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过去12个月中黄金、铜、石油和美元的走势图重合在一起,就会看出黄金的波动已经与其他大宗商品趋同。即使在去年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最严重的时候,金价依然与它们一道走弱,而且在美元走弱时,黄金也没有相应地走强。 随着ETF这样的投机型大玩家加入,黄金的价值属性逐渐减弱,而商品属性逐渐增强。在过去的12个月里,黄金作为价值尺度的“特殊性”正在逐步减弱。 从今年2月起,ETF开始大规模抛售黄金,对金价构成压力。目前,精明的ETF持金量降至一年来最低,金价也经历大跌行情。这样的走势和结局,与其他大宗商品并无不同。因为,在黄金投资者满脸惆怅地走进酒馆准备一醉解千愁的时候,坐在他身边的或许就是基本金属或者石油的交易员。在金价大跌的同时,铜价降到了17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也跌破每桶不到100美元关口。 但与其他商品稍显不同的是,黄金之前经历的甜美时光更长一些。从价值属性上说,黄金自进入货币体系以来,一直是坚定的保值工具和安全的投资之一。不过,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购买黄金则说不上是明智的交易。在冲上历史高位两年后,金价一直在下行通道不断坠落。 过去两年,金价虽然有所回落,但投资者更愿意认为这只是冲高回落的技术性调整, 他们握有的黄金正在为冲击2000美元蓄积力量。然而,接连的大跌使人们发现金价中所蓄积的可能只是泡沫。 在这种情况下,众多机构加入了唱衰黄金的大合唱:摩根士丹利在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将今年的金价预测下调16%,至每盎司1487美元;将2014年金价预测下调15%,至每盎司1563美元。 相比之下,其他机构对黄金市场的预测更加悲观。 法国兴业银行发布的一份题为《黄金时代的终结》的报告称,金价将在今年年底前跌至每盎司1375美元,并将在未来数年内持续走跌。高盛也预测称金价将在一年内跌至每盎司1390美元。最新加入合唱团的巴克莱银行则认为,近期黄金仍处于卖盘压力之下。 从技术上讲,深度探底足以令投资者的信心消失殆尽。在上周五投资者哀叹5%的下跌后,本周一才发现这不过是序幕而已。长期的乐观情绪,让人们忘记了上世纪80年代黄金也曾长久地陷入泥潭。市场唤醒人们的记忆,采取了一种残酷的方式,30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一条类似悬崖的曲线。 目前的黄金真那么令人绝望吗? 从基本面看,无论是中国经济增速不足预期,还是美国疲弱的PPI数据,亦或是塞浦路斯抛售黄金的消息,都不足以引起市场如此强烈的反应。在历时13年的牛市初期,以每盎司不到300美元的价格购买黄金并一直持有的投资者,其回报率比股市中的绝大部分投资者都高。即便是经历了最近雪崩式的下跌,金价同那时相比依然上涨3倍有余。 这轮下跌行情固然有些意外,但其实只要想着黄金还有一些价值属性——虽然目前的光辉都被商品属性所掩盖,那么,总会少一点悲观,而多一些希望。 从长期看,只要各国政府一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印钱,无论这种举动是否顶着“量化宽松”的名号,都将导致纸币贬值,通货膨胀终究会使黄金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长期投资。对逆向投资者来说,最近金价的暴跌也许是一个逆势买入的信号。
来源:中国黄金网 2013年5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