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4月工业增速转正,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逾10%
* 稳增长政策托底效应释放中,经济回暖有望延续
* 但外需承压,经济复苏之路可能还有反复
* 经济恢复比较正常状态可能要到下半年,政策应着力激发内需
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逾10%带动,中国4月工业同比增速转正,且远超预期,表明伴随着复工复产大力推进,国内工业动能正快速恢复,结构也在明显改善,国内稳增长政策托底效应正在释放中。
不过消费和投资同比仍在负增长,虽然降幅大幅收窄,而且欧美疫情对外需、对产业链和部分行业的冲击尚未完全体现出来,调查失业率也有所回升,意味着国内经济恢复恐不会一帆风顺,可能还会出现反复。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政策着力点还是应该放在激发内需上。
“还是跟产业政策相关的行业表现的更好一些。工业领域恢复速度最快的是高技术制造业,前四月累计增速已经回正了,”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张一平称,“基建投资需求释放也比较快,和基建相关的行业如金属制品业、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表现都比较好,还有汽车制造业都在恢复。”
不过他认为,未来工业可能还会有一些反复,因为海外疫情冲击外需,3月和4月出口比较好可能主要还是因为订单都是疫情前签的,受疫情影响外需可能会出现断档,不会直线往上走。
“考虑到欧洲5月刚刚开始复工,4月美国疫情还比较严重,估计国内经济下半年才能回到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二季度环比有改善,但同比增速还是有压力,”张一平称。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3.9%,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1.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带动制造业整体增加值上升5%;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同比下降7.5%,降幅略大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7%,但较上月收窄8.3个百分点。
1-4月固定资产投资 同比下降10.3%,和路透调查预估中值-10%基本一致;期内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3.3%,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分别下降11.8%和18.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3%。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今日国新办发布会上称,目前从月度的情况看,工业生产当月出现了转正,增长3.9%,但与往年正常的水平和长期趋势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其他指标,如投资、零售、出口和服务业等都处于下降的状态。
“虽然月度之间有降幅收窄或者个别指标转正的恢复改善势头,但要消除前期严重的疫情冲击带来的影响仍然是有挑战的,不但取决于国内复工复产推进的进度,可能一定程度上也要受到外部疫情的影响,以及外部经济变化的影响。”她说,“目前来看,经济发展的走势还需要观察。”
备受关注的中国全国人大会议将于下周五(5月22日)开幕,并在5月28日闭幕,受疫情影响会期缩短至一周时间。
**高技术制造业发力,工业结构性改善明显**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增长0.5%,已经转正。而整体制造业增加值累计还是-5.4%。
具体到细分行业来看,4月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5%和14.3%,汽车制造业增长5.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8%。
4月从产品产量看,光缆,挖掘、铲土运输机械,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8%、40.8%、29.2%、26.6%、26.2%。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解读称,数据在改善,有三个特点比较明显:一是需求回暖呈现结构性改善的特点,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也说明这是未来的一个新增长点;二是和基建相关的无论传统基建还是新基建,也都增长的比较快,说明下一步启动经济的切入点还是基建。
三是从投资来看由于有疫情冲击,社会领域投资增长是比较快的,比如卫生教育等。他认为,结构性改善未来还是会延续,当然也预示着本轮回暖是结构性的,而不可能是全面的回暖,因为整体需求改善不仅要看国内还要看国外。
“受海外疫情影响,出口压力、产业链压力在二三季度都会持续体现出来,海外需求减弱和供应链中断对国内某些行业的影响还刚刚开始,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王军称。
4月单月,工业环比增长2.27%,消费和投资环比分别增长0.32%和6.19%。
投资方面,据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于博测算,4月三大类投资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估算制造业投资当月增速降幅收窄至6.7%,改善力度相对较弱;估算新、旧口径下基建投资当月增速分别为2.3%、4.8%,均由负转正,指向积极财政有所发力;而4月地产投资当月增速也继续上升至6.7%,依然是投资的中流砥柱。
**经济仍面临压力,要着力激发内需**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一季度经济同比下降6.8%,出现有记录以来首次负增长。伴随着国内稳增长托底政策效应的释放,4月工业改善尤为明显,基建投资也开始发力,预计将支撑二季度国内经济继续改善。
不过受外需不确定性影响,国内经济仍面临压力,恢复至常态可能要到下半年。未来逆周期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内需仍将是政策着力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指出,截至目前海外疫情形势仍严峻,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前,海外疫情防控及经济前景仍存在巨大不确定性,意味着海外目前复工复产路径不平坦,继续拖累投资者、消费者信心;随着疫情持续时间延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冲击月底,疫情后全球经济恢复周期将更长。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进一步发力;针对目前面临的外需下滑及可控性差,政策着力点仍是释放、挖掘国内需求潜力,”他认为。
他指出,在疫情可控前提下,加快推动生活恢复常态,并采取一系列支持消费措施如家电、汽车消费支持政策等,释放国内消费潜力,适度加大基建(新基建)补短板,多渠道支持国内中小微企业融资,疏通产业链与供应链,保持制造业运行顺畅。
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54万人。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比3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较3月上升0.1个百分点。
中国总理李克强周三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要加大宏观调控对冲力度,发挥财政、货币、社保、就业等政策合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在完善打基础、利长远的制度机制上多下功夫,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中国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等金融数据全面好于预期,M2增速并创下近三年半新高。货币配合财政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有望推动国内投资、消费进一步回暖。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也称,中国经济要恢复肯定还是要大力稳内需,保企业、稳就业,投资和消费要两手抓,更大力度降费降费提升企业居民收入,才能提振投资和消费。房地产要稳住刚需,投资包括新老基建可以协同推进。
受低基数、前期积压订单及医疗物资出口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4月出口意外好于预期,同比转跌为升创年内新高,但进口降幅则扩至近四年半最大;考虑到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未得到遏制,中国外贸也难独善其身,出口改善恐难延续,外需偏弱格局短期难以修复。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20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