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倒闭为何成为金融风暴的导火索?

    雷曼兄弟除了是全球最具实力的股票和债券承销和交易商之一。同时还担任全球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2008年9月15日,雷曼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没有人预料到这竟然成为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的导火索。精心打造了几十年的金融大厦倾刻间出现大裂缝,随后,一大批金融机构以惊人的速度受到波及,不是倒闭就是被收购。一时间,维系金融市场最重要的支柱信任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

    158岁的雷曼兄弟破产了,但是无法磨灭它作为一家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资银行在历史上所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自1850年创立以来,雷曼兄弟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创造新颖产品、探索最新融资方式、提供最佳优质服务的良好声誉。这一声誉来源于其公司杰出的员工及其热忱的客户服务。截至2008年9月,其雇员人数为12,343人,员工持股比例达到30%。也正因如此,在雷曼倒闭之后,雷曼的很多员工还是在同行中谋到了自己的职位,有的因此次金融危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旅程,还有一部分在其他行业领域继续施展拳脚,将自己的才华智慧渗透到更多角落。

 

雷曼兄弟是个什么样的机构?

 位于纽约的雷曼公司的倒闭成为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导火索

   雷曼兄弟公司是华尔街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业务涉及股票、固定收益、交易、投资管理和私募基金等业务。国债一级市场交易商( 指在一级市场上从事政府证券交易的交易商,即直接向政府买进公债的交易商。初级市场交易商通常被要求在公债标售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二级市场上充当做市商)。另外还提供机构竞技业务服务,其分支机构遍布全球。

    1850年成立时,雷曼只是一个阿拉巴马棉花交易商,一度被美国运通公司兼并。自1994年从美国运通分离出来后,雷曼兄弟公司在现任CEO理查德·福尔德的带领下,在华尔街充满火药味的竞争舞台上不断创造出新神话。

    1973年石油危机期间,雷曼兄弟公司在利率策略上判断错误,造成公司连年亏损,一直未能摆脱亏损阴影,导致1984年遭到美国运通公司收购。那时的福尔德担任固定收益部门的主管,他反对将雷曼卖给美国运通公司,但最终未能奏效。1994年,雷曼兄弟公司从美国运通脱离,再次成为独立运作的投资银行。

    1998年由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出事,雷曼受牵连,现金出现短缺;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时,雷曼又经受一次考验,在华尔街裁员风潮中果断决定留人,只不过工资少付,用股票抵工资。

    随后到来的是美国经济繁荣期,2003年,雷曼以30亿美元收购资产管理公司纽博格·贝尔曼(Neuberger Berman);2004年加入次贷市场的热潮,同时买下加州一家抵押房贷银行和专做介于次贷和优级贷之间“Alt-A”贷款的奥罗拉贷款服务(Aurora Loan Services LLC)银行,用稳定的流动负债增加收入,次级债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

    美国住房市场的火爆使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如虎添翼,雷曼2006年的房地产相关业务收入猛增56%。根据彭博社统计,2007年雷曼兄弟成为伦敦证交所的最大券商,2007年收入高达4000万美元。雷曼在华尔街的投行中以专项业务见长,固定收益业务做得最出色。

福尔德的方向性错误

“政府为何不救我们?”成为雷曼总裁福尔德心中永远的痛。

    62岁的福尔德喜欢说他的身体中流淌着绿色的血液(雷曼的企业色)。曾多次将雷曼从危难中解救的福尔德是个从不服输的CEO,本科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并取得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1969年进入雷曼,不过当时的他只是个实习生,工作了近四十年,一步步爬到最高主管,从没有离开过这家公司。

    接任雷曼兄弟独立后的CEO,对福尔德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的职业顶峰。这位曾经登上《福布斯》杂志富豪排行榜的一号人物,拥有运动员的体魄,喜爱举重,不苟言笑。员工都惧怕他,给他起的绰号是“大猩猩”。尽管如此,福尔德在领导方面却具备特殊才能,总能够让员工跟着他走。

    福尔德的工作特点是决策过程快速、准确,从不失手,是债券交易方面的大赢家。这让他在华尔街久负盛名。美林的一位合伙人对同事说,假如福尔德在你前面买乐透,你就递给他2美元,因为这个家伙肯定赢。

    但福尔德的身上也存在着与华尔街其他CEO一样的弱点——过于沉迷自我。福尔德驾驶着雷曼这艘巨轮,渡过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和亚洲金融风暴后,又经受住了“9·11”恐怖袭击事件的考验,在惊涛骇浪中显示出了英雄本领。

