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部周三称,今年上半年共发行地方债34,864亿元人民币,其中新增债券完成全年发行计划(47,300亿元)的58.9%;发行规模大幅增加的同时,发行利率较去年下降21个基点(bp),有效降低了地方融资成本。
财政部网站的新闻稿还显示,上半年发行的新增债券中,一般债券发行5,55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9,800亿元)的56.7%;专项债券发行22,31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37,500亿元)的59.5%。
“在平均发行期限有所延长的情况下,上半年地方债平均发行利率3.27%,比2019年下降21个基点,有效降低了地方融资成本。”新闻稿称。
具体来看,上半年地方债发行同比增加6,492亿元,增长22.9%,其中新增债券增加6,117亿元,增长28.1%。同时二级市场流动性逐步改善,上半年地方债现券交易量6.8万亿元,同比增加1.73万亿元;换手率(现券交易量/托管总量)0.3倍,同比增加0.04倍;质押式回购规模10.7万亿元,同比增加1.29万亿元。
发行节奏更加优化,债券资金全部投向重点领域。财政部分四批提前下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8,480亿元,为实现早发行、早使用,元旦后即启动发行,比2019年提前20天,至5月末,提前下达额度已基本发行完毕。
财政部并表示,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新增债券资金全部投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重大项目,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财政部将统筹做好国债、地方债发行工作,全力保障政府债券平稳顺利发行,努力推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新闻稿指出。
经历了5月逾万亿元并创历史新高的发行规模后,中国6月地方债发行量骤降至不足3,000亿元人民币。不过5月发行大增有其特殊背景,拉长时间看,6月发行规模仍属于正常水平,规模缩减既有财政部控制发行节奏的原因,亦有为万亿抗疫特别国债让路的因素。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20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