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2012活见鬼
话匣子topic · 俞可
“只要提到狄更斯,我们的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维多利亚时代的生动画面,浮现出所有的强烈对比和复杂情节。时至今日,他笔下的人物仍像当年一样栩栩如生。”
缅怀狄更斯,往往勾连起对其传世之作《双城记》的吟诵:“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寒冬;……”
这段恢弘的开篇词堪称经典。其实,这并非十九世纪伦敦的述说,而是腥风血雨式法国大革命的写照,也被频繁用于描述历史长河中的种种大变局,比如辛亥革命。去年,辛亥百年之际,湖北作家方方推出以辛亥革命为题材的历史小说《武昌城》,她坦言,创作此书很大程度受惠于《双城记》。
恰值狄更斯200周年祭,所有时间却即将戛然而止,无论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无论是信仰的时期,还是怀疑的时期,无论是光明的季节,还是黑暗的季节,无论是希望的春天,还是失望的寒冬。
玛雅人预言,世界终止于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欧阳修《伶官传序》的开篇词虽非预言,却足以鉴今。
然而,偏偏有人真的拿自家性命去上演杞人忧天。对于43岁的重庆农民工王明,玛雅人预言如幽灵附体,阴魂不散。为了赶在世界末日之前享受人生,这位几十年如一日省吃俭用的木工竟然穷奢极欲,不仅游遍重庆各大景区,还频繁出入温泉,甚至买下4000多元一台品牌笔记本电脑,顿时,用多年血汗攒下的11万元存款荡然无存,随之消逝的自然还有家人。而今,已顺顺当当跨入2012的王明对新年的殷殷期待却是:“我太想她们了,希望她们能原谅我,早点回家来一起过年。”他毅然重返工地,用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为自己和家人打造最好的时代,信仰的时期,光明的季节,希望的春天。
狄更斯的名字在当时常被用作骂人之语——活见鬼。据《牛津英语词典》,莎士比亚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首次这般使用。2012,200周岁的狄更斯谆谆教诲道,世上本无预言,邂逅预言无异于活见鬼。
耻在何方?
体育漫谈sport · 郑和平
“王濛事件”似乎已在时间的流逝中归于平静,然而,当我们再一次客观理性回顾整个事件时,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犹如一块遮羞布,冠免堂皇的档箭牌 ,俺盖了中国体育更深层次的管理问题。接下来通过对事件中几个片断的剖析会发现,我们缺乏的也许并不是体育职业化制度本身,而是体育职业化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以及对现代体育管理的思想理念、能力和水平。而这些正是实施体育职业化的基础和前提。
片断之一:问心无愧。这是事件发生后短道队领队王春露理直气壮的态度。去年7月24日晚,中国短道速滑队在青岛集训期间,领队王春露与奥运冠军王濛为首的队员们发生激烈冲突,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然而,造成此次事件严重后果的当事人短道速滑队领队王春露却理直气壮,认为自己“问心无愧”,“我是按照总局领导、中心领导指示去管理。我问心无愧,我尽到了领队的职责。”言下之意感到惭愧的应该是国家体育总局和冬管中心领导。
也果如王春露所言,国家冬管中心在随后所做出深刻检讨中称:深感内疚和失职。但让全国人民更深感疑虑的是,冬管中心到底内疚于什么——是自己管理水平低下没有指示好王春露所导致的管理失职,还是王春露能力有限错误理解或执行了领导指示所导致的用人失职?
片断之二:外聘教练无权签字。这是主教练李琰质疑短道队财务问题时领队王春露义正辞严的回复。主教练李琰称短道队的财务一直都是领队一个人说了算,“我们本人从未在报销单上签过字。”针对李琰的质疑,王春露回应说,短道队没有财务,中心有财务处,很清楚,外聘教练没有签字权力,都是一级级上报。
事实应该很清楚,李琰在此质疑的并非领队在财务管理上“一手遮天”,其诉求核心在于她所经办的报销单上没有签过字,而并非审批权限的签字。稍微有一点常识的都应该知道,会计原始凭证必须要素齐全,其中经手人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按照王春露自己的话说,她是从一名优秀运动员培养成长起来的管理干部,对于财务方面知识的欠缺,我们尚能理解,不能要求太高,吹毛求庛。但王领队对于外聘教练的不屑态度,着实让我们三思啊!当然,更让大家三思的是,尽管短道队没有财务,但冬管中心有专门的财务处,这里有专业的管理团队,那些没有经手人签字要素不全的原始凭证又是如何得以顺利“报销”的呢?
