘型基金仓位也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
对于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苏昌景认为,上周基金仓位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应该是基金主动加仓和市场波动加剧情况下散户投资者较大规模赎回共同作用的结果。渤海证券章辉表示,尽管基金上周也有所分歧,但是总体来看上周基金加仓明显,说明基金看好近期市场表现。
对于后市,某基金公司指出,鉴于信贷投放宽松,G20峰会后全球经济及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因此对短期市场走势仍谨慎乐观。易方达基金认为,未来几个月国内经济呈现逐月复苏态势应属大概率事件,资本市场短期在流动性推动下应该都会有不错的投资机会。另一家基金公司则表示,对后市谨慎乐观,目前看政策红利未尽,市场短期还会保持强势。国泰基金认为,大盘短期反复宽幅波动或成为A 股市场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目前处于底部抬高的弹升过程中。(证券日报)
♦ 财经要闻
【新经济刺激方案制定中 出台时机存悬念】
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之后,各与会经济体相继出台了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以日本最新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最受人瞩目。反观中国经济,一季度系列经济数据近期相继披露,带给人们更多信心之余,尚难称整体形势彻底好转。此间,温家宝总理出访答问时透露,将根据经济形势制定新的应对方案。这一声音迅速被业内知情人士证实,中央确实在制订新的刺激经济方案。而该方案何时能出台?时机仍充满悬念。
新经济刺激方案被证实在制定中
4月11日,在泰国出访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回答记者提出的是否会有进一步刺激经济政策出台问题时说,当前要抓紧落实一揽子计划的各项政策措施,同时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制定新的应对方案。
言论一出,此间国内财经媒体纷纷将温总理讲话中“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制定新的应对方案”的内容突出转载,有关中国政府即将出台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方案的消息亦浮出水面。
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在接受此间媒体采访时称,各大国在不久前召开的G20峰会上达成了刺激经济共识,那么中国在峰会结束后可能要有所表示。而这个表示,也许就是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
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处处长高辉清11日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央确实在制订新的刺激经济方案”,“方案主要关注消费层面”,政府将制订导向性政策并继续依靠财税政策拉动经济。
传新经济刺激方案偏重消费
新的经济刺激方案将以哪些产业为重?有媒体援引专家的分析指出,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将偏向民生和消费,医药、农业、新能源、房地产、银行、家用电器、汽车、纺织、电子信息九大板块可能因此受益。
有专家称,中国此前推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以基建为主导,缺乏一些短期能见效且针对消费的措施。而已经出台的经济数据表明,旨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4万亿投资方案实施以来并未有效拉动内需。
出台时机尚存悬念 或待观察更多经济数字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一季度数据“好于预期”。但专家也清醒地看到,这不意味着可以断定经济已回暖,有些表现可能只是短期表现,长期走势仍需观察。
这一看法与温总理趋同。温总理在最近一次公开表态时称,中国的投资大幅度增加,消费稳定增长,一些行业和企业的困难局面开始扭转,经营状况回暖;信贷投放增长很快,由于银行整体健康稳定,货币流动性充裕。他说,“这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中新网)
【3月财政收入降幅环比收窄】
财政部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14642.05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29.29亿元,下降8.3%。3月份,全国财政收入4402.21亿元,同比减少13.74亿元,下降0.3%。
与1月、2月财政收入分别下降17.1%、1.2%相比,3月份降幅大为收窄。财政部表示,这主要与清理、补缴收入入库较多及去年同月基数较低等非经济因素有较大关系,后期财政收入形势仍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14642.05亿元。其中,中央本级收入7212.99亿元,下降17.7%;地方本级收入7429.06亿元,增长3%。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3023.58亿元,同比下降10.3%。其中,国内增值税同比下降2.4%,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38.5%(剔除成品油税费改革不可比因素后实际增长3.3%),营业税同比下降1.5%,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16.7%,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0.3%,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同比下降15.8%,关税同比下降23.9%。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86.2%,车辆购置税同比下降7.6%。另外,出口退税1861.32亿元,同比增长29.7%,相应减少财政收入。
