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省份(按首字拼音排序):
安庆市 蚌埠市 巢湖市 池州市 滁州市 阜阳市 合肥市 淮北市 淮南市 黄山市 六安市 马鞍山市 宿州市 铜陵市 芜湖市 宣城市 亳州市
福州市 龙岩市 南平市 宁德市 莆田市 泉州市 三明市 厦门市 漳州市
白银市 定西市 甘南藏族 嘉峪关市 金昌市 酒泉市 兰州市 临夏回族 陇南地区 陇南市 平凉市 庆阳市 天水市 武威市 张掖市
潮州市 东莞市 佛山市 广州市 河源市 惠州市 江门市 揭阳市 茂名市 梅州市 清远市 汕头市 汕尾市 韶关市 深圳市 阳江市 云浮市 湛江市 肇庆市 中山市 珠海市
百色市 北海市 崇左市 防城港市 桂林市 贵港市 河池市 贺州市 来宾市 柳州市 南宁市 钦州市 梧州市 玉林市
安顺 毕节 贵阳 六盘水 黔东南 黔南 黔西南 铜仁 遵义
白沙黎族 保亭黎族 昌江黎族 澄迈县 定安县 东方市 海口市 乐东黎族 临高县 陵水黎族 南沙群岛 琼海市 琼中黎族 三亚市 屯昌县 万宁市 文昌市 五指山市 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 儋州市
保定市 沧州市 承德市 邯郸市 衡水市 廊坊市 秦皇岛市 石家庄市 唐山市 邢台市 张家口市
安阳市 鹤壁市 焦作市 开封市 洛阳市 南阳市 平顶山市 三门峡市 商丘市 新乡市 信阳市 许昌市 郑州市 周口市 驻马店市 漯河市 濮阳市 济源市
大庆市 大兴安岭 哈尔滨市 鹤岗市 黑河市 鸡西市 佳木斯市 牡丹江市 七台河市 齐齐哈尔 双鸭山市 绥化市 伊春市
鄂州市 恩施州 黄冈市 黄石市 荆门市 荆州市 潜江市 神农架林区 十堰市 随州市 天门市 武汉市 仙桃市 咸宁市 襄阳市 孝感市 宜昌市
常德市 长沙市 郴州市 衡阳市 怀化市 娄底市 邵阳市 湘潭市 湘西 益阳市 永州市 岳阳市 张家界市 株洲市
白城市 白山市 长春市 吉林市 辽源市 四平市 松原市 通化市 延边朝鲜
常州市 淮安市 连云港市 南京市 南通市 苏州市 宿迁市 泰州市 无锡市 徐州市 盐城市 扬州市 镇江市
抚州市 赣州市 吉安市 景德镇市 九江市 南昌市 萍乡市 上饶市 新余市 宜春市 鹰潭市
鞍山市 本溪市 朝阳市 丹东市 抚顺市 阜新市 葫芦岛市 锦州市 辽阳市 盘锦市 沈阳市 铁岭市 营口市 大连市
阿拉善盟 巴彦淖尔 包头市 赤峰市 鄂尔多斯 呼和浩特 呼伦贝尔 通辽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 锡林郭勒 兴安盟
固原市 石嘴山市 吴忠市 银川市 中卫市
果洛藏族 海北藏族 海东地区 海南藏族 海西蒙古 黄南藏族 西宁市 玉树藏族
滨州市 德州市 东营市 菏泽市 济南市 济宁市 聊城市 临沂市 日照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潍坊市 烟台市 枣庄市 淄博市 青岛市
安康市 宝鸡市 汉中市 商洛市 铜川市 渭南市 西安市 咸阳市 延安市 榆林市
长治市 大同市 晋城市 晋中市 临汾市 吕梁市 朔州市 太原市 忻州市 阳泉市 运城市
阿坝 巴中市 成都市 达州市 德阳市 甘孜 广安市 广元市 乐山市 凉山市 眉山市 绵阳市 南充市 内江市 攀枝花市 遂宁市 雅安市 宜宾市 资阳市 自贡市 泸州市
阿克苏 阿拉尔 阿勒泰 巴音郭楞 博尔塔拉 昌吉回族 哈密 和田 喀什 克拉玛依 克孜勒苏 石河子 塔城 图木舒克 吐鲁番 乌鲁木齐 五家渠 伊犁
阿里 昌都 拉萨 林芝 那曲 日喀则 山南
保山市 楚雄州 大理州 德宏州 迪庆藏族 红河州 昆明市 丽江市 临沧市 怒江州 曲靖市 思茅市 文山州 西双版纳 玉溪市 昭通市
杭州市 宁波市 湖州市 嘉兴市 金华市 丽水市 绍兴市 台州市 温州市 舟山市 衢州市
    热门关键字: 电子银行信用卡悦生活贵金属

