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月份经济运行数据,2月份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首次回落至4%以下,并创20个月新低。由此,居民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在经历了24个月为负后,也首度由负转正。“正利率时代”的开启意味着市民把钱存在银行不再是负利率了。以存1万元为例,一年后连本带息为10350元;若CPI为3.2%,一年后购买现价1万元的商品,需支付10320元。 那么,正利率时代,投资者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理财思路与策略呢? 投资可选择中长期 当CPI高企时,为避免货币资产缩水,市民争相购买黄金、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等,投资理财的主旋律就是“抗通胀、跑赢CPI”。如今,CPI回落,已低于一年期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专家提醒说,“负利率”转正后,居民投资思路也应适时调整,应以中长期思路对待投资。 去年,市民投资理财打“短”牌,今年应有所不同。“投资者在不影响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不妨选择中长期银行理财产品,其中尤以一年期产品为首选,比例上可以设置为家庭资金总量的50%及以上,毕竟今年短期理财产品无论从收益上还是发行数量上都会有所下降,而且未来央行还有可能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某银行大连分行财富管理部负责人说。他还建议,投资者在挑选理财产品时,不能仅以收益率高低论英雄,所有的理财产品所标注的收益率只是预期最高收益率,并非最终的实际收益率,而实际收益率很有可能低于预期收益率。投资者应该充分了解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获利条件、是否保本保收益、投资期限等等,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资金使用情况、风险承受能力等理性选择,切不可盲目投资。 另外,投资者可以考虑增加一年期以上债券类基金产品,因为CPI回落之后,货币政策比去年要宽松,对于债券市场,资金链没有去年紧张,可适当增加债券类产品。 针对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市民,可考虑资本市场。负利率的“转正”表明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在加大,而货币政策宽松后,市场资金供应量会增加,流入股市的资金也会增多,这对股市来说是利好,因而估计股市今年会有比较好的表现。对于那些经验丰富、且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来说,可以考虑以一定比例介入资本市场,精选个股来布局。 短期理财产品收益有所下调 今年2月,央行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市场流动性偏紧的情况有所缓解,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随之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尤其是短期理财产品。近期,发现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正逐渐下滑,银行推出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已普遍下跌0.2-0.4个百分点。如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系列性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票据和信托计划,风险级别较低,5万元起售的普通款产品自今年1月以来,年化收益率便由5.5%开始逐级下滑,目前该款产品年化收益率为5.3%,下滑了0.2个百分点;而3个月期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也由5.4%下滑至目前的5.1%,下滑了0.3个百分点。其他一些银行的稳健型理财产品,收益率均有下滑现象。 业内人士分析,理财产品收益下滑一方面是由于市场流动性趋向宽松,另一方面也与银监会的限制、银行资产池可投资品种大大缩减有关。“这种趋势可能还会继续,但是下调空间不会太大。”但理财专家建议,由于存款准备金率进入下降通道,意味着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将逐步缓解,这种情况下,倘若投资者手上资金宽裕,上半年买理财产品比下半年买更划算,可以提前锁定一些高收益理财产品,这将为你的投资赢得最大价值。 家庭理财宜分散投资勿走极端 某银行大连分行理财师王若建议说,家庭在进行理财规划时务必要注意秉承分散投资的原则,对于今年的资产配置,投资者不必走极端,太过保守和太过激进都不可取,应该做好稳健投资的同时适当进行一定比例的风险投资。具体的理财思路是,如果手中有闲置资金,而且要想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可购买中长期国债、稳健理财产品,以锁定目前较高的收益,即便未来降息也不会对已销售的国债、理财产品收益产生影响。“事实上,部分投资者一直以来所关注的短期理财产品,如果一款接着一款地购买,看似年化收益率很不错,但加总算下来一年期的实际到手收益不一定有多高。与其如此,还不如将投资期限拉长,如购买5年期国债,利率较高且稳定。”王若说。 理财师还建议那些资金量不大、尚处事业开拓期的年轻一族不妨选择黄金定存来进行长期投资。也就是说选定每个月的特定一天,以当天的国际金价为准购买黄金,可以以黄金克数来设定,也可以设定固定每月的钱数来购买黄金。只要账户有余钱,银行就会在约定的那天自动扣除购买黄金的额数。(东方今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