财政部表示,一季度财政收入同比下降有三大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滑,财政收入来源减少;二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结构性减税;三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双下降,相应使以现价计算的财政收入减少。
支出方面,3月份,全国财政支出5007.39亿元,同比增加1197.58亿元,增长31.4%。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035.2亿元,增长44.8%;地方本级支出3972.19亿元,增长28.3%。一季度,全国财政支出12810.9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304.18亿元,增长34.8%。其中,中央本级支出2449.46亿元,同比增长31.2%;地方本级支出10361.46亿元,同比增长35.6%。财政部认为,支出增幅较高主要是各级财政部门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及时拨付财政资金所致。(中国证券报)
【贷款结构传递积极信号】
3月份我国新增信贷额达到创记录的1.89万亿元,除了令人震撼的总量数据外,信贷结构上发生的变化也传递出一定积极信号。
总体来看,3月份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新增企业贷款比重为48%,短期贷款比重为29%,票据融资占比下降为23%;贷款结构明显改善。
从企业短期贷款来看,3月份企业短期贷款新增额达到4728亿元,同比增长7.61倍,环比增幅也接近2倍。企业短期贷款激增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鉴于对宏观经济预期的变化,银行将票据融资转化为短期贷款;第二,企业提前为经济复苏做准备,借入短期贷款,如果经济形势真的好转,那么以短续长将更为迅捷。而且,目前金融机构6个月以内的贷款平均利率为7.28%,较1-3年期的8.41%、3-5年期的8.04%低不少。在经济前景仍不明朗的前提下,企业借入短期资金显然更为有利。
从企业票据融资规模来看,3月份票据融资下降为3707亿元,仍保持在高位水平。不过,该数字较1月份的6247亿元和2月份的4869亿元,已经明显萎缩,原因可能是由于市场中的票据存量下降。
另外,企业中长期贷款月度新增额达到7842亿元,增幅也十分明显,这应是经济刺激计划的直接结果。
还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3月份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额达到972亿元,而2月份新增额只有117亿元。这说明3月份房贷增长较快,房地产市场回暖迹象初步显现。(中国证券报)
【流动性助推轻取年线 基本面将成未来行情新导演】
充裕流动性导演反弹。周一大盘高开高走,大幅上扬,轻松攻下年线。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收报2513.70点和9539.80点,创出本轮反弹新高。市场个股表现活跃,热点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钢铁、新能源、交通运输等板块。权重股走势强劲,对股指贡献较大。与此同时,市场成交量大幅增加,沪深两市成交金额分别达到1905.1亿元和943.0亿元。
经过上周前半段的调整,大盘近三个交易日连续收阳,成交量也逐日放大,昨日更是放量突破并站稳年线,显示新的一轮上攻趋势或已形成。持续充裕的流动性对市场估值的提升,是大盘强劲反弹的关键因素。3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达到1.89万亿,创出历史最高水平,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7.65万亿元,同比增长17.04%,增幅分别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大幅高出7.98个百分点和6.41个百分点。
对于流动性对股市的驱动,本报1月5日“新年特刊”中刊登的《2009 流动性渐融股市坚冰》(作者卫保川)一文曾指出,流动性是很好的股市涨跌领先指标,流动性的显著改善,往往意味着经济活跃程度的改善。2009年反映流动性充裕程度的指标M1以及包含在M1之内的贷款增速将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推升股市的估值水平。
从2009年前三个月的数据来看,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刺激下,贷款持续大幅增长并超出市场预期,M1同比增速也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上证综指由1880.72点反弹至2513.70点,涨幅达到33.66%。流动性的改善使股市摆脱了经济下行的掣肘,演绎一波明显的反弹行情。
天量信贷恐难持续。信贷持续大幅增长无疑是助推股指走出反弹行情并站稳年线的最大功臣,因此,未来流动性能否持续自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中国证券报)
【1003家公司披露年报总利润降8.41%】
