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表最早是如何诞生地我没有找到详实的依据,但是它的出现完全与人类对于月亮的向往是分不开的。月亮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喜欢的近邻,关于它的故事层出不穷,因此人们对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尤其是每当圆月的时候更是人们欣赏它,浮想翩翩的时候,“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就是这位历史见证人的真实写照。不知道什么时候,是谁将月亮移植到了我们佩带的腕表上,这样使得人们对于天空中月亮的憧憬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来抒发了。实际上月相表的出现最早应该是人类对天文的探究,通过日常佩带的腕表来认知月亮的位置对我们的周围带来的影响,而后来更多佩戴月相表的人已经不是关注月亮对自己有什么影响了,而是喜欢拥有一轮每月天天陪伴着自己,增添了更多了知趣。 通过对真实月相的基本常识学习后,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将月相放置于手表当中是如何实现与天空中的月亮相呼应的呢?聪明的制表大师们通过外观上的创新再结合月亮的实际运行周期所设计的机芯结构给出了我们答案。我选择了以下几款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月相表探索其中的奥秘所在。在将之前,我先为大家简单说明一下月相显示机构在机械表机芯中有什么样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月相起始端--时轮,它的作用是为月相机构提供动力和额定速度;第二个特征是月相终端月相显示轮,此轮的作用是得到动力和速度控制后以近似真实月相的速度转动显示月相;第三个是作为前述两级的中间轮—换日轮和换日拨头,它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工作。此外,月相的传动原理与日历机构基本上是一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很简单,如果大家看过前两期我所写过的关于日历方面的文章就可以明白,月相与日历都是以公历为基准设计的,日历是每31天一个周期,而月相最简单的方式是每59天完成两个周期,这就确定了日历轮的31个齿和月相轮的59个齿。然而,对于不断追求完美的制表师来说,要想寻求更高精度的月相显示,就需要更为复杂的机构来实现。顺便说一下,由于各品牌的企业文化和设计理念有差异,他们对于月相的理解也有自己的特别表现方式,所以月相轮被渲染成各种月亮和星空的景象,有的更是将月亮人性化处理以此来贴近大众。此外,立体月相这种更加接近真实月相的表现形式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也兴旺起来了。 1.宝珀月相 宝珀月相为经典的窗口式月相,最让人记忆有新的是表盘上镂空出一个类似半圆形开口,这个开口并不是随意设计的,而是参考了月亮的周期变化规律完成的。此开口的下半区被设计成具有对称圆形的凸起,通过两个对称凸起的遮挡来实现月相盈与亏这两个不同的周期变化阶段。在表盘的异形开口里,负责显示的月相轮影印着蓝色夜空下一张面带微笑的月亮十分醒目,旁边点缀着几颗繁星作为映衬。 作为机械表机芯设计师,我来为大家说明一下,设计月相的基本思路是把月相的循环周期近似成29.5天,这样就能给设计带来了便利,由于月相的周期不是整数,因此不可能被设计成单周期齿轮,双周期月相显示将这个难题可以迎刃而解。宝珀的月相机构图显示了一个带有59个齿的月相轮27,由于设计思路为双周期,那么此轮上印有两个对称的月亮29。根据我们之前谈到的月相三特征来识别此机构,时轮51驱动换日轮52以及换日拨头53每24小时旋转一周,同时换日拨头53将会拨动月相轮27的一个齿,使得印有月相显示的月相盘转过一个齿距,此时腕表上的月相将会与天空的月亮实现相对的同步运行。然而,59齿的月相运行周期与真实月相的变化规律周期相比,每月相差了44分2又4/5秒,大约相当于0.03059天,累积下来,大约每2年7个月就会相差一天,此时必须通过手动调整月相轮的位置才可恢复它与实际月相的误差。 2.格拉苏蒂月相 格拉苏蒂的月相在外观上虽然与宝珀如出一辙,但是它在月相显示方面做出了创新的设计,月相轮11的中心对称位置设置了两个月相显示区域15,而区别于宝珀的笑脸处理方式,格拉苏蒂特别采用了月相凸起的方法,将两个带有弧面的金色圆形“月亮”9设置于月相轮上,同时再以繁星21点缀,这样的效果是更加凸显月亮在腕表盘面的突出地位。 3.万国月相 万国的月相显示别出心裁的创新出南北半球月相显示。从它的表盘上可以看到显示南北半球月相的为两个对称的圆孔,当月相轮旋转的时候,通过两个圆孔就可以看到月亮从新月到上弦月至满月再到下弦月完整的变化过程,而南北半球的月相特点是形状相同,方向相反,万国的这项创新设计使得佩戴它的人虽然身在一个半球,但是可以同时了解两个半球月亮的样子,真可谓一举两得。 万国的月相显示机构驱动原理跟前文所述宝珀月相有些区别,月相拨杆42驱动带有7个齿的周历轮44,同时与周历轮44同轴设置的月相介轮46,再通过中间的月相介轮连接到月相轮49显示南北月相。此时,我想为大家澄清一点,万国不是心血来潮改变了月相的传动格局,通过几级齿轮连接传递动力同时也传递了速度,这种设计思路是以月相的真实运行周期来精确计算的,它的效果是月相的显示精度达到了一百多年仅误差一天,大大提高了原先59齿月相不到三年误差一天的显示精度,这是一种绝对的进步。 