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可能是2012年北京最低调且最高端的四合院素餐厅。东望雍和宫、南邻孔庙和国子监,这座两千多平米的三进仿古四神隐于二环的喧嚣之中。 建筑设计者是张永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创始人、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他主张的中式古典元素沉淀在各个细节中,同时却不失现代感。 入口醒目得低调。一面纯白色影壁,墙书“京兆尹”。迈入窄门,穿过灰砖石板的长廊通道,一切如世外桃源般豁然开朗。你能通过各种方式感知这里的三个院子:外院细水环绕、树影婆娑、四水归堂,成为建筑中的景观中心;内院由玻璃顶封闭成为室内的四季观景院,屋顶十字设计,将空间分为四个主题:墙面装饰、织物效果、钢琴漆面与油画风格,天顶帘可分区域自动开合;侧院碧竹、白石、轻雾,一进门就能透过斜椭圆的壁眼窥见,打破了传统上用门、窗、墙隔绝室内外的空间法则。 品茶: 等候区是茶区和商品陈列区。甄选的云南大树茶和特调茶,如沉香普洱、特调铁观音等。云南大树茶由一位爱茶的女士分享,希望好茶懂茶之客能品尝到她私有的两颗千年大树茶的茶品绝味。这些茶全部手工采收,自然晾干,因采收时间、晾晒环境和气候不同,风味有微妙的变化。据说,这位女士爱茶如命,为能品尝到茶的真谛,已三年不吃主食不沾油荤,只靠蔬食保证味觉灵敏。特调茶则是由钟爱蔬食的世界茶文化协会的副会长监制。 喝酒: 这里甚至还有葡萄酒吧,供应依据生物动力学原理酿制的有机葡萄酒。筒瓦层叠相连成为“筒瓦酒架”,材质质朴,更衬出玻璃器皿的灵性。吧台区甚至设有窑烤炉,比萨和烤饼都用果木烧烤。吧台延续出十余块“筒瓦屏风”,用不同的堆砌方式演绎出不同形态。你还能看到木砖花墙,代替了冰冷青砖,温馨而有生命力。砖和瓦块的质朴的冷,木与织物的低调的暖,处处自然互补。 吃饭: 京兆尹的出品掌门人慈实,是个曾出家再入世的中年男子,将禅意和养生揉入植物系蔬食中,也受到梁子庚的影响,买来米其林餐厅的菜谱自学研读。他说:“就算看不懂,也可以体悟到摆盘的审美。”慈实把“健康、环保、护生”的主张处处揉入餐饮。 先看选材,严苛得可以用以下两个标准说明:1.非天然原料不用,即不用任何化学添加剂,包含食品添加剂。2.非按照KJ-001出品标准制作的食品不出。KJ-001出品标准是京兆尹特有的食品加工标准规范,汇总了国内外最严格的食品加工标准,据说该标准严于食品QS认证、GB2760-2011、IS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 再看菜品,不同于其他素菜馆那般严格,这里使用小五荤(葱姜蒜花椒大料),也供应蛋奶素,更准确地说,更像无国界蔬食料理。基本无仿荤,千变万化的食材基本来自神奇的大自然。特派员品尝到的凉菜,从常见的风味茶树菇,到高端粤菜馆也会供应的凉拌虫草花,到鲜辣活泼的豉椒牙签面筋,调味舒服自然而不严肃。推荐首乌桃仁养颜汤,浮着一圈圈红花籽油和两颗去衣桃仁,抿一口深枣色的汤,你才意识到,不用动物骨,只用菌菇,也能吊出如此高强度的鲜,就算有如红宝石般剔透的洛神山楂饮和慢磨机萃取的橙汁作伴,特派员还是咕噜噜先喝光了这盅乌发养颜还补脑的液体。尽管红烧酥方配XO酱松茸片用淋了稠芡的冬瓜块搭配来自云南的松茸,百菇卤味饭用桃胶和菌菇模拟了“肉卤”,蘸水羊肚菌、荠菜竹荪、马兰头山药等不同菌类和蔬菜的搭配提现了养生法则,炸物奶酪春卷、海苔蛋豆腐的火候也把握得不错,但特派员印象最深的还是“美人米炒芦笋尖”。美人米即芡实。鲜芡实口感竟然如此有嚼头,弹弹糯糯,而非粉粉面面,介于珍珠粉圆和炒疙瘩之间; 芡实是睡莲科一种叫“芡”的植物的种仁,芡叶皱巴巴如沸水,果实毛刺刺带尖喙,确如鸡头。Athena的刀叉勺相当有质感,杯盘端上来是滚烫的,做了预热防止菜品凉掉,有西餐的专业腔调。 每张桌上都有微含的兰花,包间里曲面墙通过工艺处理,使硬的实木像软的帷幕。半开间的织物墙面,将食材黑白照片印在粗糙的麻质织物上,呈现水墨画效果。负离子喷雾系统,无沾染式卫生间,“管家式”服务……说得再多,也不如你亲自去品味一番。京兆尹,确实是一个禁得起推敲和回味的世隐之处。(中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