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伦敦是全球黄金交易的中心,占据地利的英格兰银行为世界上不少央行提供黄金储存服务。毕竟,就地交易能节省不少运输和保险的成本。截至3个月前,在英格兰银行戒备森严的地下金库里,包括该国自己的310吨黄金在内,共存放了属于多个国家的5790吨黄金。 当然,各国能放心地把自己的黄金存放在英格兰银行地下金库中,也是由于这家全世界最古老的央行在过去几个世纪里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在那里存放着的一块块重达400盎司,且上面打着归属国家印记的金条,也能被看作是一枚枚光芒闪耀的荣誉勋章。 英格兰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该行有不少大客户。前不久从纽约和巴黎运回600多吨黄金储备的德国,在伦敦就存放着450吨黄金原封不动;澳大利亚在英格兰银行存放着224吨黄金,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称,他们超过99.8%的黄金都寄存在英国。澳大利亚对原来的宗主国充满信任,墨西哥也同样投了赞成票,这个拉美国家也将115吨黄金放在伦敦。 除了这些国家外,按照公布的数据,全球还有更多低调的央行也把自己的黄金交给有“针线街的老妇人”之称的英格兰银行看管。截至2012年,这些国家存放的黄金总量达到惊人的4691吨。 当然,无论这些黄金属于哪家央行,英格兰银行都会从地库里不断增加的黄金上获益。因为各国央行的黄金存放在这个全世界安全保卫堪称最严密的地方,作为地主的英格兰银行总要收一笔保存费。 一般来说,黄金存放和保险的费用在黄金价值的0.05%至0.1%左右。根据不同国家的央行客户,英格兰银行会对费用作出微调。按照德国央行透露的数据,他们每年要交给英格兰银行55万欧元的保存费。按此计算,英格兰银行每年至少能赚670万欧元。 由于黄金天然就有超强的抗腐蚀和耐磨损属性,这使得存储黄金除了安全支出外,像是一笔利润颇丰的生意。只不过这个市场门槛颇高,除了各国央行外,英格兰银行也不待见别的客户。 而对于全球热衷于黄金的富人们来说,他们只能把手里的贵金属放在其他地方,比如说瑞士。可是今年2月初,瑞士银行和瑞士信贷银行都提高了黄金储藏费用,以削减资产负债表规模,来因应银行业的《巴塞尔协议III》。 好在央行客户对于价格调整并不敏感,几十万欧元的储存费用都是小钱,他们看中的是英格兰银行的信誉,因此,源源不断地将黄金运往伦敦。 对于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将黄金存在自家的金库里和放在更贴近市场的伦敦看上去像是在释放不同的信号。前者是货币稳定的保障,而后者则侧重于凸显黄金的商品属性。在一个“货币战争”被屡屡挂在嘴上的时段,如果央行倾向于后者,这意味着印钞机的按钮已经被彻底打开。 对于市场来说,比起逾5000吨的绝对数量更有影响力的是交易的趋势。因为在2006年,不具名的央行在伦敦存放黄金的数量还只有2220吨。在6年时间中,这些央行名下的黄金翻了一番还多,证明央行在市场上的活跃程度大增,而且作为买家对市场的影响力还在不断加大。
来源:黄金网 2013年5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