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 守——四川省绵阳分行抗震二三事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面前,四川省绵阳分行的员工们以超乎常人的镇静,在第一时间内积极展开自救和坚持营业,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建行人的别样风采。

临危不乱

记者来到绵阳的时候,地震已经过去多日。但是地震给这座美丽的城市带来的创伤随处可见,给人们心灵造成的伤害更是挥之不去。说起那生死瞬间,绵阳分行的员工们有太多感受:“楼房突然摇晃了起来,我们知道是地震了,当时楼道里聚集了很多人,什么声音都有,很乱很嘈杂,虽然我们连站都站不稳,但我们往楼下跑的时候还是很有秩序的,近百人没有发生拥挤、踩踏和摔伤。”

当时绵阳分行的一把手和其他负责人都在外地出差,只有副行长钟敏和行长助理朱斌在家。由于通讯中断,加上交通混乱,街上人流复杂,他俩的第一反应是网点怎么样了?于是,他们在楼下召集所有中层干部和党员开会,当即决定,除留下部分人员看守办公大楼外,其余人员兵分三路到每一个支行、分理处和储蓄所查看情况,指导疏散。这时,分行行长何燕岗从外地发回短信:首先要保证员工和网点的安全。领导班子的临危不乱,为员工撑起了一片天,也展现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震后2小时,驻绵阳某部接到开赴灾区的紧急命令,剑南分理处员工在已经下班和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就为其筹齐了20万元战备款。与此同时,江油支行也接到武警部队向震中开进的通知,支行行长杨克伦二话没说,带头冲进受损严重的大楼和员工一起,在余震中冒死备齐了紧急用款20万元。还是当天下午,绵阳财政局急需带1万元现金进重灾区,由于断电和没有通讯信号,留守在分行楼下的5位员工为客户凑齐了急需款项。

绵阳分行有许多员工的亲人都在重灾区,他们在无法和家人取得联系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坚守岗位。在这场灾难中,分行有9位员工的30多位亲人遇难,这些员工至今仍然忙碌在岗位上。

震中也从容

地震发生的时候,绵阳分行会计部员工秦天含正在分行老办公大楼7层档案室里查阅会计档案。突然,地板剧烈地颤抖,档案柜左右摇摆,同时发出很大的碰撞声,她被吓懵了。

惊魂未定的她站在剧烈抖动的院子里,这才意识到是地震了。看着被震得“前仰后合”随时都有倒塌可能的老办公楼,只见她又一头冲进“动感地带”。她是怎么爬上7楼的记不清了,又是怎么撞进档案室的也记不清了,但是上来干什么她记得很清楚———取回刚刚找到的那份会计档案。

逃生的本能让她抓起那份档案就跑。这时地颤抖得更加厉害了,楼房摇摆的幅度异常“夸张”,连秦天含自己都不知道她是在几楼怎么把左腿摔伤的,只知道到一楼楼梯口时腿疼得是实在受不了了,便一头摔倒在地上。就这样,她一口气从楼梯口爬到院子里,右手还紧紧地攥着那本刚才查到的会计档案。

她事后说:当时什么也没有想,只想着下午还要用那份档案。后来,经医院检查,她的左腿是粉碎性骨折。

责任高于一切

网点是银行的前沿阵地,在震灾面前“阵地”牢靠吗?记者在绵阳剑南分理处听他们讲述了生死一刻。“我当时正在给一个客户办理取钱手续,突然感觉脚下在晃动,当我把钱从点钞机上取下来准备给客户时,柜台前已经没有人了。”从事对公出纳业务的唐林说,“这时候大家都明白是地震了,但我们还是先把钱和重空都锁好才相互招呼着向外跑。”事实上,地震的时候由于防尾随门发生变形,在高柜区的三个员工都没有跑出去,而是一直躲在这道生死门的中间。

“我当时在办公室接电话,突然被一股力量掀翻在桌子上,腿磕得好疼啊。我感觉办公室的墙面在‘走’,可我怎么也站不稳,门也打不开,就连平时随手就能关掉的电源,费了半天劲才关上。”分理处副经理龙小玉用四川话平静地讲述着那天的经过,“后来我就赶快躲在桌子下面,心想这下完了。”

地震停止后,该分理处的15名员工全部安全地撤离到马路上。这时的马路就像一个杂乱的自由市场,毫无秩序。“千万不能出事!”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该分理处的员工们自发列队,以营业厅大门为中心,15个人手拉手围成了一道人墙。

在他们曾经手拉手站过的地方,记者抬头仰望,心头不觉一紧:假如周边发生楼房倒塌,后果将不堪设想。“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估计谁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是制度,是大家长期以来坚守的作业习惯。”分行行长何燕岗非常坚定地回答。

这话在江油市支行也得到了证实。地震发生时,该支行太白广场储蓄所的监控录像回放了当时的场景:太白储蓄所所长李娟、柜员邓薇、李建荣三位女员工和一名保安员小金在上班,原本正常的监控画面突然跳动起来,并且动得越来越厉害,还不时发出东西碰撞的声响。伴着响声,可以清晰地看到桌子上的电话机被震掉到地上,一间办公室的大门被震开,重重地撞在墙上又弹了回去。同时能隐约听见有人喊“地震了”。而此时柜台里面的三位女员工几乎是用同样的动作———把钱和重空锁进款箱,然后才蹲到桌子下面,最后在保安的协助下有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