    藏书票:从文人雅爱到市场新宠
    发布时间:2013-09-18

    藏书票,亦称书票,国际通用标志为“EX—LIBRIS”,拉丁文,意为我的藏书。一枚小小藏书票,方寸之间,包孕万物,它注重迁想妙得、魂系藏书,直接依存于承载人类文明的书籍,充盈着画意与文思。开卷相见,赏心悦目,连同对书的几多惜爱,益增崇尚知识的情怀乐趣。那么,从藏书票不算太长的历史源流看,尚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编辑手记

        这是今年赏玩版第三块专版。编辑特请书痴韦泱完成。

        为什么要强调韦泱的书痴身份呢?因为藏书票是书的附属物,无书便无藏书票,对于像韦泱这样的书痴来说,与藏书票“开卷相见,赏心悦目”,本身就是一件惬意之事。而也只有书痴才能写出藏书票这般“迁想妙得、魂系藏书”的美妙韵致。

        “小心翼翼,一枚枚插入藏书票专用塑料册内,暇时一页页翻阅把玩,像欣赏画册一样”,本已让韦泱兴味盎然。然而不知不觉间,小小藏书票竟有了价格,成为藏市新宠。韦泱敏锐捕捉到这一现象,借此由头完成了专版。编辑特别喜欢《从文人雅爱到市场新宠》这个标题,因为这个具有新闻属性的标题本身就说明了上版的理由。而“雅爱”两字将本版的定位诠释得丝丝入扣。

        其实,编辑更喜欢韦泱通过藏书票传达出来的一种关于顺序的哲理。应该说,先有书,才有藏书票;因为书,藏书票才有意义,才有价值,所谓皮毛之关系。这是书和藏书票的顺序。

        收藏也有顺序,就像“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作者首先是一个惜书如命的书痴,一辈子在故纸堆里快乐地徜徉、浸润、吸附,无意间对依附在书页上那些“两张彩色小插片”爱不释手,这一发现的狂喜让他一发不可收,从此爱上藏书票。这就是爱书与爱藏书票的顺序。再有,当他四处收集那些彩色小插片的时候,肯定没想过事后这些小插片会变得有价值。这也暗和了收藏市场的规则和顺序。

        看来,任何事物都有规则和顺序。如果为喜欢而付出,付出就是一个愉悦的旅程,而回报只是旅程中一个小小的意外收获。顺序对了,才会快乐。

        就像本版的定位:收藏是一种文化现象,假如这种文化对你产生了影响,让你的身心产生了愉悦(而不只为升值,只为钱),这才是收藏的本意。才是雅玩、雅爱。

     

     

    藏书票的若干第一

     

     

    第一枚作家专用书票

    由画家将作家的名字植入藏书票,最早见于一九三六年,是版画家王寄舟为作家姚雪垠作的《雪垠读书》。画面是皑皑白雪覆盖下的原野,将雪垠两字形象化了。姚雪垠一得到书票,就赶紧贴在刚买来的《海上述林》一书上。爱书的作家,大多为自己拥有一枚印有票主姓名的专题藏书票,而倍觉自豪与珍惜。

     

     

