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省份(按首字拼音排序):
安庆市 蚌埠市 巢湖市 池州市 滁州市 阜阳市 合肥市 淮北市 淮南市 黄山市 六安市 马鞍山市 宿州市 铜陵市 芜湖市 宣城市 亳州市
福州市 龙岩市 南平市 宁德市 莆田市 泉州市 三明市 厦门市 漳州市
白银市 定西市 甘南藏族 嘉峪关市 金昌市 酒泉市 兰州市 临夏回族 陇南地区 陇南市 平凉市 庆阳市 天水市 武威市 张掖市
潮州市 东莞市 佛山市 广州市 河源市 惠州市 江门市 揭阳市 茂名市 梅州市 清远市 汕头市 汕尾市 韶关市 深圳市 阳江市 云浮市 湛江市 肇庆市 中山市 珠海市
百色市 北海市 崇左市 防城港市 桂林市 贵港市 河池市 贺州市 来宾市 柳州市 南宁市 钦州市 梧州市 玉林市
安顺 毕节 贵阳 六盘水 黔东南 黔南 黔西南 铜仁 遵义
白沙黎族 保亭黎族 昌江黎族 澄迈县 定安县 东方市 海口市 乐东黎族 临高县 陵水黎族 南沙群岛 琼海市 琼中黎族 三亚市 屯昌县 万宁市 文昌市 五指山市 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 儋州市
保定市 沧州市 承德市 邯郸市 衡水市 廊坊市 秦皇岛市 石家庄市 唐山市 邢台市 张家口市
安阳市 鹤壁市 焦作市 开封市 洛阳市 南阳市 平顶山市 三门峡市 商丘市 新乡市 信阳市 许昌市 郑州市 周口市 驻马店市 漯河市 濮阳市 济源市
大庆市 大兴安岭 哈尔滨市 鹤岗市 黑河市 鸡西市 佳木斯市 牡丹江市 七台河市 齐齐哈尔 双鸭山市 绥化市 伊春市
鄂州市 恩施州 黄冈市 黄石市 荆门市 荆州市 潜江市 神农架林区 十堰市 随州市 天门市 武汉市 仙桃市 咸宁市 襄阳市 孝感市 宜昌市
常德市 长沙市 郴州市 衡阳市 怀化市 娄底市 邵阳市 湘潭市 湘西 益阳市 永州市 岳阳市 张家界市 株洲市
白城市 白山市 长春市 吉林市 辽源市 四平市 松原市 通化市 延边朝鲜
常州市 淮安市 连云港市 南京市 南通市 苏州市 宿迁市 泰州市 无锡市 徐州市 盐城市 扬州市 镇江市
抚州市 赣州市 吉安市 景德镇市 九江市 南昌市 萍乡市 上饶市 新余市 宜春市 鹰潭市
鞍山市 本溪市 朝阳市 丹东市 抚顺市 阜新市 葫芦岛市 锦州市 辽阳市 盘锦市 沈阳市 铁岭市 营口市 大连市
阿拉善盟 巴彦淖尔 包头市 赤峰市 鄂尔多斯 呼和浩特 呼伦贝尔 通辽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 锡林郭勒 兴安盟
固原市 石嘴山市 吴忠市 银川市 中卫市
果洛藏族 海北藏族 海东地区 海南藏族 海西蒙古 黄南藏族 西宁市 玉树藏族
滨州市 德州市 东营市 菏泽市 济南市 济宁市 聊城市 临沂市 日照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潍坊市 烟台市 枣庄市 淄博市 青岛市
安康市 宝鸡市 汉中市 商洛市 铜川市 渭南市 西安市 咸阳市 延安市 榆林市
长治市 大同市 晋城市 晋中市 临汾市 吕梁市 朔州市 太原市 忻州市 阳泉市 运城市
阿坝 巴中市 成都市 达州市 德阳市 甘孜 广安市 广元市 乐山市 凉山市 眉山市 绵阳市 南充市 内江市 攀枝花市 遂宁市 雅安市 宜宾市 资阳市 自贡市 泸州市
阿克苏 阿拉尔 阿勒泰 巴音郭楞 博尔塔拉 昌吉回族 哈密 和田 喀什 克拉玛依 克孜勒苏 石河子 塔城 图木舒克 吐鲁番 乌鲁木齐 五家渠 伊犁
阿里 昌都 拉萨 林芝 那曲 日喀则 山南
保山市 楚雄州 大理州 德宏州 迪庆藏族 红河州 昆明市 丽江市 临沧市 怒江州 曲靖市 思茅市 文山州 西双版纳 玉溪市 昭通市
杭州市 宁波市 湖州市 嘉兴市 金华市 丽水市 绍兴市 台州市 温州市 舟山市 衢州市

《焦点》中国11月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再度负增,压力不减需“提质增效”破局

中国11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负增长,为年内第二次出现负值,凸显减税降费和经济增长减速背景下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有增无减,早已有部分地方调整了预算目标。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应尽可能提高有限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质增效”无疑成为破解僵局的最佳路径。