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共1003家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去年利润合计702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41%。这些公司中,916家实现盈利,占比91.33%,469家公司去年净利润实现增长,占披露公司数的46.76%。从行业来看,上述公司去年业绩增速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通信、医药、煤炭、银行和传媒,业绩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有化纤、电力、保险、民航业、证券、石化、有色等。
据天相统计,这些公司去年一季度至四季度每个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9.09%、1.66%、-5.01%和-47.63%,单季增速明显回落。此外未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已有419家公司发布了2008年业绩预告。上述披露年报和发布业绩预告的1422家公司,2008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合计约为739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24%。 (上海证券报)
【成品油价中旬或再上调 专家预计幅度将高于上次】
上一轮成品油官方调价后的一大成果就是政府首次公布了“以20天为周期进行评估”的调价规律。根据这一规律,业内专家昨天向本报记者表示,因本周期内国际油价变动幅度超过4%已成定局,预计4月中旬政府很可能再次上调成品油价。届时,汽柴油价格的上涨幅度将可能达到每吨约350元。
此前,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对成品油定价机制中调价规律的解释是,当国际油价连续20天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会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进行调整。而从上次调价至4月13日己有近20天的时间,在此期间,三种原油价格日均变动幅度均超过了4%以上。
“近期,WTI油价在美联储、美国财政部注资与拨款救助政策的刺激,以及一系列经济数据转好的鼓舞下,于近半个月内攀升了6%;受此带动,三种原油平均价更是提升了9%左右。据此判断,近期国际油价继续保持4%以上波幅所对应的价位应无太大问题。”东方油气网首席经济学家钟健昨天对本报记者说,“如无意外,在4月中旬结束时,本计价期内的国际油价变动幅度超过4%已成定局。”
由此,他预计数天后国内将可能再一次迎来成品油批零规定价的上调。据他分析,届时国内汽柴油价格将可能有每吨约350元以上的上调幅度。其中,汽油出厂价可能每吨上调390元;柴油出厂价可能每吨上调370元。
记者另从业内了解到,目前国内汽油实际批发价为每吨5600元,柴油每吨5000元,前者较上述调整后的预测出厂价相差约1000元,后者相差870元。
“在这种价差空间下,两大集团继续推价的愿望仍不会减弱;另一方面,受官方调价预期的拉动,市场中'买涨追涨’的气氛将可能继续支撑社会中间商与终端用户的购买热情。”钟健认为,由于业内预期此次调价幅度较大,对市场将有比较明显的“震动”作用,这将对今后国内油价的实际落点有重要意义。
在他看来,此次官方调价一旦出现,将对市场产生明显的调价前预期“引涨”与调价后的“托涨”作用,“这将不同于上一轮调价对市场所产生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两大集团继续在各地积极“推价”,并在华南略微提高加油站零售价,这些被业界视为国内官方调价前的“预热”。而上周财政部等七部委首次推出的与成品油价格联动的油价补贴机制则被视为给未来油价上升“打开空间”。
根据这一补贴机制,政府完善了对种粮农民、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油价补贴。在钟健看来,这项政策的推出一来将为今后更顺利出台与国际油价联动政策夯实基础;“更重要的是,此时公布油价联动机制也可能是为了配合即将到来的油价调整”。(上海证券报)
|
昨日行情回顾 |
指数名称 | 收盘 | 幅度(%) |
上证指数 |
2513.70 |
2.84 |
深证成指 |
9539.80 |
2.08 |
沪深300 |
2656.52 |
2.35 |
中小板综 |
3990.38 |
2.20 |
上证50 |
1939.56 |
2.34 |
中证100 |
2638.41 |
2.43 |
国债指数 |
120.73 |
0.00 |
企债指数 |
133.67 |
0.13 |
上证基金 |
3343.86 |
2.04 |
深证基金 |
3326.90 |
1.55 |
建信旗下基金净值 |
基金名称 | 份额净值 | 累计净值 |
建信恒久 |
0.7152 |
2.1194 |
建信优选 |
0.8011 |
2.2511 |
建信优化 |
0.7164 |
1.2664 |
建信核心 |
1.239 |
1.239 |
建信稳定 |
1.123 |
1.138 |
建信优势 |
0.728 |
0.728 |
建信旗下基金净值 |
基金名称 | 每万份收益(元) | 7日年化收益率(%) |
建信货币 |
0.2441 |
0.985% |
天相行业涨幅前5名 |
行业 |
幅度 |
煤炭 |
7.96 |
航运业 |
5.69 |
石化 |
4.88 |
石油 |
4.54 |
医疗器械 |
4.08 |
天相行业跌幅前5名 |
行业 |
幅度 |
医药流通 |
0.16 |
综合 |
0.28 |
化学药 |
0.28 |
农业 |
0.31 |
化学原料药 |
0.42 |
A股涨幅前5名 |
行业 |
幅度 |
广东榕泰 |
10.1 |
彩虹股份 |
10.1 |
巢东股份 |
10.08 |
大元股份 |
10.05 |
长城电脑 |
10.05 |
A股跌幅前5名 |
公司 | 幅度 |
ST珠峰 |
-3.5 |
锦化氯碱 |
-3.28 |
*ST湖科 |
-3.2 |
ST华发A |
-2.99 |
上柴股份 |
-2.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