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或许不会留意到这样一组数据:“全年累计为200多万户小微企业提供结算服务”;“持续支持保障安居工程,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速37.71%”;“创新推出‘善融商务’个人助业贷款等产品,个人助业贷款余额超过900亿元”……这是建设银行2013年的一份成绩单。看似简单的数据背后却是建设银行“积极推行普惠金融”的理念和努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这是党中央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对金融业提出的新要求,是中国金融体系中亟待加强的环节。建设银行深刻意识到,“发展普惠金融”就是要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建立更加普惠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金融基础设施是支持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普惠金融的提出,标志着中国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在制度构建、市场完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下更大功夫,这也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一直以来建设银行不断加大金融对农村边远地区、小微企业和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努力完善支付结算网络基础设施。在网点设置、系统升级等方面不断向上述领域倾斜。 例如,为解决“农村金融基础弱、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渗透率不高”问题,建设银行近年来持续加大县域及乡镇服务“三农”的营业网点建设力度,并将“加快新农村建设领域金融服务创新,实现县域和农村金融服务的功能延伸”列入了《中国建设银行2011年-2015年发展规划》。 建设银行还始终致力于向公众提供高效稳定快捷的支付结算服务,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基础金融保障。 一是积极推动国家支付结算网络建设。紧密配合人民银行第二代支付系统、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等建设,构建了以银行为主体的跨机构、跨国界、跨市场的支付结算网络。 二是以科技引领自身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完成了全行数据大集中,搭建了完整的IT应用体系,构造了以企业级数据库为基础的核心管理系统,实现CCBS等关键系统的灾难备份和覆盖全行的IT风险保障体系,支付结算系统建设、运行、管理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三是不断扩大支付结算网络覆盖面。加快海外机构建设,积极推动“三农”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加强对县域和城镇基层的服务渗透,完善机构网点布局,搭建电子银行、自助设备、综合网点“三位一体”的渠道网络。 四是加强支付结算工具创新。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善融商务”等新型支付工具和服务网络蓬勃发展,交易笔数和金额已全面超越传统支付工具。 做小微企业的金融合作伙伴 近年来,建设银行在全行上下明确了小微企业业务的发展思路和定位,持续推进向小额化、标准化转型,并在小微企业业务的模式、流程、产品、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创新,围绕小额化、标准化、专业化,初步建立了促进小微企业业务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业务发展成效明显。近三年,建设银行已累计为20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过2.2万亿元,并几乎覆盖了与民生相关的各类行业。 根据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设计产品。2007年,建设银行在同业中首创“信贷工厂”模式,逐步建立起有别于服务大中型企业的,流程化、标准化服务小微企业的专业化经营管理体系,目前已组建286家“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采用审批人派驻,评级、授信、支用“三位一体”等一站式、流水线的标准化流程。 2011年下半年,基于大数定律和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建设银行又在大银行中率先试行适应小微企业特点的评分卡评价方式,并相应进行系统开发。2012年5月,将评分卡模式运用于实践,并推出了“信用贷”、“善融贷”等适应性的产品,较好地契合了小微企业“短、小、频、急、快”的融资需求,使普遍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小微企业也能感受到银行融资的便利和支持。 没有一流的创新就不可能打造成一流的银行,一流银行要体现出管理最佳、服务最佳、效益最佳,其支撑就是产品创新。2013年,建设银行充分调动行内外资源,加强交流与协作,建立起“总行引领创新、分行主动创新、多方合作创新”的小企业产品创新模式,共研发完成产品创新105项,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新产品。 