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

【金融科技】数字驱动 科技赋能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金磐石在第三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的主题演讲

发布时间:2020-11-18

11月12日,“数普惠 新金融——第三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峰会上发布了《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20)》、《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案例集锦(2020)》,并揭晓了“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0)”名单。

其中,中国建设银行申报的“精准支持 纾困稳企 普惠金融打出抗疫组合拳”案例从341家单位报送的569件参评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助力抗击疫情典型案例”,成为本次获评的30个典型案例之一。

活动当天,中国建设银行信息总监金磐石应邀出席相关活动并发表了题为《数字驱动 科技赋能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参加本次峰会,谨代表中国建设银行,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建设银行发展的各位领导、同仁、媒体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普惠金融发展关系国民经济质量和效益,关系就业和民生,是服务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建设银行积极围绕新金融的科技属性、普惠属性和共享属性,将普惠金融确立为全行战略,举全行之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按照“数字、平台、生态、赋能”理念,逐步形成了建设银行的普惠金融模式,交付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建行方案”。

一、创新数字普惠模式,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信用难评价、效率难满足”。建设银行将数据作为资产,内部挖潜和外部共享并重,整合大量对公、对私客户数据,连通工商、税务、房产等外部信息,将客户的经营行为、消费行为等转变为可量化数据,形成全息客户画像。在国内大银行中率先开发评分卡模型,重构小微企业客户信用发掘机制和评价体系,推动线上化业务流程再造,创新推出“小微快贷”线上化业务,构建“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综合化服务”的“五化”数字普惠新模式。建设银行2018 年、2019 年普惠金融贷款余额新增分别超过2000 亿元、3500亿元,并于今年3月成为全国首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的商业银行。

二、聚焦客户需求,构建丰富的服务供给体系。建设银行实现从过去的“被动参与”向现在的“主动服务”转变,围绕特定小微企业群体需求特点,从交易、结算、纳税、采购等场景切入,敏捷开发、快速定制,形成小微快贷、裕农快贷、交易快贷、个人经营快贷产品系列,线上产品达到30余个,有效连接供需两端。截至9月末,建设银行的拳头产品“小微快贷”已累计为160余万户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超3.1万亿元。同时,建设银行依托服务大企业优势,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实现交易流、资金流及物流“三流合一”,将金融活水从大企业供应链引流向小微企业。

三、创新平台经营,提升服务便捷度和覆盖面。适应互联网经济和客户移动端自助化操作的需求特征,建设银行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将传统的线下人工作业转变为线上服务,于2018年在国内银行业首家推出了专门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建行惠懂你”手机移动端服务平台。“惠懂你”集成创新了在线测算贷款额度、预约开户、股东开会、贷款办理、进度查询、贷款归还等功能,通过一部手机一站式完成,为企业提供7x24小时随时随地随享的金融服务,融资的便捷性和时效性大大提升,客户体验良好。目前“惠懂你”APP访问量已突破1亿次,认证企业超过400万户,授信金额超过3000亿元。

四、打造普惠生态,提供智慧化综合金融支持。建设银行发挥资源连接、整合及共享的作用,将普惠金融服务从融资环节向企业全生命周期延伸,有效满足客户的深度服务和成长需求,由信贷服务向综合赋能扩展。建设银行与政府部门、知名创投、核心企业、孵化机构等平台合作,建立“创业者港湾”孵化空间167家,服务企业6840家,为中小科创企业提供全景式、全要素、全生命周期支持。推进“金智惠民”工程,开展“普惠金融百万创业者培训计划”,为小微企业等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金融普及知识培训。依托“惠懂你”平台,推出工商、税务、咨询等在线综合服务。

未来,数字化技术应用将在更广阔空间实现服务方式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金融服务将融入到更多的生产生活场景中,进一步改变银行与客户的连接与互动关系,让客户在无感、无界的状态下享受到更优质高效的服务体验。建设银行将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守人民立场,坚定责任担当,与在座各方携手并进,共同推进普惠金融数字化进程,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