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周五发布题为《为“一国两制”筑牢安全堤坝》的评论称,全国人大的《决定》,针对的是极少数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人,不仅不会影响到香港居民依法所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包括游行集会的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等,而且会使香港广大居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在安全环境下得到更好保障。
评论指出,事实表明,香港国家安全漏洞大开,全社会都会付出惨痛代价。只有国家安全根基牢固,社会大局稳定,才能更好地保障基本权利和自由,才能解决经济民生等深层次矛盾问题,才能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为香港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中央政府对维护国家安全负有最大和最终的责任。在香港国家安全受到现实威胁和严重损害、特别行政区政府无法自行完成立法的情况下,全国人大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以及外国和境外势力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事务的活动进行立法,“天经地义,势在必行”。
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香港基本法第23条规定仍然负有立法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和法律义务,应当尽早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任务。任何维护国家安全的立法及其实施都不得同全国人大的《决定》相抵触。
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周四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香港的民主派和西方国家担心,这可能破坏香港的自治,对其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造成重大打击。
针对中美关系以及香港问题的疑虑,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人大闭幕后的记者会上指出,中国中央政府始终强调要全面准确的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刚通过的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定是要使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他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确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来源:路透中文网2020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