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从本报二版一年来的藏品动态栏目上看出,今年小板张的行情可谓波澜壮阔,于是本期市点请作者宝木谈谈今年可圈可点的邮市。本期的“台北故宫藏品”挑选的是毛公鼎、宗周钟和嵌松绿石金属丝牺尊,这三样国宝好像都不够“高大”,但他们同样是国宝中的国宝。这期的“金银币点评”是中国石窟艺术(云冈)金银纪念币。而本期的“建行卡”选用的是建行在1995年发行“龙卡”IC卡,这是建行发行的首张“龙卡”IC卡。
还记得与王玮(化名)先生的偶遇。大概是7月中旬,我在北京某收藏市场与一来自宜兴的紫砂老板聊今年的紫砂行情,聊兴正浓时来了一位店家的熟客。一会儿工夫,老板从保险柜里取出一紫砂壶,于是俩人盯着这壶边看边聊,足足看了一个钟头,那种投入,让我领略了何为痴迷!后来我知道这位王先生,是北京城的一位紫砂玩家。再后来我约王先生进行了采访,他语言恳切、幽默,既不让录音,也不让写真姓名……与王先生偶遇实属缘份,从他身上我看到了玩家的另一种境界:舒坦。他说,太“执着”就放不下,放不下就会生烦恼……玩的自在才是真性情!
邮市牛气再现 反转一触即发
■ 宝木
2010年即将淡出人们的视线,当不少人回眸刚刚过去的11个月邮市,突然会有一种离开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因为在过去的1年中,大量邮票的价格已摆脱了长期低迷盘局,重新踏上了生机勃勃的扬升之途。牛市,这个与邮人阔别13年之久的字眼,确确实实地在新世纪前十年的最后一刻显现。
从全年邮市的表现看,市场的运行格局基本以板块轮动为主,但这种板块轮动是整个邮市热点交易品种的大板块,而非以往几年出现以新邮为主的局部品种小板块变化,所以笔者将此定性为市场整体嬗变的开端。
板块轮动贯穿始终
可以发现,邮市的板块轮动从年初开始一直横贯,且至今不辍。如此现象的出现,绝对不能用中级反弹行情来解释,却实实在在地在重演以往邮市复苏期的表现,至少我们从市场上的走势发现,今年的邮市是复苏期的典型特征,而且不少现象也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两次复苏期惊人类似。
事实上,被不少人盼望已久的邮市牛蹄已悄然现身,仅是大多数人没有感觉到而已。毕竟本轮邮市的调整时间长达12年之久,大多数参与者并没有看到此前三次邮市大行情发生初期的特征,也很难理解大行情出现的规律。笔者在近两年接到不少投资者咨询的电话,咨询邮市走向,可惜绝大多数人仅对2001年邮市的中级反弹行情记忆忧新。
不过2001年邮市行情中,“老票”没有一套创新高,但2009年4月份之后的邮市表现就不同了,“庚申猴”邮票在3年前就早早创新高,而此后“梅兰芳”、“奔马”、“从小爱科学”、“红楼梦”小型张也分别创出了历史新高。2010年开始,编号邮票和JT套票中的一些强势品种连续出现创新高表现,连小本票中的早期品种同样也创新高。到了2010年“歇夏期”,大多数品种呈强势盘桓,而7月下旬生肖板块的崛起、小版张整体的走强和编年邮票(含小型张)、纪念邮资封片的纷纷回升,令整个市场的走向显得非比寻常。因为,如此表现基本吻合以往三次大行情“初级阶段”的特征,所以笔者认为2010年邮市牛气渐旺,倘后市行情真发展成为超级大行情,那么此轮邮市的牛市应该在2009年3月份就已开始了。考虑到邮市受到外围影响(基本面和政策面)极大,所以目前讲邮市已经全面反转依然要格外谨慎,毕竟真正的反转尚须时日,惟按目前情况发展下去,将是可望也可及的事情,至少到11月底我们已看到了邮市已处于完成复苏期“收官”状态之中。
“老邮”一马当先
庚申猴四方连(带版铭)
