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人士欣慰了,《单身男人》这部灵魂时装电影展示的是优雅精致的男人生活气味,可说是罕见的一部男人时装电影。 讲述女性情感的剧集《欲望都市》被拍成电影,几乎算史上名头最响的一部时装电影了,四位纽约曼哈顿的时髦女人聚集一起,从头到脚扫过她们一眼,无处不予人花团锦簇的印象。但是人们看过新上映没多久的《欲望都市2》后,总结得最起劲的却是这么一句话——“四位女主角所穿的服装价值连城,总值共高达1000万美元”。这是多么枯燥乏味的一句话! 除去剧情不谈,对很多时尚爱好者来说,看这部电影的最大乐趣,是对着她们的形象数品牌,Manolo Blahnik、Christian Louboutin、Dior、Chanel、Gucci……眼花缭乱,电影中一个重要的情节发生在摩洛哥,据说造型师Patricia Field得到了来自中东、摩洛哥、印度和中世纪电影的设计灵感,“并将它们和四位女主角人物性格相糅合,使时尚与角色的融合天衣无缝”,但是谢天谢地,这部电影播映后,并没有引起什么“中东”风潮,人们数过品牌后,揉揉眼睛,也就把那些衣服忘了。 难道时装电影就只能起到让人们在观影时视觉神经放松,看后一笑置之的作用?这并不是我理解下的时装电影——我情愿推举《加勒比海盗》,强尼·德普饰演的油滑海盗至少令人对黑眼圈、松垮衣装和骷髅头首饰的海盗造型产生长久的热情;甚至是《哈利·波特》系列,多少年轻人因此对常春藤式的学院西服和格子短裙心仪不已。或者,我只能在那一类并非靠品牌赞助堆砌,剧中人物造型却能带来触动心灵的审美愉悦,服饰风格能影响到街头时尚文化的电影前,加上“灵魂”二字,用“灵魂时装电影”来区分它们。 这时候,《单身男人》(A Single Man)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这部电影根据美国小说家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64年的同名小说改编,大抵是讲述一位由科林·费斯(Corlin Firth)饰演的中年教师如何沉陷在生活伴侣车祸死亡的阴影中无法自拔,某一天里的复杂思绪和回忆以及在那一天里经历的人和事。情节推进缓慢而忧伤,它被称为时装电影,全因这是服装设计大师汤姆·福特(Tom Ford)的导演处女作。 汤姆·福特曾经担任Gucci设计师10年,那是他自己,也是时尚界的辉煌10年,因而,《单身男人》简直是这位天才设计师美学品味的全方面展览。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洛杉矶的一幢现代别墅里,中年教师在噩梦中醒来,他一丝不苟地洗漱,打开一溜儿衬衫西服的衣橱,取出一套穿上,拍平,再拉开一个摆放配饰的扁平抽屉,在整齐罗列的皮带、领带、袖扣、首饰、手表中选出日常的搭配,最后,刷顺头发,戴上一副黑框眼镜。他凝视镜中的自己,晨光温和地覆盖在面容上,镜中一角,映照出屋子里水杯、果盘、花瓶等物品的形状。镜头一转,甚至连马桶和卷纸也自有一番美感。 “精致!”看电影的时候,这个简单但不容易出口的词一直在嘴边徘徊。每一帧掌镜与构图都似一幅时装大片,色调也极其用心,冷暖交互并用。其后,中年教师在一天当中遇见的人,包括他的学生、他的好友、他在加油站偶遇的男人,无一不是超模的气质与造型。最重要的是,这种精致毫无喧宾夺主的嫌疑,而与情节和人物心理、气氛和谐一致。观之感受即是“世界安静了”,我仿佛看见了影片的质感,正如触摸到了画面中杯子、西服面料、人的皮肤、发丝、古董车身和水、光线的质感。 时尚人士欣慰了,这部灵魂时装电影展示的是优雅精致的男人生活气味,可说是罕见的一部男人时装电影。并且它还不似一般的时装电影那么“花瓶”,获得了英国电影电视协会最佳服装设计提名和最佳男主角奖,以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和最佳男主角奖。汤姆·福特的审美,竟征服了主流艺术界,他的个人品牌如今在全世界开店扩张(本月即将在上海开店),去哄抢新货的时尚人士竟然可以用一个影迷的身份去追捧他们心目中的服装设计师了。(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