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退市新政犹如一把斩妖剑,让A股、B股公司中的绩差股近日连续暴跌。不少参与其中的中小投资者,只能眼看着财富一天天蒸发却无能为力。而随着股价的连续下挫,这些绩差公司的市值急剧缩水,总市值小于10亿元的公司一大堆,甚至出现了总市值小于5亿元的“迷你”公司。 最迷你A股总市值4.87亿元 1日,ST太光一度迎来本周第三个跌停。以1日的收盘价计算,其总市值仅4.87亿元,成为A股中最迷你的上市公司。与目前总市值第一位的中国石油相比(A、H股总市值14427亿元),相差近3000倍! 总市值仅高于ST太光的是ST博通,由于重组没有眉目,该股复牌后大跌,在7月份的跌幅榜上位居第二。1日收盘,该股总市值仅5.27亿元。 统计发现,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总市值在10亿元以下的公司有118家。在总市值最小前20家公司中,ST股占了一半。按本周以来ST股的跌势,ST股的“身材”会越来越苗条。 B股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小的是ST中冠B,在经过连续4个跌停后,按1日收盘价总市值为3.77亿港元,折合成人民币为3.08亿元。其次是ST汇丽B,连续5个跌停后,按1日收盘价总市值为0.49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为3.11亿元。 资料显示,这些迷你公司基本上都是绩差公司,在退市新政的高压态势下,市值恐将继续缩水。如ST太光截至2012年一季报,公司净资产仍为负。过去10年间,ST太光经历了多次重组,一次次的折腾使得ST太光的主业基本已经停滞。 同时有A、B股的ST中冠,如今只能靠收房租过日子。ST汇丽B,同样沦落到靠租赁过日子,去年租赁收入799.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98.42%。 “壳资源”不像当年那么值钱 在A股历史上,像ST太光这样的迷你公司,尽管业绩惨不忍睹,但在市场上却常常成为“香饽饽”。2007年度该股累计涨幅达到184.19%,2009年度累计涨幅也达到122.72%。 另一家绩差股ST金泰,去年和前年的营业收入都不足1000万元,业绩连年亏损。但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却一度成为A股市场的明星,股价2009年度累计涨幅达180.97%;2007年公司营业收入只有302万元,但当年股价涨幅761.06%,并一度连续拉出43个涨停板,最大涨幅12.78倍!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之前A股壳资源稀缺,这样的迷你公司重组的成本相对较低,往往成为重组的重点对象,加上公司重组“绯闻”不断,市场炒作不断,股价屡屡有惊人表现。 浙商证券首席投资顾问施震陨认为,如今,随着证监会提高借壳上市门槛(相当于IPO的条件)以及监管的加强,无论是重组成本还是重组难度都明显提高。而上交所拟对风险警示股票试行不对称涨跌幅的意见稿一出台,更是在绩差股中引发强烈“地震”。在退市方向明确的情况下,留给这些绩差公司尤其是那些负债累累、股权关系错综复杂的公司重组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对待这样的绩差迷你公司,投资者还是应谨慎为上。(钱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