“老邮”是2010年邮市上涨打头阵的板块,从1月下旬开始升幅就明显加大,且不少品种屡创新高,如“庚申猴”邮票1月中旬成交价为5400元,而到了11月末市价已攀高至10000元,涨幅高达85%,全张票(80枚整版)的价格更拍出了126.5万港元(约合110万元人民币)的骄人成绩。与此同时,全套编号邮票价格也创出16500元新高,已让1997年的12000元纪录作古。此外,第一轮生肖版票也高歌猛进,其中“辛酉鸡”、“癸亥猪”和“戊辰龙”全张票价格狂升至50000元、15000元和3000元,一年涨幅就分别高达8倍、7.5倍和10倍。
JT小型张强势毕露,尤其是早期品种突破创新高比比皆是,如“红楼梦”小型张上涨到1700元,“从小爱科学”小型张走高至16000元,“中美邮展”小版张扬升到7400元,“齐白石”小型张创出2400元新高,而“奔马”小型张则攀升到3900元。此外,“西厢记”、“仕女图”和“三国演义(1)”小型张的价格分别上涨到880元、1100元和120元。
可以发现,1985年之前发行的JT邮票,在今年前11个月内上涨的品种高达95%,而1985年之后发行的JT邮票也有近三分之二出现回升,整体复苏走势有目共睹。
新邮后来居上
如果说,“老邮”的表现出人头地,那么5月份之后的邮市,就是板块轮动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因为其后的市场在“老邮”回调中陷入了“歇夏期”。但这个“歇夏期”并不长,近期新邮从7月下旬即成为市场主角,并令歇夏期提前结束,8月末以来秋季行情中,新邮以成交活跃、上扬快捷、涨幅惊人为特征。其中,2003年小版张表现最强,成为了近期新邮的引擎,价格攀上百元关口的品种,已从年初的2成增至11月底的8成,且所有品种全部创新高。与此同时,近两年发行的新品走势同样炙热,短期翻番品种骤增,如今年发行的“昆曲”、“行书”小版张,2009年发行的“古代书院(2)”小版张,以及双连小型张中的“洛阳世展”、“唐诗三百首”套票小版张和“梁平年画”丝绸小版张等,均出现了短线翻番表现。
让人欣慰的是,从9月中旬开始弱势板块全部补涨,如低价纪念邮资片全线启动,价格已从1元回升到2元附近,编年小型张也出现了5成以上的涨幅。而更令人大跌眼镜的则是乏人问津的50元面值金箔小型张,居然在9月下旬回升到面值上方,让人明显感觉到市场不同寻常的嬗变。至于第二轮和第三轮生肖票更现全线飙升,成了贯穿18年所发行编年邮票中的独立版块,且其中的版票更炙手可热,价格翻番者不计其数。
邮市反转在即
2010年的邮市所表现出的板块轮动格局,实际上是对市场热点板块价值的一次整体修复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价值回归的表现,而这就是邮市复苏期的典型特征。笔者坚信,邮市目前的强势会顺理成章地延续到2011年,而邮市整体大反转所形成的眼花缭乱行情也将会尽情宣泄,毕竟邮市明显的走势完全符合邮市周期性变化,也是2009年市场运行趋势所剑指的终极目标。
壶 缘
■ 王玮
我是07年底开始玩紫砂壶的,我这人有个毛病,玩什么都特别投入,着急!就拿玩壶来说吧,不夸张地说,北京大大小小的紫砂壶店差不多让我转遍了,每到一家店就跟人家聊,当然不能白聊,也得买壶,200元、300元、500元的壶都买过,1000元以内的壶买了几十把,隔三差五就往家抱壶,我爱人一见我左手右手满着回家准说:“又提溜回来了!”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书,对照买的壶琢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一些玩紫砂壶的前辈,于是经常向他们请教,所以我的进步挺快的,玩了半年后我就知道什么壶是对的,哪些所谓大师的壶是代工的。我这人脾气直,看见一些店家蒙人就当面揭穿,明明值5000元的壶你卖1.5万元!现在这样的事不少。
