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周一表示,2020年中国宏观逆周期政策力度不减,经济小周期筑底温和复苏,中国城市化2.0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将成经济的重要发力点;伴随中美经贸摩擦进入短暂的缓和阶段,将对重塑企业一定的信心、再库存方面有帮助。
至于中美贸易谈判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对汇率的影响,摩根士丹利中国市场策略师王滢表示,在2020年预期人民币相对美元小幅走强,预计2020年底官方汇率到6.85。
邢自强在媒体分享会上分析,2020年的全球经济复苏将主要来自新兴市场,而从整体来看,海外的逆全球化脱钩风险、中国国内的人口老化、经济增长潜力下行的风险并不会因为短期的小周期的复苏而有所改变,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推进,货币政策则保持稳健调节。
“短期来看,现在在触底小周期回升的通道里,但是更重要的可能是中长期困扰着中国经济几个挑战,”他称,挑战主要包括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海外环境从全球化红利变成了逆全球化甚至脱钩,中国过去享受到的产业链、科技链的知识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GDP)的推动作用还有多大。
他并称,城市化2.0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发力点,尤其在打造智慧城市领域方面,未来十年的投资可能更多是软基建、数字类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如果实施这些策略、结构性改革和科技新一代的基建投资做到位的话,可能到2030年中国会出现五个平均人口达1.2亿的都市圈、城市群。
具体而言,基建投资过去八横八纵铁路干线网已经建完,现在建的是“毛细血管”,高速通勤铁路的投资也比较多,接近一年1万亿人民币,预计中国城际铁路发展会从当前2,000公里上升到2030年1.7万公里。5G周期总投资的量级是差不多3万亿人民币,可以帮助打造智慧城市、数字城市。
邢自强表示,从过去两年中美贸易战来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是降低了,但是中国对全世界出口的市场份额一点没有变,还是保持了很强竞争力,从全球FDI(实际使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流向,可以看到并没有出现大幅度此消彼涨。
“好像大家都从中国撤资,去了东南亚、墨西哥,实际上对中国的投资放缓一点,对其他国家也都放缓,中国占全球FDI的比例一点都没有降低,这反映了产业链的搬迁很困难。”他称。
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近日联合公布,宏观经济先行指标--12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2,略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50.1,连续第二个月处在荣枯线上方。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要从多方面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抓紧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要正确认识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20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