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点亮”星空,用爱心传递温暖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沉浸于自己的世界,犹如天上的星星,在夜空中独自闪烁。“星星的孩子”,这个浪漫的名字是我们对自闭症儿童的“爱称”。
七年前,时任松江支行团委副书记的李海在心理学班老师的介绍下,第一次遇到康康(化名),浓眉大眼,手里紧握着玩具,11岁的康康看起来像其他同龄小男孩一样贪玩调皮。“康康,康康”但当叫到他名字的时候,李海发现他一直低头重复摆弄玩具,沉默不语。
发现李海的疑惑,孩子的母亲杨校长眼角微微泛红。“自从孩子3岁被确诊为自闭症,家人心力交瘁。连学习使用筷子这一个简单动作,都要分解为抬手、伸手、握姿等20多个小动作重复训练……”她解释道,“像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可我自己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尽管办了一所专门的学校,可也只能帮助到一小部分。更令我们担心的,还是他们如何能获得社会的尊重。”
望着杨校长憔悴的面容、康康无邪的脸庞,李海内心萌生出了一定要帮助这个特殊群体的念头。可要如何做?
回到支行,他查阅了大量相关书籍、论文和影片,终于从记录片《遥远星球的孩子》中看到了希望,他发现,自闭症儿童的逻辑是松散的,但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度极高,画画是他们释放情绪、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发现这一点后,他立刻与支行团委志愿者一起进行头脑风暴,讨论为孩子们开办一次画展。
当年,他和团委伙伴不断奔走于政府、企业及社会机构之间,寻求了无数爱心人士的帮助,最终成功举办了首届“星星的画展”,展出22幅自闭症儿童作品。而这一坚持便是七年。
七年接力,一路同行,越来越多的公益伙伴加入。足迹也从30平方米的小会议室到200平米的松江区图书馆展厅,再到2000平米的上海马利艺术空间,从泰晤士小镇艺术长廊,到苏州河畔与艺术家合作的涂鸦艺术展,再到延安西路与社会各界人士论坛碰撞。
“走,我们一起去找找你的手印好吗?”当走进第七届公益画展,映入眼帘的便是两幅孩子们和艺术家的共创画作,画布上流淌着的,是沉浸在艺术创作中心与心的对话。
办画展是用艺术开发孩子天赋的一种方式,但志愿者们知道,要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不再迷路,不仅需要持久的爱心和耐心的付出,更需要专业性的知识普及和长期性的康复训练。
于是,志愿者们将公益品牌融入“劳动者港湾”,通过对网点区域进行改造,丰富“星星的港湾”特色,将劳动者港湾“驶”出网点大堂,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伴星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