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至3日,沪深两市已有289家上市公司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绩单,相关上市公司在报告期内总计实现净利润约252.53亿元,仅比去年同期239.6亿元的利润总额微涨5.39%。值得注意的是,A股上市公司在2011年、2010年以及2009年中报期间的整体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24.06%、44.24%、15.06%,如果此后披露的上市公司中报业绩仍然没有大的起色,那么A股上市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整体业绩增速很可能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低。 除了净利润同比增速较往年大幅下滑外,另外几项数据也显示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成色较往年大为不如,在已公布中报的289家上市公司中实现净利润同比正增长的有189家,占比约65.39%,其中业绩同比增幅超过100%的公司仅有30家,占比约10.38%;而在2010年、2011年中报期间,业绩正增长公司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73.96%、68.82%;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00%的公司在A股市场中所占的比例更是分别高达22.97%和15.27%。 虽然已公布的上市公司中报整体业绩难尽人意,但仍不乏局部亮点,成功实施资产重组的*ST轻骑在报告期内取得净利润同比暴增43798.62%的佳绩;同样得益于资产重组的重庆实业则以1178.19%的净利润增速紧随其后;此外,石煤装备、三峡水利等8家公司的净利润增速也均在200%以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蓝色光标、湖北金环等65只个股在报告期内成功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环比“双增长”。 就行业而言,食品饮料、农林渔牧、信息服务类上市公司的中报业绩较为乐观,其中已披露中报的酒鬼酒等6家食品饮料类上市企业总计实现净利润6.77亿元,同比大增119.81%,农林渔牧和信息服务类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增速则分别达到53%、39.53%。此外、生物医药、轻工制造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优势也较为明显。相形之下,交通运输、建筑建材、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均遭遇了业绩下滑的尴尬,比如嘉凯城等15家地产公司仅实现净利润5.88亿元,仅为去年同期水平的31.4%。 渝股探营 今年有望打出“翻身仗” 统计显示,2010年、2011年,A股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整体增幅分别为38.91%、13.13%,而同期重庆本地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整体增速则只有18.13%、-20.3%。不过相对于A股上市公司整体的不给力,近年来业绩增速一直弱于市场整体水平的重庆上市公司倒是在今年上半年颇为风光。 截至3日,已有重庆实业等10家在A股上市的重庆公司披露了中报,其中9家重庆上市公司均在报告期内实现了业绩正增长,重庆实业、三峡水利、*ST星美以及涪陵电力的净利同比增速均超过100%。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重庆实业等10家重庆上市公司总计实现净利润约2.37亿元,同比增长73.19%,增速明显好于市场整体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华邦制药、建峰化工等8家上市公司虽尚未公布中报,但从其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看,相关公司有望在上半年实现30%~280%不等的净利润增长。而发布中报预降公告的重庆上市公司仅有重庆长安等3家。 申银万国投资顾问谭飞指出,重庆上市公司业绩偏好主要得益于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政策,资金投放对西部倾斜给重庆经济注入了活力,包括重庆本地GDP增幅也高于全国。其次,重庆公司普遍体量偏小,基数也比较低。此外,已公布的重庆上市公司多属于公用事业、医药等非周期类企业,这类企业在经济下滑过程中具备更好的业绩稳定性。国泰君安投资顾问张涛也指出,一旦市场企稳,重庆板块的上市公司将有表现机会,特别是业绩增长相对明确的医药、食品及商业百货类渝股走强的机会较大。 海通证券投资顾问舒菱也提醒投资者,重庆长安等“大块头”渝股尚未公布中报,而从一季度以及中报预告看,蓝筹渝股的中期业绩可能不理想,因此目前尚不能断定,重庆上市公司的整体中期业绩能较往年有较大改观。 机构动向 五大投资者逆势加仓23% 尽管已披露的上市公司中报表明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不容乐观,而大盘自5月份以来的持续走熊更是令普通投资者苦不堪言,不过从相关公司中报透露的信息看,基金、券商、QFII、保险、社保五大机构投资者反而在二季度加大了对A股市场的关注力度。 据统计,已公布中报的289家公司在报告期内总共获得各类机构投资者持有约44.91亿股,较今年一季度末时36.37亿股的机构持股量增长约23.49%。其中基金增持A股的积极性最高,已公布中报的289家上市公司中的185家在报告期内得到基金入驻,基金持股量达36.1亿股,而今年一季度基金在这289家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总量只有28.53亿股。此外,QFII、券商、保险、社保等机构投资者二季度在以上个股中的持股量也分别较一季度出现了1.9%~24.97%不等的环比增长。 不过需要提出的是,尽管各路机构投资者不约而同地在二季度加大了对A股市场的投入,但在经历了7月份迭创新低的A股市场考验后,机构投资者也和普通股民一样蒙受了惨重的损失,统计数据显示,173只基金重仓股的股价自7月份以来集体下挫了4.38%;向来以稳健着称的社保、保险重仓股也在最近1个月遭遇了5.03%、7.26%的股价整体跌幅。倒是QFII在“跌跌不休”的狼狈市道中显示出“外来和尚会念经”的优势,11只QFII重仓股的整体跌幅仅有1.27%。(重庆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