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投资者的情绪面明显转向,情绪化效应推动了市场的反弹,部分周期性板块估值得到一定修复。展望下一阶段,市场扩容压力及公募基金的谨慎行为正在给市场情绪带来负面影响,未来市场反弹高度取决于政策面或基本面的变化。 市场扩容压力仍然较大 Wind数据显示,截至 近期迹象看,市场扩容压力仍比较明显。首先,从新股发行看,光大银行等3家公司已于近期过会,随后还有山西证券等即将上会,可以预计8月份新股发行的规模仍然不小;其次,从上市公司增发看,7月份市场增发规模仅55亿元,远低于近200亿元的月均水平。但随着市场走暖,预计执行增发的公司会增多。此外,近期“大小非”减持正逐渐增多,值得投资者关注。 公募基金普遍谨慎 在上证综指自2,319点以来的反弹过程中,公募基金并未大举参与。根据模型测算,截至 本轮反弹是游资而非公募基金所主导。从目前来看,公募基金的仓位相对较低,具备一定加仓能力。后市如果公募基金出现接力,那下一阶段行情当可看高一线;如果公募基金仍然选择观望,市场反弹将会难以持续。 大幅建仓条件仍不具备 从逻辑上来说,本轮市场反弹的可持续性以及市场反弹的最终高度需要公募基金的参与,而公募基金却需要看到政策面或基本面出现积极信号。但就当前市场环境来说,政策面与基本面均没有明显改观,其大幅建仓的客观条件并不具备: 首先,从政策面来看,近期出台政策较多,如新兴能源规划、新国36条等,主导方向是调结构的基调不变。而投资者关心的地产政策与货币政策,管理层态度没有明显变化。虽然前期预期政策松动,但预计年内出现的概率不大。 其次,从基本面来看,虽然前期上涨的周期类股票中期业绩变化不大,但下半年业绩下滑幅度却难以预料。另一方面,国内政策倾向于转型,刺激周期股上涨的政策因素也很难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在“业绩底”与“估值底”之间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期间周期股会出现一些反弹机会,但却难以改变自身的运行趋势。 近期而言,市场短线可能窄幅震荡,但反弹势头仍有望延续。(今日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