片断之三:开玩笑。这是在事件处理过程之中,针对网上“领队王春露的去留将由队员和教练决定”的传言,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兰立在冷笑中回应的三个字。
很显然,领队的去留应由领导决定,这是领导神圣不可侵犯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令人生疑的是一位体育官员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轻视态度和语气。虽说队员和教练不能决定领队的去留,但队员和教练的意见至少要成为其重要依据和标准,这应该是不容置疑的。即使退一万步,无论如何热心网友们的建议也不应该成为兰副主任从牙齿缝里挤出的那三个字。否则,又弄出个令自己“深感内疚和失职”第二个王春露,还真不知道是谁在“开玩笑”。
就在2012年1月在吉林省举行的第12届全国冬运会前夕,国家体育总局针对此届冬运会赛风赛纪等工作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总局局长刘鹏在会上针对“王濛事件”特别强调,冬季项目现在特别需要“知耻而后勇”。
或许我们真正“现在特别需要”的,并非是“知耻”的问题,而是特别地需要先搞清楚“耻在何方?”。
瞬间 focus ·初一栖霞红
2012年初一早上,南京栖霞寺。“爸爸!爸爸!”小女儿指着那些飘动红色物体说“哪些东西是什么呢?”我牵着女儿好奇地走过去询问寺院里的工作人员。原来,那些红色的物体是用纸和布做成的吉祥卡及吉祥带。每年初一,许多人携全家老小都要在这里请上一张吉祥卡或者一条吉祥带,把祝福的话语和自己的姓名写在上面,然后用一支长长的竹杆把它高高挂到庭中古树上。这象征着鸿运当头,高高在上。
刘建钢/图文
“大厨”是这样炼成的
城里城外emotion · 孙林洁
在家里,我是当仁不让的“大厨”,先生负责采买原料,儿子负责点评菜肴,一日三餐如何实现美食“当道”,成为我这个重点“掌勺人”思之研之的头等大事。
从婚前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到婚后的锅碗瓢盆煎炒炸,十几年的烟火“烤”验,葱姜浸染,我的厨艺却依然停留在整几个家常菜的基础层面,所谓的“硬菜”一概没能涉及。每每看到《食神》、《满汉全席》之类影片中,臻入化境的厨艺表演,也只有心向往之的份。家人馋了,我便鼓动下馆子,美其名曰“定期置换”就餐环境,间接实现妇女解放。
餐馆饭虽好吃,却不能天天为之,确立家常菜的主导地位迫在眉睫,为维护“掌勺人”的尊严,我先从统一就餐者思想认识入手,编好一套“歪理斜说”,形成孙氏美食理论――“把山珍海味做的好吃那不算什么,把家常菜做出风味才是真正的高手”,此言一出,先生和儿子频频点头,纷纷称是。统一战线形成,为自己找到台阶的我在一旁捂嘴偷着乐。
可是,要把家常菜做出风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铆足了劲炒出的菜却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有时明明是随意为之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美味。记得一次下班回到家才得知友人要来吃饭,瞅瞅家里仅有鸡蛋两个、火腿一根、土豆一颗、红萝卜小瓜各半截,说话间友人就到,出去买显然来不及。灵机一动电饭锅焖上米饭,鸡蛋炒散,火腿、蔬菜切丁,五丁炒大米饭上桌,红黄白绿煞是好看,俨然山寨版扬州炒饭,友人吃完啧啧赞叹,连称是吃过的最好炒饭。