玩到一定程度,原来买的那些壶自己就觉得不对了,后来陆续让我处理了——有的卖掉了,有的交换出去了。
有人说,壶不就是喝茶用的吗?只要材料对,是手工制作,又是自己喜欢的壶形就行了呗,壶毕竟是小雅,干嘛花几万、十几万买一只壶!我开始玩壶时和你的想法一样,那是初级阶段,玩到一定程度就想玩好壶,这个“好”学问大了,这么讲吧,如果走捷径,就去买大师的壶,因为那是公认的好壶。

匏瓜壶·顾景舟
RMB 450,000 - 650,000
2010年保利秋拍
(图片由保利公司提供)
08年初我去了丁山(宜兴丁山镇),是直奔着G大师的壶去的。有消息说G大师的壶从台湾回流到了丁山,玩壶的人都知道这种壶的数量极少,现存七八只吧,是大师95年制作的,制作完还没捂热就被台湾人买走了,当年财大气粗的台湾人买走不少大师的壶,这两年台湾经济危机,他们又拿回来卖给大陆人,所以叫从台湾回流的壶。
丁山人都会忽悠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好只壶好得不得了!”接待我们的中间人非常热情,一见面就恭维上了:“北京来的大老板……”,壶的价钱是事先谈好的,7万元,一行人对着壶惊叹了一个小时。接着抱着壶就去了G大师家,跟他要个证书。G大师一见这壶就笑了,连说:“是我做的。”
第二天我们又去了J大师家。他的家人也很热情,先抱出一只壶,我不太喜欢。又抱出来一只,说是花4.5万元从台湾人手里买回来的。J大师说这只是孤品,当年他烧了两只,一只烧坏了。我马上接过话荐:“您加点给我吧?”J大师爽快地说,“那就5万吧。”成交。接着J大师又说了,“要不这只您也要了,10万,我做了两只,当着您的面砸了那只,这就是孤品了。”我当时真信所谓的孤品,现在不信了,多一笔少一笔您说了算,那得多少孤品啊!我决定只拿第一把。可当时身上没有现金啊,要去外面的银行取,刚一出门,陪我来的中间人就低声说:“哥,我好像犯了罪似的……”他的意思是我太冲动,不能这么买下去了,太不冷静了,可到了伟大的丁山,我冷静得了吗?
08年底的一天晚上,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喝茶聊天,其中一位朋友说广州某店家从台湾人手里收了一把H大师制作的壶,报价22万元,要知道H制作的壶如今市面上太难找了!要不咱们去看看?行!仨人一拍即合,马上给上海的朋友打电话,说好第二天四个人在广州集合。
广州的店老板开门见山:北京的老板一路辛苦了,别人拿走不能低于22万元,给您19.5万元。谈好了价钱,我提出要个证书,到北京再付钱。商家说不用我操心了,他负责去丁山开证书,然后把壶亲自给我送北京去。那一宿我没睡好,很激动,第二天一大早,拿着照相机又跑到店家,大门还锁着,伙计开的门,我让他从保险柜里拿出壶,前后左右拍了20多张相片,怕人家给掉包啊!下午四点多飞机降落到北京,刚下飞机,就接到广州的电话,“哥,不得了,H壶被新加坡Y先生卖走了,他出价24万!”我一听就懵了。到现在还后悔这事儿。
今年好的紫砂壶又涨了!太贵了!但是我就爱玩这个。能坚持到今天,全凭大家“鼓励”,你想呀,大家忽悠你:“您这壶真好啊,价格早翻番了,您真有眼力……”,要不我早崩溃了!开个玩笑。我今年没买一只壶,主要是价格高得有点离谱,怕像当年台湾那样崩盘。
真喜欢的壶就不会卖,我两年前花9000元买的一把壶,今年店家说3万元回收,我才不卖呢!因为壶没有重复的,卖了这只就再也找不回来同样的。
玩壶别想着升值,就图个喜欢,给自己留一个宝贝,看着高兴!我的那些宝贝每年就拿出来20天,泡泡茶,那叫一个美。还有一点得意:我买的壶,3-5年后身价不低,证明了我的眼力,当然还有运气,就够了!
