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震荡幅度明显增大,大盘接连出现N型、W型等反复走势。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中有的忙减持套现,有的忙增持加码,在产业资本对股市影响力逐步提升的当下,分析人士认为选股可着眼于各资金势力的成本线和价值判断。 市场人士认为,在股指高位震荡格局下,抛开指数寻找个股机会的策略或渐成气候,追求安全边际的投资取向可能重新活跃,因而,投资者可尝试在跌破增发价格的资产重组概念股中寻找部分安全感。 在资产重组中,有一种是对大股东或其他产业资本增发股份购买其资产,这为市场观察产业资本的价值判断和成本提供了角度。2009年5月末,上证指数收盘2632点,与4日2638点相近;以此为起点,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2009年6月至4日,沪深两市有76家上市公司提出对大股东或其他产业资本的增发预案。 其中,房地产公司最多,有18家,占23.68%;有色金属6家、商业贸易7家、公用事业7家。再看盘子大小,1-4亿股本的公司合计52家,占68%;继续细分下去,1-2亿股本的有30家,占总数的39%。渤海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员王智勇指出,房地产、商业贸易、公用事业、有色金属等行业借壳重组的意愿较为强烈;同时,总股本在1-4亿之间的公司是较好的壳资源,特别是1-2亿股本更好运作。 据统计,上述发布增发案的上市公司中,有16家4日收盘价跌破了增发价;分别是桂冠电力、穗恒运A、中国玻纤、蓉胜超微、东方创业、ST黄海、富龙热电、迪马股份、万方地产、*ST百科、绿景地产、*ST德棉、实达集团、ST兴业、宜华地产、吉林制药。 分析人士认为,上述跌破增发价的股票不意味着一定比大盘安全,但可成为一个观察的好角度。16只跌破增发价的股票中,富龙热电以破发34.9%居首,增发股份是为收购矿业公司。万方地产和绿景地产两只地产股破发率随后,增发所指均为主营业务范畴。破发率最低的是ST兴业,增发也是为收购房地产资产。16只股票中,8只股票的增发案含收购房地产类项目,显见房地产公司当下对资金的需求比较饥渴,而市场对增发效果则存在一定分歧。(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