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对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后触发新一轮的中美紧张局势,投行摩根大通发表报告称,美国至今宣布包括取消给予香港特殊待遇在内的回应与市场预期相符,市场主要关注美国会否采取措施损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该行认为,北京及香港仍将维持现行的金融制度如联系汇率、自由经济、资金自由进出、货币自由兑换、商业法、金融监管及语言等不变。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团队撰写的报告称,预期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不会改变,当局对维持这制度的能力及意志仍然很强。
全国人大常委6月30日表决通过港区国安法,特区政府当晚将法例刊宪生效。美国政府宣布,撤销香港特殊地位,暂停对港执行优惠待遇规定,并评估进一步取消香港的差别待遇。此前美国参议院通过了“香港自治法案”,将对支持中国限制香港自治的个人或企业实施强制性制裁,以此回应北京实施涉港国家安全法。
报告认为,美国的回应与市场预期相符,而细节尚待确实。但报告指,取消香港特殊贸易地位对经济的直接影响有限,因香港贸易主要为转口,关税只适用于来源国。出口管制可能会影响香港长远技术升级的能力,但短期影响有限。
报告指出,市场主要关注是美国会否采取一些措施损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现时情况正持续演变,并将取决于港区国安法的实施及美国可能作出的制裁行动,而这可能会引发市场情绪的波动。
但整体而言,报告认为有关影响可能是暂时,而过程将会渐进。首先,若美国有进一步行动,其针对对象可能是中国内地而非香港。其次,该行预期北京和香港会保持现有金融制度不变,美国针对香港金融市场的措施将可能最终损害自身。最后,企业本身会衡量成本、时间及其他因素,且亦明白到要将业务转移至其他地方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报告称,没有证据显示自去年香港社会事件以至中美就香港问题的争拗升温后,有资金流出香港的情况。该行预期自1983年起实行的香港联系汇率将会维持,虽然市场对港元及联系汇率能否维持下去,以及与中港相关的地缘政治担忧上升,但联系汇率并非首次受到挑战。事实上,政府当局维持联系汇率的能力及意志仍非常强。
据香港金管局,香港共4,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支持着2,200亿美元的货币基础,比例达2:1。
此外,报告称,香港政府因应新冠疫情推出大规模纾困措施令财政赤字增加,但香港政府财政储备规模庞大,占到GDP的40%。再者,这些财政储备主要为外币,意味着一旦政府在香港释放储备,会造成资金流入港元。
从经济角度看,报告认为中央希望香港特区继续作为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特别是在美国上市的内地公司的金融风险正在上升的背景下。
不过,摩根大通指出,港元有两项尾部风险值得注意:1)因中国为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倘人民币大幅贬值的话将令港元以实质有效汇率计升值;2)香港居民资金持续流出。
报告指,中国今年的国际收支平衡更为有利,以及中美争拗主要在金融和科技方面,对汇率没有明显影响,因此人民币大幅贬值发生的机会率较2019年时为低,尽管不能排除。
另一港元尾部风险为本地居民的资金持续流出境外。报告称,自去年10月以来香港持续录得资金流入,显示即使有本地资金流出,但不足以抵销港元正资金流入,因美国零利率、美国上市的内地公司回归香港第二上市、以及特区政府释放的财政储备。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20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