台北故宫藏品赏析

西周晚期·毛公鼎(图1)
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
口径:4 7厘米;重:34.700公斤
台北“故宫”镇馆之宝毛公鼎是距今2800多年前的同宣王时期的“国之重器”,为周宣王的叔公毛公所铸。鼎内壁刻有497字铭文,洋洋洒洒记录了毛公辅佐周宣王,后来获得天子赏赐而铸造此鼎的史实,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是我国“造字时代”最经典的作品,字数之多为迄今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之最。除了史料价值,毛公鼎在中国古文字和书法研究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西周晚期·宗周钟
高:65.6厘米;舞纵:23.1厘米,横:30厘米;
两于相距:26.2厘米;两铣相距:35.2厘米;重:34.900公斤
钟是古代典礼时使用的打击乐器之一,宗周钟是西周厉王的用器。钟的两面各有18个突出的乳丁,钟的开口朝下,只有悬挂起来,才能敲击演奏。宗周钟的珍贵,在于钟身上刻有长达123字的铭文。铭文的大意是:周厉王时,南方濮国入侵,周厉王亲自讨伐,凯旋之后,铸造此钟,用来感谢敬拜祖先。铭文中有“仓仓匆匆”的象声词,形容钟敲起来的声音。宗周钟这件青铜器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和视觉的享受,也是研究古乐不可缺少的佐证。

战国中期·嵌松绿石金属丝牺尊
高:28.5厘米;长:39.7厘米
尊是古代的一种酒器,牺尊是牺牛造型的酒器。此尊背部有盖,可以打开合上,口部有流孔,可以把酒倒出来。牺尊的粗脖子上镶了一圈金环带,眉眼嵌有松绿石和孔雀石,通体饰有斜角云纹,还有金银镶嵌。牺尊的体形圆浑,细致生动,有如一尊神兽。这种造型精美的动物形酒尊,传世极为少见。
建行卡
● 1995年,建设银行开始与大企业和非赢利组织分别联合发行联名卡、认同卡,先后推出了“锦江龙卡”联名卡、“上博龙卡”认同卡等,龙卡业务服务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专家提示:捷径在专题收藏
对于初入门的收藏者,不要见银行卡就收。收藏银行卡切忌贪多求全,最好选择某一个门类专心收藏。
以银行为专题:可将某一银行发行的所有银行卡作为自己的收藏对象。中、农、工、建等几大银行发卡时间早、品种多,特别是早期发的卡,由于使用范围小、普及程度低、发行量少,收藏的难度巨大,需要更长时间积累、挖掘后才能有所成就。如果选择中信、光大、民生、上海浦东发展、广东发展、兴业等这些发卡时间相对较晚、品种相对较少的银行,则很容易成为这一专题的佼佼者。
以卡类为专题:可按照卡类性质,如借记卡、信用卡、专用卡或联名借记卡、信用卡中的某一种卡为自己的收藏对象。(小溪)
(建设银行个人存款与投资部提供)
中国石窟艺术(云冈)金银纪念币
2010年8月26日发行。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3枚,银币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正面图案均为云冈石窟外景,并刊国名、年号及“中国石窟艺术(云冈)”中文字样。1公斤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云冈石窟三世佛造型,并刊面额。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云冈石窟“太子乘象回城”造型,并刊面额。1/2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云冈石窟坐佛头部造型,并刊面额。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云冈石窟菩萨与莲花纹造型,并刊面额。2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云冈石窟莲花与飞天造型,并刊面额。






专家点评:
石窟艺术系列的经典作品,全套金银币设计精美,雕刻细腻,凸显钱币的艺术魅力和固有特色,是近年来发行的精品之一,发行后即受到集藏者和投资者的青睐。更需关注的是,此套金银币摒弃了传统的1盎司规格银币,而选择2盎司规格银币,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云冈石窟的经典艺术魅力。该变化果然受到非常好的效果,发行后2盎司规格银币价格居高不下,发行后的3个多月市价已从2000元攀升到3500元,升幅高达75%。而大规格的1公斤金币和5盎司金币价格也同样出现飙升,市价在11月中旬分别上扬至150万元和30万元,成为近年来走势最强的本色金银币。
鉴于云冈石窟金银币的设计出挑,立体感十分强,获得市场首肯自然在情理之中,且这种强势会在后市继续维持较长时间,是今年发行的强势品种,可重点关注。 (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