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泰证券固收张继强团队最新报告认为,近日投资者分歧明显加大,多空因素交织之下,中国债市可能已经进入高波动区域和时段。但海外疫情仍在演绎,金融体系还难言稳定,国内基本面还没有实质好转,利率向上的空间还不大,债市趋势尚未逆转。
在波动加大的环境下,继续建议投资者用高流动性资产参与久期交易,但力度需要逐步减弱,配置价值大为弱化。外资是当下的边际力量,不过国内投资者仍有最终定价权。
报告表示,后续要关注复工及经济回复速度(V还是U及高度)、海外疫情进展(欧洲)、美联储降息和中国数据(PMI大幅反弹及较差的一季度经济数据)、美国金融体系稳健性(颠覆基本面判断)、中国利率债供给放量。
最近两个交易日,海内外债券与股市大涨大跌。前一交易日大涨后,昨日债市出现大跌,10年国债、国开债利率上行8-9BP(基点);更值得关注的是,10年国开活跃券成交笔数创历史新高,国债期货T成交量同样放出巨量,显示出市场分歧加大。
特朗普记者会宣称将出台经济刺激措施,美股熔断后有所反弹,美债利率也触底回升,极度悲观情绪有所扭转。同时,习近平抵达武汉视察疫情防控工作,释放国内疫情控制积极信号,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中美领导人均释放积极信号,缓解市场极度悲观情绪,是债市调整的直接触发剂。
其次,部分外资止盈也加剧了债市的调整。近两周中美利差迅速拉大,中国债券成为外资的优质避险资产。但美债利率大幅反弹,触及熔断,导致部分外资买盘获利了结,也加剧了债市的调整。
此外,中国央行持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短期资金面略有收紧。近期货币市场利率中枢大幅下行,降息预期强烈,但央行不仅未跟随美联储降息,而且连续两周暂停公开市场操作,显示出较强的定力。而货币市场利率普遍上行,资金面略微收紧,对债市情绪也有不利影响。
报告指出,中美利差是最大安全垫,中国债券仍是全球避险资产和洼地,外资仍可能是近期的边际力量。当然,中美利差是弱约束。且中国经济一季度挖坑后向上,美国经济大概率逐步下行,合理利差有可能较历史均值高。
不过国内复产复工短期加速,对债市最有利阶段正在过去。债市已经走在了政策的前面,就算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继续下调五次,每次10bp,仍超过当前10年国债利率水平。负债端下行慢导致交易思维盛行。
当然谨防后续全球总需求和全球金融稳定冲击,国内经济回归正轨的难度增大、时间拉长,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在3-4月份大幅转负。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短期难有明显改善,国内债市核心资产荒延续。尽管央行货币政策定力较强,但是货币政策仍处于放松周期。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20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