如对于掌握尖端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是缺少房产、土地等抵押物的科技型企业,建设银行为这类企业量身打造特色产品“科技金融贷”,从主要依靠财务报表、抵押物品选择客户,转向主要通过评价客户履约能力、业主信用和资产状况。 建设银行目前已形成“成长之路”、“速贷通”、“小额贷”、“信用贷”四大产品体系,基本覆盖了小微客户的各类信贷需求。 深耕三农金融服务 截至2013年年末,建设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62万亿元,新增3490.19亿元,增幅27.38%;其中,新农村建设贷款余额1204.23亿元,增幅62.27%。 一直以来,建设银行积极拓展农村金融业务,关注和跟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产权流转等重大政策变化。在新农村建设贷款、小额农贷等业务基础上,研发创新配套的新型“三农”融资模式和金融服务产品,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在支付结算方面,为满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需求,建设银行在为广大客户提供网银、手机银行、短信等传统电子银行业务服务的同时,依托该行特色产品——电话支付、“E商贸通”业务,专门面向广大农村专业市场和地区开展便民金融服务,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品质,助推“三农”经济加快发展。 在产品创新方面,建设银行通过该行助业贷款、“速贷通”、“成长之路”、“善融贷”等品牌优势,重点加大对高端农产品种植户、养殖户的贷款支持力度,为企业不同成长时期量身订做金融服务方案。 据了解,建设银行已先后在全国探索创新了新农村建设贷款、小额农户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业订单贷款、农民工特色银行卡等十余个系列产品。 在网点设置方面,“十二五”期间,建设银行计划新增营业网点2000个,重点向中心城市和强县富镇倾斜。与此同时,建设银行持续加大在农村及城郊地区网点自助设备和缴费终端的投放和使用力度。在城郊结合部及郊县新兴大中型人口导入区域加大自助设备增设投放力度,弥补新兴地区网点布设的空白。 例如,上海市分行根据城市发展及郊县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把城郊结合部及郊县新兴大中型人口导入区域作为渠道建设的重点之一,在崇明等农村地区累计投放自助设备160台。 在宣传引导方面,建设银行深入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宣传活动,有效提升农村地区对非现金结算方式的认知度:一是开展支付结算工具宣传普及活动;二是深入农村社区宣传支付业务;三是开展反假币和防诈骗宣传活动;四是开展反洗钱宣传活动。 民生领域信贷支持增加明显 2013年建设银行对民生领域的信贷支持增加明显。全年民生领域贷款较年初新增148.79亿元,余额达2259.73亿元,在行业内的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教育、卫生行业贷款规模连续9年稳居同业第一。 截至2013年末,建设银行已先后与清华大学、协和医院、阜外医院、四川华西医院、读者集团、光明日报社、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传媒大学等在内的一大批各领域排头兵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连续9年稳居同业第一的主要原因是:建设银行对民生领域信贷支持的高度重视。如针对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建设银行迅速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政策倾斜,将涉及的优质中西部高校中的存量客户比照国家“211工程”高校、国家部(委)所属高校,作为建设银行优先支持类客户;同时要求各分行进一步深化与中西部高校客户的合作,提高综合金融服务水平,巩固并发展银校合作关系,为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截至2013年末,建设银行服务的教育客户近2.6万个,卫生客户近1.5万个。其中“985”、“211”工程及部属高校超过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也超过100所;三级甲等医院超过600家。校园一卡通项目实现借记卡、贷记卡发行超过1100万张,银医卡(居民健康卡)发卡超千万张。 在民生领域,建设银行还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卡发卡工作。目前,建设银行已经参与了全国26个省、区、直辖市的金融社保卡发卡工作,参与地区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并承担制卡任务。据悉,建设银行社会保障卡发卡量在各家商业银行中位居前列,并且还在以每月过百万张的速度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卡制卡、发卡工作。 与此同时,建设银行积极开展社会保障金融服务,提供养老金代发、社保资金管理、保值增值等一系列金融服务,并依托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点与自助设备提供养老金发放服务。 目前,由建设银行负责的养老金代发人群已经超过3400万人,代发机构超过21万个。针对客户对社保基金保值增值需求,为其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建设银行还在保证基金正常支付的同时,利用协议存款、存款价格上浮的方式尽可能提升社保基金收益水平。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