    2007年下半年,雷曼在CDO方面还没有太多的风险。同那些出了问题的银行相比,雷曼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第一季度报表上是赢利,公布了489亿美元的利润。带领着雷曼兄弟经历过数次全球经济大风大浪的福尔德,登上了美国前四大券商的宝座,成为叱咤华尔街的风云人物。

 

雷曼兄弟为何倒闭?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老牌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最终难逃被次贷危机击溃的厄运,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在次贷的诱惑下,福尔德似乎也嗅到了赚钱的机会,进军房地产成为雷曼新的发展战略,和其他遇难银行一样,犯了方向性错误。

    雷曼过于迷恋次级债带来的巨额回报,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04~2007年间,雷曼经历了次贷的巅峰时刻,抵押贷款和商业地产被打包成数十亿美元的债券。就在次贷危机蔓延之际,雷曼却逆风而上,大量买进商业和住宅抵押贷款,投资了大量办公楼和公寓楼项目。也就是说,福尔德在错误的时间,错误地判断了次贷危机的形势。

    在次贷危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雷曼最终成为商业地产贷款的主力军,次贷危机的风险逐渐集中在雷曼的头上,当“Alt-A”抵押贷款的损失已经达到39%时,雷曼兄弟并未及时处理所持巨额商业和住宅抵押贷款,所以2008年第二季公布的报表体现出雷曼仍有约300亿美元的住宅抵押资产和约350亿美元的商业房地产资产。这让雷曼为此付出生命代价。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储户的存款,投资银行的资金来源则主要依靠回购协议(Repo)。回购协议是金融机构短期融资的一种方式,回购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库券和地方政府债券上。根据美国法律,金融机构通过债券回购协议筹集的资金,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限制。

    回购协议的操作方式是,有价证券的持有者在其资金暂时不足时,若不愿放弃手中的证券,可用回购协议方式将证券售出,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以保留在一定时期后将此部分有价证券按约定价格全部买回的权利,另外支付一定的利息。利息的支付或者加在约定的价格之内,或者另计。

    截止2008年5月31日,雷曼还能利用1880亿美元的回购协议获取资金。但因受整体市场动荡影响,雷曼用作上述贷款抵押品的证券价值大幅缩水,其债权人开始要求雷曼提供更多的抵押品。

    近年来,雷曼的经营方式越来越偏离手续费收入等传统的业务模式,转向了杠杆债务筹资模式。受次贷危机影响,雷曼的经营风险逐渐显现出来。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评级机构下调了雷曼的信用等级,借债门槛越来越高。受在次级债领域亏损的影响,雷曼传统的投行核心业务的赢利能力也陷入低谷,一些主要收入来源,如融资承诺、杠杆收购等业务都出现萎缩。

    2008年第二季度雷曼遭遇14年来首次季度亏损,亏损额高达28亿美元。尽管雷曼立即通过增发新股方式筹集了60亿美元资金,但即使加上2008年早些时候筹得的另外60亿美元,也难填雷曼兄弟资产减记所留下的巨大窟窿。在此期间,美国商业地产价值同高峰比下降了5%~15%,但雷曼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却惨不忍睹,冲减的78亿美元之中有70亿美元是地产,其比重达到了90%。

    雷曼兄弟2008年在9月10日提前发布了第三季财报,结果令人震惊,2008年三季度巨亏近70亿美元,创下该公司成立158年以来最大季度亏损。一周内,该公司股价就下跌了55%。

    据雷曼破产申请文件显示,由于所持有证券的可贷款额度持续下降,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再次动用现金储备,从而又导致评级公司考虑下调该行的信用评级。虽然雷曼兄弟公司本来打算出售旗下投资管理部门筹集资金,但为时已晚。

    此时的福尔德心急如焚,能否保住雷曼CEO的位子谁也不敢担保。尽管他一再声称雷曼曾安稳度过多次危机,但他心里清楚,这次不一样。他曾指责一些投机商做空该公司股票,致使公司处境艰难。

    尽管有些慌张,福尔德还是决定自救,宣布重组措施,并将银行一分为二,一半是“好银行”,一半是“坏银行”;“坏银行”将接管那些高风险和令人担忧的抵押贷款和房地产业务,同时出售房地产资产和大部分投资管理业务筹措新的资金。不幸的是,福尔德在关系到雷曼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采用的所有招术都没有见效。此时投资者已不相信雷曼能起死回生。

    股价天天跌个不停,员工人心惶惶。谣言笼罩着雷曼,令人感到一种不祥的压抑,在这样的环境下,雷曼所有的员工都开始打起了另寻出路的算盘。

    福尔德将雷曼的倒闭归结为以下一系列因素:谣传、CDS产品的影响、裸做空、评级公司的降级,以及随之而来的客户和交易对手信心的丧失,加上一群同行睁着贪婪的眼睛等待政府资助来收购雷曼,任何一家公司在这样的处境下都难逃脱死亡的命运。