    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

    藏书票作为舶来品,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了。据说,世界第一枚藏书票由德国人克那本斯堡于一七四O年创制,名叫《刺猬》。画面是一只硕大的刺猬,嘴里衔着一枝野花,脚下踩着缤纷的花草,上端有一飘带,写有德文慎防刺猬一吻,意在提醒人们不得盗书和毁书。

     

     

    中国第一枚藏书票

    中国的藏书票创作起步较晚,从现在有记录的发掘历史来看,在一九一三年出版的《图解法文百科辞典》中,扉页上贴有一枚藏书票,名叫《关祖章藏书》。画面是满壁皆书的书房内,头戴布帽的一位书生,似乎在潜心阅读,似乎在查找资料。这关祖章也许是中国使用藏书票的第一人。

     

     

    倡议藏书票的第一人

    叶灵凤是我国最早介绍西方藏书票的现代作家,并开始藏书票的收藏和研究。一九三三年,叶灵凤在《现代》杂志上发表了《藏书票之话》长文,并配有他多年收藏的十六枚国外早期藏书票。这是我国民国年间第一篇系统阐述藏书票的文章。同时他设计了一枚自用专题藏书票《灵凤藏书》,可称现代第一票了。

     

     

    当代第一套《龙系列》藏书票

    一二年,在上海梅园杯国际藏书票双年展上,上海版画家徐龙宝展示出一套《龙系列》藏书票,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这是至今第一次以龙为主题的系列组票。作者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他的《青铜》曾获全国第六届版画书票展金奖。《龙系列》藏书票计十八枚,红色圆型。画面全部以龙构图,饰以其他小动物,刀法细腻,技艺精湛。

    本版文图/韦泱

     

     

    藏书票有价格了

    而藏书票过于商业化后,其本义发生了移位,它变成了一种独立的收藏品,完全以价格来体现其价值的商品属性。这种物化的收藏现状,与藏书票创作的初衷背道而驰。

        据近期报载,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花了一年多时间,在国外搜集了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藏书票,他希望以后能在全国多地建立藏书票专馆。有专家认为,此举将会提高收藏界对藏书票的关注和认识,其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其实,藏书票本来是没有价格一说的。它只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无偿流通,那就是局限于藏书票画家之间,以及画家与作家、作家与爱好者之间。最初是一些爱好藏书票的版画家,在创作大型版面的间隙,作为一种余兴节目,弄弄藏书票,手工拓印一二十枚,分赠好友或与同行交流。有的是给作家创作的专题藏书票,就多印几枚给作家本人赏玩。作家得之,欣喜之下,自己留一枚,其余几枚转赠文友。如此而已,说明藏书票是极少数画家、作家之间交换、交流、互赠的小礼物,有着中国文人以情感为重的传统文化精神。画家一旦创作出满意的藏书票,还会投给报社副刊发表,或参加藏书票专题展览,让更多观众享受藏书票特有的绘画之美。

        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收藏热、书画拍卖热的兴起,藏书票作为一种微型艺术品,亦进入到收藏行列。一九九八年夏季,第七届全国藏书票展览在深圳举行,紧接其后,顺势就举办了一场藏书票交易会,吸引了不少海外藏书票收藏家。一些画家本来的藏书票是藏在深闺人未知,不料却大受追捧,尽管交易价大多在二十至六十元之间,最贵的也只有一百七十元。但交易活跃,有的画家一下子有了二三千元的入账。这次交易会,开创了我国藏书票收藏市场的先河。

        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培育,藏书票收藏与投资在北京、深圳、陕西、上海等地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不少展览、展销活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西安举办了中国当代通用藏书票艺术展,深圳大学举办深圳人藏书票展,上海举办梅园杯藏书票双年展,以及北京大学推出的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藏书票专辑等,这些,都大大提升了藏书票在中国收藏界的影响力。近年来,一些拍卖公司试水上拍早期名家藏书票,一枚《灵凤藏书》,竟拍出两万两千多元的高价(见下图)。其他如李桦、力群、彦涵、杨可扬等,都有不俗的表现。由此,使藏书票的价值得以重估和确定。上述这些重量级画家的精品藏书票,时下的市场价格每枚已突破千元大关。现在,藏书票收藏爱好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在各地有专门实体店、网店等,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购买到自己喜欢的藏书票。

