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曾经的少女作家、如今的“80后”导演李芳芳的电影处女作《 无论外界如何评价“80后”导演,都无法掩盖他们崛起的事实。“80后”是在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信息大爆炸中成长的一代,他们拿起DV就能成为生活的导演,只要想表达就有出口。然而,中国当下的电影江山还是被“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牢牢占据着,“80后”导演作为新生力量,只能努力爬上电影这座高台。 百舸争流的电影市场 从2009年的票房数据观察,国内电影市场已经初具规模,虽然全国电影银幕总数不足5000块,且大多局限于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但电影业创造的产值却令人瞩目。《建国大业》票房突破4亿元,新生代导演制作的《疯狂的赛车》、《南京!南京!》等票房纷纷破亿元,恶搞的《三枪拍案惊奇》、《大内密探灵灵狗》在一片骂声中票房也持续走高。这些影片类型丰富多彩,宣传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在日渐成熟的商业运作和传媒推动下,去影院看电影也再度成为都市消费者的主流休闲方式。 电影市场态势喜人,“80后”导演还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在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中,“80后”导演开始显山露水:新锐导演常征的《马文的战争》、梁超的处女作《一不留神》、李芳芳的《80’后》都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我们是被中国电影市场培养起来的一代。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只有票房得到了保证,才能为下部电影拉到足够的投资。”导演梁超说。 商业化与娱乐化是现在电影市场的趋向,这也为现在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丰富的类型化影片。“百花齐放、百舸争流”是所有“80后”导演均能看得到的市场现状,这一现状为他们提供了很多机遇。 给新生代一个机会 处于20岁到30岁的“80后”导演,由于自身的能力、机遇等问题,目前很少能拍电影。近几年来,业界扶持青年导演的呼声渐强。今年7月11日,国际大学生影像节推出了“新青年导演计划”,致力于扶持华语青年影像创作者,希望能为青年导演提供融资、制作、发行等帮助。早在2007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制定并出台了对青年导演的资助计划,包括陆川、贾樟柯、宁浩在内的16位青年导演成为首批资助对象。中影集团在以“青年导演”项目的方式培养着电影核心人才;刘德华个人出资运作的“亚洲新星导计划”,李安推出的“华语青年导演计划”等,都在努力为青年导演提供机会。 2009年,“80后”导演邓科参加了土豆网与中影集团合办的“土豆映像节”,成为获得两个主办方共同投资的20名网络视频制作人之一,并加入中影的“新媒体视听节目制作计划”。《Mr.雷》的创意提出后得到中影认可,这使邓科成为第一个在该计划中将想法付诸实践的人。2010年1月,该剧在由土豆网独家运营的中国移动视频平台原创频道上收费播出,成为第一部专为 由于有签约中影的契机和《Mr.雷》的好评,各方投资人开始主动联系邓科,希望能与之合作。才24岁的邓科,便在今年7月完成了自己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影,目前正在后期制作阶段。预计在今年年底,邓科将拍摄第一部胶片电影。年纪轻轻,便能拍摄电影,这一切绝非偶然。大学期间,作为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邓科的学生作业《杀手阿勇》意外在视频网站迅速走红,并在大学生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剪辑奖。他随即推出了《杀手阿勇》系列,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成为最早一批通过拍摄网络视频赚钱的导演。这也成为他获得中影集团的扶植机会的筹码。“这条路充满荆棘,我却时刻准备着。”邓科说。 导演也选秀,幕后走到台前 “80后”这一代人,除了政策的扶持外,电视节目多样化发展,也使得他们尝到甜头。近几年,歌手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李宇春、张靓颖等人大火了一把。今年,导演也成为选秀的宠儿,从幕后走到台前,加入PK赛的竞争中。 由湖南卫视与和华影盛视联合打造的导演选拔节目《我要拍电影》,报名从3月启动,有8012位选手报名参与。官方网站的《参赛须知》提示:不限年龄、不限职业,对电影有梦想、有追求的才华出众者均可报名。 《我要拍电影》比赛中另外一个受人瞩目的导演是一位“80后”女导演——韩轶。在冠军诞生的当晚,陈可辛邀请亚军韩轶做他下一部戏的执行导演。但由于韩轶正在创作自己的剧本,只能遗憾地失去了这次与陈可辛合作的机会。但是韩轶表示,得到陈可辛的认可,她非常开心,坚持完剧本创作,明年就有机会执导自编的电影了。 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时,韩轶接下了3个广告的拍摄,从秋天到冬天,一连4个月,她每天凌晨3点后才能到家,清早就得去后期机房协同剪辑。她说:“女性天生体力不如男性,但是既然选择了电影,再苦再累也要坚持。” 今天的DV,明天的电影 周楠在参加《我要拍电影》之前,尽管自己能靠拍一些小片子和卖剧本挣钱,但周楠说:“坚持电影这条路,离不开父母的支持。父母承担着绝大部分的经济压力,只让我承担着自己的电影梦想。在自食其力和梦想之间,我曾经一度很痛苦。” 卢正雨是正宗的草根导演,他毕业于一所工科学校的多媒体专业,在毕业之前他只是一个喜欢周星驰又热爱表演的男生,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能当导演。而现在,他的《一只狗的大学时光》将于今年8月上映。对于很多还在拍DV片或广告短片的“80后”导演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从用数码相机拍默片到使用DV拍摄高清短片,再到现在拍摄影院路线的胶片电影,卢正雨的路可以说走得十分顺利。卢正雨校园时期的数码作品和DV作品《无间》、《家》、《高手》和《that summer》为他赢得了最原始的人气和人脉。卢正雨受到大众广泛关注的第一个片子是游戏宣传片《重返荣耀》,半个月的点击就达五六百万次。这部片子真正打开了他作为网络剧导演的市场。而《莫小白的水怪日记》则是卢正雨心目中的转型之作,在此之前,他的作品带有浓重的周星驰痕迹。 卢正雨毕竟是幸运的,网友的赏识将他推向了大众的视野。而更多的导演则迫于现实的压力,选择了拿起DV拍摄网络短片、广告甚至是婚礼,保持着工作状态,等待时机实现自己的电影梦。(中国文化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