友人的称道让我豁然开朗,原料还是那个原料,形式一变百味生,创新出美食!先是“形式创新”,先生爱吃茄子,这回炒茄片,下回熘茄条,各有各的妙;儿子不爱吃红萝卜,就用擦丝器擦完再剁碎,与豆腐青菜和在一起做蒸饺,儿子不知不觉中吸收于无形。再是“名称创新”,葱炒木耳嫌单调,就与红萝卜片、小瓜片、洋葱丝同炒,赋予菜名“五彩缤纷”;刀工不行,土豆切不细,干脆就切条,吃剩的馒头、烧饼、煎饼切丝,来一道“土豆炒三丝”,成为我的“保留菜目”。
忽一日,先生搬回一块形似指挥台的木板,所为何用?皆因家中灶台偏高,每每挥动锅铲总有“力不从心”之感,站上去试试,哈!瞬间有了“大厨”的感觉,挥动铲勺,犹如挥动指挥棒,食蔬跳跃,锅碗合鸣,一道道常常创新、常常改良的家常菜在我手中宛如艺术品从容诞生。
其实,日子过得就是个家常,孙氏美食理论中更重要的一条是:美食不在乎吃什么,而在乎和谁一起吃。
(山西省晋城分行)
懂辩证的乔布斯
聊书斋chatting · 曹文中
IPod、IPhone、IPad一个也没用,日夜相伴的是一款五年龄的直板,如果给力的话,还打算再用五年,但这并不影响个人对乔布斯的敬仰之情。
不知老乔的中文如何,帮主、教主、宗师这些称谓喜欢哪一个,我更愿意用懂辩证的乔布斯这个词语来表达仰慕之意。
这源于求学期间接受的谆谆教诲,每当中国革命走入低谷时,必是违背了马列主义,每当革命取得进步,必是不自觉地运用了马列主义,而马列主义的核心是讲辩证的,一直以来我就觉得懂辩证、尤其是自觉运用辩证法是对一个人最由衷的赞扬——懂辩证的乔布斯。
老乔,虽然你高度浓缩的一生,不一定静心去学马列,读黑格尔,但你一定是用辩证的方法思索了计算机领域的一次次演变。
早年,计算机系统采用大集中的模式,计算机作为处理核心平台,外联一些终端供用户使用,类似八爪鱼,你和比尔盖茨的计算机启蒙应是在此完成。八十年代,英特尔等一批芯片厂商的技术进步,为个人计算机的兴起提供了条件,风生水起,个人电脑占据了最耀眼的舞台,而随着整体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之间信息互通,行业内部信息高度集中处置,适应海量处理环境的大型计算机又焕发了青春。
在大型计算机与个人用机的竞争演变中,往往现在的平淡中孕育着未来的绚烂,也许正是这种认识,让你在别人高谈开放平台时,你选择了封闭,不去做硬件平台层面开放的追随者,避免使得原强者更强,而是在封闭中打造自己的专属平台的基础上,选择更高层次软件平台的开放,把自有的开发平台向全球开发者公开,为软件开发者与公众之间构建了更宽广的沟通平台,不管你想不想,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你是懂辩证的。
说到辩证,不知道老乔看没看过中国古典文学,如有的话,你一定对罗贯中三国演义开篇一句,话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知音共鸣的感觉。
也不知,你是否有机会来中国,与华西村的老支书吴仁宝聊一聊,他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实验市场经济的急先锋,也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保留计划经济分配机制最强烈的典范,他和你一样是讲辩证的。
说到生活,贫穷的年代,三月不知肉味,人民最期望的就是有一块肥肉摆在面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得健康成了首要选择,瘦的、野生的猪肉占据了明显的位置,但是,欧债的危机、金融的风暴、高昂的通货膨胀,也许有一天,肉价让人望而却步,人民会再思念远去的肥肉,可能更希望的是——能吃一口三月不想肉味。
生生不息,时时变换,我想老乔是参悟到了现实生活和计算机领域演变的真谛,在别人讲故事、套概念、微笑服务迎合客户的时候,甘于十年磨一剑,让产品自身与客户共鸣。老乔是懂得中国功夫真谛的,慢就是快,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客户的热情远胜宗教。