    美国国会接到了福尔德准备的24箱文件。福尔德不得不向国会解释雷曼倒闭的原因,谁应负责,需要在哪些方面改革。福尔德说的都在理,但唯独未提到的缘由是,假如他不过分贪婪,在别人已经撤出次级债市场时去抄底,恐怕也不会出现现在这一幕。

在他走出国会时,背后聚集着不少的示威者,其中一位妇女冲他喊“罪犯”,他回过头死死瞪了她一眼,坐着SUV离开。

美国政府为什么没有挽救雷曼兄弟公司?

    在处理金融危机时,美国政府一度轻视了雷曼兄弟公司。当雷曼股价出现大幅滑落时,联邦政府见死不救,希望行业采取拯救行动。

    雷曼倒闭的时机确实很背。阴差阳错的时间安排把雷曼兄弟公司送上了不归路。9月初,全美范围房价下跌、抵押贷款坏账增加和抵押品赎回权丧失案增加,导致房地美和房利美出现120亿美元亏损,为了不再给已陷入困境的房市雪上加霜,美国政府决定出面接管两房。预计美国政府至少要拿出2000亿美元以稳定两房并解救两房担保的5万亿美元的家庭住房贷款。

    雷曼倒闭同两房被接管相距只有一周的时间。美国财政部接管两房庞大的债务引来愤怒的纳税人和媒体舆论的一致批评,再去拿公众的钱救雷曼将会引火烧身。另外,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也坦言,雷曼的窟窿深不见底,不知道要拿出多少钱才能补上。万般无奈的美国政府只好寄希望于哪一家金融机构能够接手雷曼兄弟公司。

金融同行为什么不拉雷曼兄弟一把?

    雷曼一直是国内外金融机构青睐的对象,在多家机构抛橄榄枝的关头,福尔德态度异常强硬,尽一切努力,拒绝饱含自己心血的雷曼落入别人手中。

    尽管违背初衷,但福尔德没有更多选择。在一片楚歌之中,面对江河日下的局面,福尔德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急忙联系其他金融机构看谁能愿意接手雷曼这个烂摊子。美国银行最初有兴趣接雷曼,但条件是要得到政府支持,政府拒绝。美国银行因此从与雷曼的谈判中撤出。面对美国银行CEO刘易斯冷冰冰的态度,福尔德还不死心,多次给刘易斯打电话,请求能否再考虑一下收购雷曼。只可惜这时的刘易斯早已把全部心思放在美林身上。刘易斯悄悄关闭了手机,专心致志地投入同美林公司的谈判中,这时福尔德还被蒙在鼓里。

    韩国开发银行出价是购买25%的股份,雷曼可以得到60亿美元的资金,而自负的福尔德仍旧保持着他在历次谈判桌上的固执,希望抬高价格。韩国开发银行并没有给予他第二次机会,谈判破裂,当天雷曼股价暴跌45%,创下有史以来单日最大的跌幅。

    这这期间鲍尔森接到无数华尔街巨头的电话,表达的意思大同小异,即在接管雷曼的问题上希望得到与贝尔斯登一案相同的待遇,得到政府的支持。没料想鲍尔森异常果断,政府不出面。他说:“这次不一样,解救雷曼是你们的工作,不是政府的工作,你们要对市场的混乱负责,而且市场混乱对你们没有任何益处。”

    雷曼继而转向英国的巴克莱银行,巴克莱要价比较低,美国的一些官员认为周日之前就可以达成协议。谁料节外生枝,如果周一开市,雷曼的头寸可以得到保证,交易才可以生效,除巴克莱外,华尔街的银行都不愿提供担保。而英国的上市公司条例规定,未得到股东许可,上市公司不得提供这种类型的担保。

    时间如此紧迫,临时召集股东大会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鲍尔森绝望之际打电话给英国财政大臣阿里斯代尔?达林和其他决策者,但伦敦拒绝破例。还愤愤不平地说,雷曼是美国公司,华盛顿方面应该多些创意,如提供临时性政府担保。

    到了周日下午,鲍尔森别无选择,决定让雷曼倒闭。于是2008年9月14日午夜12点成为雷曼的死期。对于躲过多次惊涛骇浪的雷曼来说,再也没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延续了158年的雷曼公司就这样走向破产。