        藏书票是舶来品,顾名思义,它与书有着紧密关联。它是书的附属物,过去是贴在书的扉页上的,与中国古籍盖藏书印的原理是一样的,表明这本书是拥有者的最爱,也同时起到了美化作用。由于藏书票早期多以版画的形式出现,或者说,它是袖珍版画,具备了美术作品的视觉美感,更惹人喜爱,遂成为收藏、投资两相宜的艺术收藏品。

        但是,在藏书票逐渐走向市场之际,也有有识之士不无忧虑。藏书票原先的主要功能,是互相馈赠,体现朋友情感的载体,又具有爱书的特征和功能,人们可由对藏书票的喜欢,进而更热爱藏书、读书,丰富文化生活。而藏书票过于商业化后,其本义发生了移位,它变成了一种独立的收藏品,完全以价格来体现其价值的商品属性。这种物化的收藏现状,与藏书票创作的初衷背道而驰,会愈来愈缺少文化的内涵,也无益于提高大众的精神情操与文化品位。还是作家从维熙说得好:我想,藏书票在中国的书页中出现,既意味着对美的微观补充,也是对美的一种小小完善。就其实质而言,小小藏书票的背后,还有尊重知识、惜书如命的深广内涵

        所以,当藏书票进入市场化后,其艺术的感染力与投资的回报性,是一个喜忧参半、值得探讨的两难课题。

     

     

    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些忘年交画家,如杭州的赵延年,上海的张嵩祖等,知我喜爱藏书票,都将他们不多的藏书票作品寄赠于我,使我每每感到友情的珍贵,文苑的温馨。

        本来,我不知藏书票为何物。有一次,在藏书家丁景唐老先生家里闲聊,见桌上放着两张彩色小画片,不由得拿起来观赏,有点入迷的样子,见我如此爱不释手,丁老说:你拿去玩玩吧,这叫藏书票,是版画家杨可扬送我的

        这大概就是我爱上藏书票,走进藏书票世界的起缘吧。杨老的这枚藏书票名为《红日扬帆》,创作于一九八四年,是杨老最早创作的三种藏书票中的一种,另两种为《鱼读月》和《水仙花》。《红日扬帆》成了我最初收藏、最为珍贵的一枚藏书票。

        由此及彼,我又成为杨可扬的忘年交。杨老高兴时,会把近期创作的藏书票一边向我展示,一边给我讲解。有时,遇到有多余的,他就顺手送我一二枚玩玩。

        这一玩,就玩上了瘾。我开始多渠道地广搜博集藏书票。首先第一步,是请画家为我制作有我姓名的专题藏书票。首选的目标,第一位就是德高望重的杨老,我见他为张贤亮、赵丽宏、痖弦等许多作家、诗人制作过专题藏书票,心生羡慕,怯生生地向杨老提出了要求,不料杨老爽快地说:好。不久,就寄来了若干枚韦泱藏书的专题藏书票,画面红、绿、黑三色,鲜艳醒目,绿的是荷叶,红的是莲头,用墨色勾勒,画面简洁、粗犷有力,是杨老一贯的版画风格。

        接着,我向版画家杨涵、张子虎等委托定制专题藏书票。有了这些藏书票垫底,我的收藏开始显出了一些底气。我开始迈出收藏第二步,以票换票。我将我的专题藏书票寄赠给画家、文友,如画家梁栋、莫测、曹文汉、白逸如等,不多久就礼尚往来地收到了他们的藏书票回赠。这样的友情交换,使我的藏书票品种更广泛了。各种图案、各种风格的藏书票集于一册,真是五彩缤纷,煞是好看。

        藏书票收藏的第三步,就是扩军备战,在提升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数量。我不放过一切可以购买到藏书票的机会,如到上海图书馆,馆内书店有藏书票专柜,出售书票,上海弗闲斋藏书票社也经常举办活动,可以挑选购买,也可以参与小型拍卖。闻悉版画家邵黎阳为宁波博物馆创作了一套专题藏书票,赶紧与邵老师见面,邵老师硬不肯收钱,我说,这是对画家艺术劳动的尊重。最后,算半送半买给了我。由此,我的藏书票拥有量迅速扩容,从几十张到几百张,已装满四大册,琳琅满目哪!