4.宝玑月相 宝玑的月相显示利用了机械表机芯非常惯用的环形日历显示机构--时轮20,换日轮23与换日拨头22,到日历环16。此时,我们可以注意到日历环16的外缘被加工出了轮齿作为月相过度,再通过月相介轮直到最后驱动月相轮10,从而显示月相。这种设计理念既可以采用现有的传动轮系实现月相显示目的,又可以利用现有的日历快拨机构实现月相调校。此外,这种轮系布局类似于万国的月相可以具有较高的显示精度。 4.宝格丽月相 宝格丽的这款逆跳月相属于很特别的月相显示形式,它的月相传动轮系与万国月相传动系在设计理念上是一致的,只不过为了达到逆跳显示目的,月相凸轮11被设置于月相轮9上,它的双曲线外缘设计是为了实现月相双周期而设计的,它将再次驱动后面我们曾经探讨过的逆跳机构从而完成了月相机构与逆跳机构的完美对接。 5. DeBethune月相 DeBethune推出的立体月相是很具有真实感,因为月相本来就是月亮的衍生物,这类月相显示相当富有想象力。它将月相显示的关键部件--月相轮改变为月相球1部件,此球体是半球为深色2,另一半球为浅色3,连接杆9将此球与负责空间传动的锥齿轮10结合为一体。 说过了前面的各品牌具有代表性的月相显示,我们可以认识到月相的实现并不复杂,而它的表现方式才是最关键的,它充分体现了品牌元素。其实,还有很多品牌的月相没有为大家介绍,比如百达翡丽与积家的指针式月相,表盘上被设置了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四个月相的代表性方位,配以指针来显示。 雅克德罗遮脸式月相,它的特点在于它的外观显示上变换了另一个思路,将原先转动的印有“月亮”的月相轮取消了,同时在表盘上设置了一张金色经典的月亮笑脸以及星星图案,在月亮的正下方设置了一根带有圆形遮挡盘的指针,根据月相的周期变化趋势,指针顶端的圆形遮挡盘与金色的月亮笑脸相配合实现了从新月到满月的变化,这种月相显示方式在原理方面与传统月相区别不大,而它的颠倒互换了动与不动的月相显示形式是非常新颖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富有创意的月相显示没有被说到,我所理解的是月相已经不是单纯的显示机构,而是对于一款机械表来说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同时也体现了本品牌的理念。 资料:什么是月相?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所照射部分的称呼,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就是月相的来源。因为通常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月亮被太阳照到的那部分,阴影部分则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由于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从地球上看来月相便出现了盈亏的变化,人们通常将盈亏的过程分为四类。所谓黄道是指太阳在天空上运行的轨迹,日月黄经差值是指太阳和月亮在黄道上的射影的角距离,就是黄经值的差,比如黄经差一百八十度就是地球刚好在日月之间。 1.新月: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新月,也叫做“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 2.上弦月:新月以后随着月亮的运转,我们看到朝向地球的月面开始有一小部分被照亮,形如蛾眉,故此被称作“娥眉月”,到了农历初七、八,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以后可见月面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3.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黄经差为180°,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所以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 4:下弦月: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这时的月相又为“凸月”,到了农历二十三,黄经差270°,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但与上弦月方向相反,这就是“下弦”; 快到月底的时候,月球又将旋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在日出之前不久,残月才又由东方升起,又变成了娥眉月,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新月从而开始了新的循环,朔望盈亏的周期称朔望月,从新月到下一次出现新月,月亮围绕地球转了一圈,它的平均周期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2又4/5秒,大约为29.53059天,由于月亮绕地球的周期性运动,月相也就有了周期性变化。(和讯奢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