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将迎来大非解禁,为免届时财富缩水,今年特别是这两个月来,其高管和股东们开始不遗余力地减持。根据统计,截至11日,创业板共发生887次减持,涉及129家公司,套现金额高达56.2亿元。与疯狂减持对应的是,不少公司董监高辞职潮也开始出现,今年以来共发生30次,涉及16家公司,不少高管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在解禁洪峰临近和大额减持的双重背景下,创业板不跌反涨,下半年涨了4.82%。有分析师表示,这是上演最后的疯狂,不排除有股东、高管为了高位套现,放出利好消息。他同时警告,现在博反弹,不啻于火中取栗,建议投资人不要盲目追入。 创业板今年减持近千次 “减持的疯狂”是今年来创业板的真实写照。同花顺的统计显示,创业板今年来共发生887次减持,涉及129家公司,套现金额高达56.2亿元,其中有50次减持后高管或股东不再持有公司任何股份。 套现金额超过1亿元的公司,共有16家。其中绝对数量最大的是“脑残第一股”智飞生物,今年来遭遇两名公司高管5次减持,仅副董事长吴冠江的3次减持,就高达1778万股,占流通股的比例达到25.87%,合计“提款”4.57亿元。 减持较为严重还有乐普医疗,今年共发生3次减持合计金额达4.03亿元。此外,冠昊生物、裕通重工、碧水源和汉得信息的套现金额,也都超过2亿元。 不少公司虽然减持绝对金额不大,但涉及人数较多,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减持的群体效应。 从减持次数来看,超过10次的公司有26家,最多的是东方财富,高达34次,遭减持920.6万股,共套现1.36亿元。数码视讯被减持了25次,套现4311.3万元。富瑞特装套现25次,共计2649.1万元。另外,冠昊生物、精锻科技和量子高科的减持次数也都超过20次,分别被提走3.89亿元、1570.98万元和3465.7万元。 辞职潮与减持潮并起 随着持有股份的减少,公司高管也挂冠而去。根据同花顺的统计,今年以来创业板共发生高管辞职30次,涉及16家公司,职务从副总裁、副总经理、董事、董秘、独立董事、财务总监不等。这些辞职的高管中,有23人已不再担任公司的任何职务。 实际上,在创业板上市一周年之前,也出现过高管辞职潮的现象。截至2010年8月底,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公司中共有19名高管辞职,平均辞职时点为上市后5.2个月;而创业板所有公司共有33名高管辞职,涉及24家公司。 两次“集体辞职”的“挡箭牌”也都非常类似,包括“夫妻两地分居”、“身体健康堪忧”、“参加董事会不方便”等原因。 提到这一现象时,11日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不约而同地认为,与高管将要减持套现的目的不无关系。他们表示,创业板对于高管持股的减持规定是,高管所持股份有一年的限售期,此后每年减持的数量不得超过其所持公司股份的25%。同时,高管离任后6个月内也不得减持,但和在任相比较,之后减持的规模和自由度便会大大增加。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10月底创业板的大非解禁。根据大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吴龚的分析,今年9月1日至12月31日两市解禁市值为6147亿元,其中创业板为695亿元,占比11.3%。仅10月30日当天就有28家创业板公司的7.07亿股解禁,占本次解禁股数的近20%,解禁市值高达112.55亿元。当中又以乐普医疗的首发原始股解禁规模最大,有3.792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8.46%。 尽管解禁并不等于减持,但大规模解禁带来的压力依然不容小觑。齐鲁证券在其策略报告中指出,创业板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医药生物以及信息服务行业,中小板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建筑建材、食品饮料以及信息服务行业,潜在的减持压力会抑制股价。 “公司上市,财富得以兑现,公司高管通过二级市场身价暴涨十倍、百倍。趁着解禁前,股价还算稳定,高管套现离场,其实也是情理之中。”银河证券的分析师吕喆一针见血地指出。 有的股越减持股价越涨 不过减持并不意味着股价一定会下跌,据统计,今年创业板被套现额度最大的10只股中,下半年以来下跌和上涨的比例为4∶6,收红的占据了大多数,下跌的为冠昊生物、乐普医疗、乾照光电和汤臣倍健,上涨的分别是智飞生物、通裕重工、中青宝、汉得信息、碧水源好翰宇药业。 对于此种“逆生长”现象,中原证券分析师刘峰认为,首先是因为创业板公司的市值都比较小,一般都是几十亿元,大的也就几百亿元,相对容易控盘;其次为了高位减持,不排除有上市公司放出利好消息,拉抬股价;其三便是在2010年首批创业板小非解禁之时,创业板不跌反涨,起到了示范效应。不过刘峰表示,这次解禁和上次完全不同,当时创业板公司数量少,现已发展到350家,体量完全不同。更何况创业板的半年报业绩不佳,347家公司的中报显示,整体业绩首现负增长,净利润率降至14.25%,亦创出2009年开板以来的新低,和当时炒作的背景截然不同;更何况国内经济处于下行通道中,A股整体不景气,在大非解禁、高管争相减持的背景下,博创业板上涨,无异于火中取栗。(信息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