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1月进口同比增速在连续六个月负增长后首次转正,这和去年同期低基数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或许是贸易战缓和驱动中国自美进口明显增加,特别是农产品进口大幅提升,当月大豆进口同比增逾五成。
当然,进口转正也离不开国内经济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带动下的内需弱企稳。中国11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重返50上方的扩张区域,以及近期钢铁、水泥等价格上升,都表明内需有所好转。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政府鼓励进一步扩大进口,以及伴随着基建投资增速回暖,内需企稳态势进一步确立,都是支撑中国2020年进口的因素。但最关键还是看中美贸易磋商进展,倘若中美能达成协议,中国购买大量美国农产品以及其它产品,那么中国明年进口可望实现正增长,否则内需恐怕独木难支,进口增速还将在负值徘徊。
“低基数与内需企稳共同驱动进口增速改善。11月进口增速明显改善。首先是因为低基数因素;其次,中美贸易战缓和驱动自美进口回升,”西南证券宏观分析师杨业伟、张伟在点评报告中称。
第三,内需企稳同样驱动进口增速回升。房地产市场保持强韧,而稳增长政策下基建投资增速逐步企稳回升,因而内需呈现企稳态势,这在钢铁、水泥等价格上升方面也得到了体现,同样,这带动了进口增速的回升。
中国海关总署周日公布,11月进口金额1,830.1亿美元,同比增长0.3%,远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的同比下降1.8%;这也是今年4月以来进口同比增速首度回归正值。
其中,中国11月进口大豆828万吨,较上年同期的538万吨大幅增长53.9%,较今年10月进口量618万吨增幅则为34%。
**自美进口增速显着回升**
中国11月自美国进口109.7亿美元,前11个月累计进口1,109.8亿美元,同比下降23.3%。海关总署并未公布11月单月增速,根据杨业伟、张伟计算,11月单月中国自美进口同比增长2.7%,增速较上月显着提升17.3个百分点。
“短期内大豆进口数量可以作为观测中美贸易谈判进展的指标,”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称。
他认为,本着“双赢”的原则,中美贸易谈判预计会相向而行,但在一些核心问题上的分歧会导致过程比较曲折且周期会拉的较长。
展望未来,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20年影响进口的主要因素一是中国经济依然存在不小的下行压力,内需偏弱;二是与出口产品相关的上游初级产品进口需求减少;三是大宗商品价格较低,相应影响进口金额。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将购买大量美国农产品以及其他产品,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2020年的进口增长。进博会等市场进一步开放举措将有力地推动2020年进口。而2019年进口负增长形成低基数,也有助于2020年进口增速回升。”他称,“综合考量,2020年进口增速明显回升的可能性较大,并可能恢复正增长。”
今年前11个月,中国进口总值为1.88万亿美元,同比下降4.5%。按月来看,只有4月和11月进口同比增速为正,分别增长4.3%和0.3%,其余九个月份则皆为负值,其中降幅最大的是5月,当时为同比下降8.4%。
受生产和新订单指数推动,中国11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0.2,并创下八个月高位。伴随着前期逆周期调节政策进一步落地,中国经济运行开始显露由降转稳迹象。
而上周五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明年作出安排部署,稳增长依然排在首位,并要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还强调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表明稳增长的主要抓手仍是基建。
**11月农产品进口大增**
12月15日是美国对中国消费品征收新一轮关税的最后期限。上周稍早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示在中美协议问题上没有最终期限,或许等到2020年选举后更好;但周五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又称,特朗普喜欢目前与中国的贸易谈判走向。
另外,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上周五表示,正在根据相关企业的申请,开展部分大豆、猪肉等商品排除工作,对排除范围内商品,采取不加征对美301措施反制关税等排除措施。这使金融市场对谈判的预期更加积极。
根据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对中国11月进口的分区域解析,11月中国自东盟进口大幅提升,自韩国、美国等地进口的负向拖累收窄。11月进口区域分布上,自东盟进口拉动率为最大亮点,达到1.40%,环比提升1.09个百分点。而自美国、韩国与其他国家的负向拉动有明显收窄,分别为0.16%、-0.01%、-0.64%,上月分别为-0.88%、-1.73%、-2.91%。
具体到商品来看,在进口数量上,谷物与大豆的进口数量分别大幅增长86.43%和53.87%,上月为45.16%和-10.69%,进口数量显着提升或与中美贸易谈判中中国加大美国农产品进口有较大关系。
“农产品正向拉动大幅扩张,(对进口)拉动率达到1.86%,前值为0.43%,为进口增速超预期的主要拉动因素,高新技术及机电产品进口拉动也有显着回升,实现由负转正,分别达到1.48%和1.60%,前值-3.93%和-5.38%,”张瑜在报告中称。
国盛证券宏观分析师熊园也称,农产品进口的改善,一方面可能是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的背景下,中国加大对美农产品进口,表现为中国对美进口增速改善最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猪肉价格上涨压力较大,中国自年初以来大幅增加肉类进口,截至10月猪肉进口同比增速达114%,也带动了农产品进口增速改善,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通胀上行压力。
“近期消息显示,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出现波折,达成协议仍需要时间...对本轮谈判结果也不能过于乐观,后续大概率可能反复,最终结果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他表示。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19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