    鲍尔森在处理雷曼问题时曾斩钉截铁地说:“用纳税人的钱去救雷曼是不合适的。”不知道鲍尔森对目前出现的残局有何感想。

    雷曼宣布破产保护也让福尔德松了口气,总算解脱了。面对失去理智的愤怒员工,福尔德的保安格外紧张。在宣布公司死亡之前,福尔德对他的高级顾问说:“我想让我的员工活下来。”

    在雷曼总部外,一位画家画了一张福尔德的大幅肖像,要求人们在上留言,以解心中之气。一位员工的留言是“一笔漂亮的交易,混账家伙”。9月16日福尔德以每股20美分的价格卖掉200万雷曼股票,拿走了525万美元,2008年年初,这些股票账面价值为145亿美元。

雷曼兄弟总部前前CEO福尔德的画像成为员工发泄愤怒的对象。

 

雷曼兄弟倒闭之后

    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成为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倒闭案。因为雷曼在许多金融产品市场上都是大庄家,很多投资了雷曼债券和与雷曼有业务关系的机构和企业都成为牺牲品。

    雷曼的倒闭最直接的影响是AIG的生存,因为AIG是CDS(信用违约互换)的主要承销商。一些批评家认定CDS在雷曼倒闭案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购买以雷曼为标的的CDS事实上就是做空雷曼,雷曼倒闭,购买了CDS的一方获利。这里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部分是投机,一部分是对冲风险。对于那些单纯赌雷曼倒闭的投资者来说,就是投机。而那些先买了雷曼债券,再买CDS做保险的投资者来说,是合理运用风险管理对冲工具。做空雷曼股票,购买CDS无形中都放大了加速雷曼倒闭的风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08年10月6日,福尔德在被美国政府传讯后的国会听证会上说,就是进到坟墓中他也不明白为何政府只救AIG,而让雷曼倒闭。

    由于雷曼机构经纪业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对冲基金,因此倒闭后,对冲基金客户最先出现混乱,争相逃脱,希望将损失减少到随小。但是将资金存放在雷曼的对冲基金发现,雷曼倒闭后,他们在雷曼的抵押品和资产被冻结,需要等待漫长的法律程序。这是对冲基金万万没料到的事情,直接影响其流动性,对金融市场形成巨大伤害。对冲基金的恐慌蔓延到整个金融市场。

    造成混乱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投行业内流行的做法,即客户同意经纪业务服务商将其抵押品(主要是股票)转贷出去。因此雷曼有一半的抵押品(约400亿美元)被转贷给其他公司,它的倒闭形成了错综复杂局面。由于雷曼的数据系统不能清晰地显示转贷金额,普华会计事务所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完全梳理清楚债权债务关系。.

    雷曼倒闭之前,市场普遍的看法是块头大的金融机构发生违约的概率极低,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雷曼兄弟涉及数百万份衍生交易合约,从油价的对冲到复杂的结构性债务产品。短时间内解除这些合约会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

    事后,美联储坚持认为已经考虑了投行倒闭后的连锁反应,只不过由于事情发展的速度过快,短时间内没有更好的对策。但监管当局对目前出现的混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长期以来,金融机构一直是提供信贷和交易的主力军,受到联储的监管,但近年来,一大批不受监管的实体,如对冲基金、结构性投资工具等开始兴旺,并在信贷市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实体和工具为市场带来的大量债务被政府忽视,信用泡沫破灭后产生的连锁反应也大大出乎监管者的预料。

    唯一感到庆幸的金融机构也许就属英国的巴克莱。巴克莱窥探华尔街由来已久,只是没有好机会,收购雷曼计划也因没有美国政府支持而流产。最后它总算如愿以偿,以175亿美元收购了雷曼的北美业务,还剔除了原雷曼公司的风险资产和负债,真是挺划算。

    在华尔街投行一片狼藉之际,2009年2月初传出已倒闭的雷曼兄弟公司招人的消息。原来,前雷曼公司大部分业务卖给英国的巴克莱银行和日本的野村证券后,还留下一部分资产。它们包括账上的70亿美元现金、价值123亿美元的1400项投资、同4000多交易伙伴签署的50万份衍生产品合约,价值为240亿美元。这些都需要人手处理,而且处理起来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对于大批被裁掉的银行家来说,无疑是条喜讯。他们的任务是卖掉剩余资产,并为债权人争取最大回报。雷曼欠的债务约有150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宣布寻求破产保护时,雷曼兄弟公司的资产为6390亿美元,负债为6130亿美元,并非负债大于资产的典型破产案,福尔德确实感到冤。他的奔驰车已被收回,但还在雷曼的办公楼里为他保留了一间办公室,在清理雷曼资产时,还离不开他的帮忙。

■ 本版文字、图片/辛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