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法国人能把艺术发挥到极致,时尚的衣着、前卫的建筑、精致的美食。他们一向以善于吃并精于吃,法式大餐至今仍名列世界西菜之首。若你吃在法兰西,每天要面对的,不止是What和How,而是要食物,还是要艺术。 在法国,醉心于享乐主义的人们对菜肴和烹调有着由衷的崇拜。法国大厨们自比为艺术家,他们通过调制作品的味道来取悦客人们的味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法国人深谙此道。所以他们可以为了食材不惜一切代价牵着公猪去深山老林里寻觅松露的踪迹,花上好几个月把鹅精心喂养地又肥又大,甚至是用勃艮第的葡萄叶喂养小小的蜗牛。 食材终究是有限的,于是法国人又在烹调方式上发挥了无限的创造力。很少有什么东西能被挑剔的法国人翻来覆去地重复吃着,因为根本就很少有重复的菜。比如闻名四海的法国蜗牛,就有几十种吃法。据说法国人每年要吃掉三亿多只蜗牛,还是烟、熏、炸、煎、煲、蒸、焗,变着法子来。 法国的棍形面包、羊角面包、胡桃面包,葡萄面包、和传统酵母发酵的圆形大面包等法式面包和奶油小蛋糕也深受世人喜爱。此外,法国还有360多种奶酪,做法更是数不胜数。难怪连法国前总统戴高乐都要感叹,“要治理一个有365种奶酪的国家,谈何容易?” 法国人不仅会吃,而且创造了饮食评论,评论的影响之大,甚至可以左右消费者和从业者。在《米芝莲指南》上获得一颗星或失去一颗星的后果便是明证。几本重要的美食指南的评价在法国足以建立或毁坏一家餐馆的声誉。《米其林指南》的调查员在实地考察完毕结帐之后才说明身份的做法,《米其林指南》颇具权威。红色封面的《米其林指南》由法国米其林轮胎公司于1900年创刊,是销售量最大、收录最齐全的法国餐馆、、旅馆大全年鉴。五分之一以上的法国人随时使用它或阅读它,即便只是为了做一次美食神游。另如美食评论家吉尔.普特劳斯基编的《巴黎美食》介绍花色繁多的巴黎美食全貌,包括最佳餐馆、价廉物美餐馆、最佳外国菜餐馆,以及小酒店(尤其是喝葡萄酒的小酒店)、啤酒屋、茶馆和土特产商店,总计一千五百家。 不仅如此,在适当的时候,法国人把潜心研究数百年的葡萄酒推了出来。当我们还在默念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的时候,法国人已经在旁边絮叨,究竟是用勃艮第的莎当尼配生蚝,还是用苏玳甜白葡萄酒更能在口腔中变出令人欢愉的味蕾魔法?即便是画了千万个鸡蛋的达芬奇,也未必能精通葡萄酒与美食的完美搭配之道吧! 除此之外,还有上菜顺序、礼节、餐具的摆放、用餐的气氛和情调等等,规矩之多,不得不感叹,纠结,实在太纠结了! 难怪法国大餐享誉世界,它充分满足了人类的征服欲和掌控欲。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法餐的那份乐在其中。(中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