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奇在《好莱坞的七宗罪》一书里,通过对好莱坞明星工厂发展历程的考察,细细剖开了好莱坞光鲜的表面,让那些隐藏在聚光灯下的阴暗面暴露无遗。 意大利女记者奥丽亚娜·法拉奇,曾被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和“文化奇迹”。她在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曾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1980年8月来中国采访过邓小平。她曾两次获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她同时也是作家,出版过数本小说。代表作有《风云人物采访记》、《男子汉》、《印沙安拉》、《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等。 好莱坞是世界著名的电影城,影迷心中的圣地,那里拥有很多才华卓越的导演、明星。但在法拉奇眼中,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尽管说着相同的话,有着近似的梦想,但所谓人生的意义、生命的美好都被抛在脑后,只剩下被装点成花朵的贪婪与自私。在她所著的《好莱坞的七宗罪》一书里,她用自己的方式细细地剖开了好莱坞光鲜的表面,让那些隐藏在聚光灯下的真相暴露无遗:豪宅、私人飞机、疯狂影迷、铁腕老板、一夜成名的明星、传绯闻、闹矛盾、结婚、外遇、离婚、再结婚、再离婚、自杀……这些娱乐新闻背后是人类心灵的枯萎、道德的沦丧、人性的堕落、爱的物化、精神的迷茫,法拉奇将之一一为我们展现。 1955年冬天,年轻的法拉奇被《欧洲人》周刊派往美国,奔波于纽约和洛杉矶之间,她充分利用了这段时间。在经过长时间的深入采访后,她对美国电影业及其神话有了深刻透彻的体会和认知。她居高临下地观察这些明星,深入探索他们的成功秘密、心灵和内在的超凡魅力。她目光尖锐而冷静,有着惊人的洞见力,加上自己令人着迷的优雅气质,使她可以不动声色地往来穿梭于明星大腕之间。她不仅善于剖析她的采访者,更在无意间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明星,尤其是在参加贝弗利希尔斯的那些派对之后,她被整座城市的人们熟悉。 其实,好莱坞真正的掌控人是几家电影公司的老板和他们手中的资本,在贪婪专横资本的指挥棒指挥下,名导、明星和各色人等各自扮演着他们的角色,使这架机器疯狂运转,甚至观众也跟着疯狂,造成一片“狂热”。法拉奇通过描写各色人的故事表现了资本的专横和霸道、各色人的人格扭曲和怪诞疯狂,揭示了好莱坞存在、运转的本质和这架机器在一定约束之下运转的实情,这让我们看到了繁荣表象之下的好莱坞的真面目。 法拉奇用她自己心中的世界与之对比,使自己的影子在书中无所不在,她不断地怀疑、批判,让我们看到了鲜花背后的惊人真相。她一边讲述美国明星界的欢乐(实际上明星们的欢乐很少),更多地将目光集中于他们的痛苦。比如,她描绘了少年女演员朱迪·加兰的艰苦历程,朱迪只想吃一点点巧克力,只想唱歌,可是,刚刚13岁的她就开始发胖,于是她被禁止吃甜点和冰激凌。因此,一个令人失望的恶性循环开始了:“先吃减肥的药片,然后是安眠的药片,接着是唤醒的药片,接着还有安神的药片。”她还写了好莱坞“魅力化流程”,即如何把一个不起眼的姑娘打造成耀眼的明星。 时下的“造星运动”与几十年前的好莱坞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反观法拉奇笔下的好莱坞真相,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