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承压,风险处置任务较重
*个别机构面临一定的流动性紧平衡压力
*今年将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大力压降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
*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
*对违法违规搭建的金融集团,全力做好资产清理、改革重组
中国银保监会周二称,今年以来,中小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承压,部分机构信用风险持续积聚,风险处置任务较重,个别机构面临一定的流动性紧平衡压力;将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压实各方责任,不断完善处置政策,创新探索处置方式。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并表示,今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重点还包括:大力压降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防止死灰复燃;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提高资产分类准确性;同时,坚决落实“房住不炒”要求,持续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
“对违法违规搭建的金融集团,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力做好资产清理,追赃挽损,改革重组。”该负责人称。
他并表示,今年还将开展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防止乱象反弹回潮,推动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等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对于受疫情影响、风险可能上升的领域将重点关注,审慎评估,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该负责人称,去年在平稳有序处置包商银行等高风险机构外,还处置完成109家高风险农合机构,高风险机构数量稳步下降,“针对农合机构的风险问题,银保监会坚持各方参与、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多措并举、分类施策。”
他并表示,一方面,推动省级政府切实承担风险处置责任,帮助农合机构处置不良资产,给予财税政策支持,引入合格战略投资者,打击逃废债行为、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另一方面,督促指导省级联社切实承担辖内农合机构风险处置的牵头责任,发挥好风险处置平台作用,开展系统内帮扶。
同时,积极稳妥引入包括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国有资本、民间资本等各类合格投资者对高风险机构进行并购重组,引资引智引制,促进高风险机构步入良性发展;加强事中事后“贴身”监管,推动机构坚守市场定位,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治理机制,强化内控合规管理。
针对城商行的风险问题,坚持分类施策和标本兼治,通过压实各方责任,持续推进城商行在深化改革中化解风险。
一方面,针对不同机构的风险程度和风险特征,指导银行“一行一策”制定风险化解方案,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多措并举化解风险。
同时,推动银行落实主体责任,通过加大不良处置力度、及时补充资本等措施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支持银行引入优质的战略投资者,改善治理结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进行市场化兼并重组等。
全国人大代表、央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近日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金融监管层在处置部分机构风险时积累了不同的处置方法。如采取“一行一策”,对根据各家机构不同的风险状况、成因、风险程度,采取了包括股东重组、兼并重组、注资、不良资产剥离等相关措施。
**银行不良贷款高位运行,潜在风险较大**
银保监会并表示,目前银行业不良贷款保持高位运行,潜在风险较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持续加大,处置规模创新高。
一季度,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4,055亿元人民币,同比多处置726亿元。其中,核销不良贷款1,921亿元;处置收现1,855亿元;综合运用以物抵债、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方式,合计处置不良279亿元。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进一步加强监管引领,优化政策环境,持续推进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工作,继续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该负责人称。
一方面,结合各类机构实际,合理确定差异化的全年处置目标。继续加强与财政税收、司法、人民银行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等的沟通交流,推动疏通政策堵点,创新处置方式、提升处置效率。
另一方面,深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指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不良资产处置主业,发挥处置主渠道作用。支持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加大不良贷款收购处置力度。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86亿元;不良贷款率1.91%,上升0.05个百分点。
此外,经过两年多持续推动和监管,影子银行规模不断收缩,风险水平大幅下降。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同业理财规模余额为8,460亿元,较2017年初下降87%。
来源:路透中文网2020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