而前11个月土地出让收入增速回升,或反映出在财政收入下滑压力下,地方政府增收在向土地财政倾斜,这也从侧面表明地产商拿地积极性可能不低,地产融资最紧时刻或许已经过去。

11月全国和地方财政支出同比均为第二个月下降。支出继续收缩,这符合今年财政支出力度前倾,带来的年内支出“前高后低”的节奏。预计12月支出增速进一步提高的概率不大。

“11月公共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速同步回落,地方政府收入和支出端的压力继续增加。在财政收支端压力持续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有限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质增效’无疑成为政策破局的最佳路径,”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称。

他预计2020年财政政策的亮点也将在三方面的“提质增效”进一步托底“稳增长”,一是加大财政资金对基建等能够显着带动实体经济增长的领域的倾斜,二是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如下调项目资本金比例、专项债充当资本金等,三是缓解存量债务压力,提高新增债务使用效率。

路透根据中国财政部数据测算,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5%,其中中央收入增长11.3%,为年内第二高位,最高点是10月的增长12.1%;但11月地方收入同比下降1.1%,为年内第二次出现负值,上次是在5月的下降4.9%。

支出方面,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下降3.4%,其中中央支出增长2.2%,地方支出下降4.5%。全国和地方支出均为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今年财政政策的着力点是早安排、早落地,在年初财政支出增速较高的基础上...11月支出增速如期回落,预计12月支出增速也难以进一步提升,在部分地区已有收支压力下,预计今年支出增速进一步提高的概率不大。”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称。

诸建芳也表示,考虑到当前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速较预算增速仍然有较大差距,预计12月收支增速大概率还会继续向预算靠拢。整体来看,预计公共财政收入增速高于支出增速将成为四季度财政收支主要特点。

上周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减税降费冲击地方财政收入,非税收入继续增长**

今年3月全国“两会”宣布全年减税降费预计为近2万亿元人民币,但实际执行力度较大,将超过2万亿元,对中国今年GDP贡献近1个百分点。这对企业构成利好的同时,也给地方政府收入带来很大冲击。

路透测算显示,11月单月税收收入同比增幅自上月8%降至1.7%,其中,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9.7%、61.2%、14.0%和3.7%。

“整体来说,财政运行总体是平稳,但同时有不少地方面临财政较大压力。这些压力,很大原因是跟今年加力提效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很大关系,跟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实施有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称,“地方在编预算的时候这些政策还没有出来,而且减税降费的政策超出了年初的预计。”

他认为,未来财政总体平稳的态势将得到维持,财政风险总体可控,但仍然是有挑战的。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11月中旬曾透露,受减收影响,目前湖北、重庆、吉林已按预算法规定调整省本级预算,主要是减少预算总支出、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其他地区部分市县也调整了预算。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密切关注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督促地方实现全年预算平衡,如有必要及时调整预算。

民生银行研究院也在周报中称,基层政府一般在每年12月编制下一年预算草案,确定下一年收入目标,第二年1月经过地方人大审议通过。而地方今年初确定预算收入目标时,国家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尚未出台。且省级政府确定预算收入目标后,一般地市级收入目标会略高于省级目标,市县级收入目标又会高于地市级.

“因此层层加码下,基层财政收入目标定得过高,今年大规模减税降费冲击叠加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复杂外部形势,使得收入目标难以完成。”周报称,“但实践中预算收入目标一旦确定,地方税费征收部门需要尽力完成,这让一些地方面临落实减税降费和组织收入完成目标任务的两难。”

不过在税收减少的同时,非税收入继续充当支撑财政收入的主力军。路透测算显示,11月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3%,增幅高于上月的9.7%,但远低于今年4-9月高达40-50%的同比涨幅。今年前11个月非税收入同比增长则为25.4%。

财政部称前11个月非税收入增幅较高主要是通过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国企上缴利润,以及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等方式增加非税收入。其中,国有资本经营收入7,446亿元,同比增加4,600亿元,增长1.6倍,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20个百分点。

**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速有所回升**

不过,1-11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人中,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长8.1%,增速较1-10月加快1.2个百分点。

“城镇化仍在进程中,土地出让收入增速的提升也反映了地方政府财政一定程度的收支压力,也侧面反映出地产商拿地积极性其实不低。”李超称。

他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房地产表态重提三稳,相比7月政治局“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措辞适当趋缓,因此判断地产融资最紧时刻已过,预计土地出让收入增速微幅加快可能持续。

“土地出让收入增长加快,这表明在财政收入下滑压力下,地方政府增收在向土地财政倾斜,但6月以来对地产融资政策的收紧,预示未来土地财政难有大作为,”光大证券宏观团队也称。

上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最新房价数据显示,中国房价整体涨势继续放缓,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同比和环比涨幅分别创下近一年半和近两年最小,二三线城市房价涨幅继续收窄,但一线城市除广州外房价加速上升,北京的环比涨幅高达1.7%。

路透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数据测算,11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升7.1%,低于上月升幅7.8%且涨幅为2018年8月以来最小,房价同比连涨50个月;环比涨0.3%,亦低于上月涨幅0.5%,涨幅为2018年2月以来最小,连涨55个月。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19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