说到这里,从辩证的角度揣摩一下老乔,当他看到市场有这么多种厚重的乔布斯传记,也一定希望见一篇简短的人生鉴定,故妄为之:
乔布斯,
你是一个在计算机世界的晨霭中诞生,与之共成长的人
你是一个像牛顿一样,把苹果与科技关联的人
你是一个动员计算机占据动画主舞台的人
你是一个IPod、IPhone、IPad一个都不能少的人
你是一个单调的黑衣下孕育着五光十色的人
你是一个人生高度浓缩却永远高居计算机名人殿堂的人
你是一个在封闭中演绎更高层次开放的人
你是一个足以笑看过去的人
你也是一个向后来人发出呐喊“I产品升级不断,同志仍需努力”的人
你更是一个懂得辩证的人
杰里·布朗州长和宠物狗
说微知著story · 俞天白
富可敌国的当代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特他们如何居不究室,睡不择床,驾无名车,出门不坐头等舱,一心做慈善家的事迹我不说了,我只说杰里·布朗。因为这个人尽管是美国非亚裔族群从政者中不多的修禅悟道者之一,可对于中国人,仍然陌生得很。他虽然三度竞选总统提名,但都无缘问鼎白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选民对他却情有独钟,他36岁就成了他们的州长,是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州长。都知道,这个州是美国人口最多也是最富裕的州。选民们念念不忘的,倒不是他年轻时那种“派头”,而是他近于吝惜的“抠门”。那时他还是单身汉,上任后,在离州府大楼不远的第十四街租了间一房一厅的公寓,月租金250美元。一张床垫,简单的家具,也不开伙,每天以汉堡包充饥,偶尔下小馆子解解馋。三十余年过去,加利福尼亚州更加富裕了,经济总量,如果作为一个国家计算,在世界排名就能达到第八位。引领人类进入数码时代的硅谷,先进的机械、航太和军火工业,溢满葡萄酒香的纳帕,展示绚烂美国文化的好莱坞,都汇聚在这个州。选民们看中的,却还是这个“抠门”出名的杰里·布朗,尽管他已经72岁高龄,还是以高度信任,让他在这儿创下了美国另一个纪录:年纪最大州长的纪录。
2011年新年伊始,杰里·布朗带了老伴,还有一只宠物狗再次上任来了。这只狗,是防止流浪而领养的。他没有辜负众望,从远在650公里之外的萨克拉门托出发,乘坐的是正在推销廉价机票活动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经济舱,而且以老人优惠价购买的机票;事先也不向他即将管辖的州府打个招呼,悄悄的,请朋友接的机,当晚就住在朋友家,并蹭了一顿饭。算下来,最后向纳税人报销的只是约一百美元的一张飞机票。他照样租了一套145平方的公寓,月租金2300美元,与36年前250美元相比,高不了多少。他看中的,是离州府大楼不远可以步行上班的距离,还看中了公寓楼下的中国餐馆、日本料理和几条街外的汉堡包、三文治速食店,以防老伴不在之需。
最让选民们欣慰的,却是他正式宣誓就职的那个场面。那是
据说,在116路公交车上沈某将女司机抛下车继续施暴的围观者中,有怀里抱着宠物狗的。是真是假,我没有考证。但根据平时的生活体验,我相信这是真实的,而且我还能够充分想象,他们怀抱着宠物狗,对于正处于受蹂躏、受折磨痛苦中的人却漠然置之,甚至朝着高楼上欲跳楼者直喊跳呀跳呀怎么不跳呀的情景。
这时候,我不能不幻想这样的场面:聚集过来的救援的那些男男女女,他们也有抱着或牵着狗的,主动上前讯问“你需要帮助吗”,并从中走出了比尔·盖茨、巴菲特、杰里·布朗……这样一群由人文主义精神熏陶出来的人物。
这样的人,不管他们牵着宠物狗在马路上溜,或者抱着它戏嬉,都是这个世界一道闪烁着人性光芒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