        此外,一些忘年交画家,如杭州的赵延年,上海的张嵩祖等,知我喜爱藏书票,都将他们不多的藏书票作品寄赠于我,使我每每感到友情的珍贵,文苑的温馨。

        我无意做藏书票收藏家,只是一个真正的票友。我爱书,藏有若干民国版旧书,亦出版过自己的专著,但我并没有将藏书票贴在自己藏书上的习惯。再珍贵的藏书,我也舍不得贴上同样珍贵的藏书票,虽然那是珠联璧合的雅事,但在我的眼中这近乎奢侈。我只是将藏书票小心翼翼,一枚枚插入藏书票专用塑料册内,暇时一页页翻阅把玩,像欣赏画册一样,兴味盎然。其实,这就是一本构图新颖、姿态各异的微型版画集啊。

     

     

    收藏投资正其时

        尽管赏玩藏书票的票友圈子不大,但终究属于大众化的收藏品种。虽然已形成一定的市场,但其交易价格仍处在洼地。时下收藏藏书票正逢其时。

        一是藏书票的艺术魅力。

        藏书票素有纸上宝石掌中珍珠的美誉。当古玩、字画等艺术品的拍卖价扶摇直上之际,没有理由让藏书票的价格在几十元之内原地踏步。藏书票涉及内容丰富多彩,上有天文地理、中外历史,下有风景名胜、动物花卉,蕴含深邃的意境。确切地说,藏书票就是一幅微型版画,它具有与版画一样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二是藏书票的限量印制。

        与邮票相比,藏书票比一般邮票大点,与小型张差不多。但邮票的印量动辄几十万、几百万枚。一张发行量为二万枚的梅兰芳小型张,市场价已高达数万元,发行量二十万枚的小型张奔马、飞天,其市场价也在几千元哪。相比而言,藏书票一般只在画家的手工拓印下,印制十至五十枚,印上百枚的,已是高印数了。因为手工操作,印多了,藏书票的画面就会模糊不清。限量印制,物以稀为贵,正是藏书票的价值所在。

        三是藏书票价值被长期低估。

        一直以来,藏书票的价格是平民百姓可以参与收藏的亲民价,所以长期处于低价格的收藏品行列。这就造成了藏书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现状。以至于一些画家都不免心有怨气,认为是做了一桩吃力不讨好蠢事,从而影响了创作藏书票的积极性。与邮票相比,不说现在一枚第一轮的猴票的价格,就是发行价三元的梅兰芳小型张,经过近四十年后,价位有了千倍的增长。在国处,名家藏书票一般可售到几百至几千元不等。在我国,在世的画家创作的藏书票,大都在百元之内,高的也不过数百元。在国内市场,其他艺术品都有过涨声一片的辉煌经历,唯有藏书票,还没有起过像样的蓬头。可见藏书票蕴藏着具大的价格升值空间。

        因此,如爱好藏书票,可以通过委托制作、市场(网络)购买、向画家本人洽购、票友间交换等方法,获得自己喜爱的藏书票。尤其是那些名家藏书票、早期藏书票、画艺精湛且印量小的藏书票,切不可轻易放过。

     

     
    附件下载:
      2013917124724854100.jpg
      2013917124750739413.jpg
      2013917124818502722.jpg
      2013917124852864018.jpg
      2013917124921863583.jpg
      2013917125003013356.jpg
      2013917125028939353.jpg
      2013917125126174276.jpg
    [ 打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