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对公信贷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投入试运行
发布时间:2006-05-25
进一步强化了操作风险管控水平,可在全行范围内实现对集团及关联客户整体性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攻关,建设银行对公信贷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即CLPM系统)在厦门等分行投入试运行。这一系统的建成,将有效地促进资产质量与效益的持续性改善。
据了解,CLPM系统是一个企业级的对公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与业务操作平台,具备授信调查、授信审批、放款、贷后监控、资产保全,以及集团客户管理、担保管理、额度管理等全方位的业务支持与风险控制功能;基于信息总线实现了与核算系统、内部评级系统、客户信息系统等系统的整合。该系统还覆盖了项目类贷款、流动资金类贷款、贸易融资、银行保证、信贷承诺等对公信贷产品。
据介绍,CLPM系统建设是在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础上展开的,借鉴了国际先进银行的信贷管理模式,以客户为中心,建立起从客户授信调查到资产保全处理全过程的电子化处理平台,对提升业务处理效率,有效控制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起到积极作用。该系统的建成,将能够规范建设银行对公信贷操作流程,改变一些原有的手工操作习惯,减少操作的随意性,对塑造先进的信贷文化产生积极的作用。
CLPM系统将业务流程固化在系统中,实现了业务处理的标准化,保障了信贷政策的有效贯彻与执行;实现了跨机构的业务流程一体化处理,依据信贷政策的要求,在业务经办过程中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从而建立了集中化、一致、及时、准确的数据基础,可有效地满足监管部门以及投资者对信息披露的要求。该系统还可以通过与内部评级系统整合以及内嵌的财务分析工具,实现定量化的信用风险评估;通过对各种风险预警信号的识别和提示,实现对信用风险早期预警的支持,这将有效促进建设银行资产质量与收益的持续性改善。
据悉,CLPM系统通过建立全面的业务合规性检查机制以及痕迹保留手段,强化了操作风险管控水平,并通过对集团及关联客户的全景描述,从而可在全行范围内实现对集团及关联客户整体性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攻关,建设银行对公信贷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即CLPM系统)在厦门等分行投入试运行。这一系统的建成,将有效地促进资产质量与效益的持续性改善。
据了解,CLPM系统是一个企业级的对公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与业务操作平台,具备授信调查、授信审批、放款、贷后监控、资产保全,以及集团客户管理、担保管理、额度管理等全方位的业务支持与风险控制功能;基于信息总线实现了与核算系统、内部评级系统、客户信息系统等系统的整合。该系统还覆盖了项目类贷款、流动资金类贷款、贸易融资、银行保证、信贷承诺等对公信贷产品。
据介绍,CLPM系统建设是在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础上展开的,借鉴了国际先进银行的信贷管理模式,以客户为中心,建立起从客户授信调查到资产保全处理全过程的电子化处理平台,对提升业务处理效率,有效控制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起到积极作用。该系统的建成,将能够规范建设银行对公信贷操作流程,改变一些原有的手工操作习惯,减少操作的随意性,对塑造先进的信贷文化产生积极的作用。
CLPM系统将业务流程固化在系统中,实现了业务处理的标准化,保障了信贷政策的有效贯彻与执行;实现了跨机构的业务流程一体化处理,依据信贷政策的要求,在业务经办过程中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从而建立了集中化、一致、及时、准确的数据基础,可有效地满足监管部门以及投资者对信息披露的要求。该系统还可以通过与内部评级系统整合以及内嵌的财务分析工具,实现定量化的信用风险评估;通过对各种风险预警信号的识别和提示,实现对信用风险早期预警的支持,这将有效促进建设银行资产质量与收益的持续性改善。
据悉,CLPM系统通过建立全面的业务合规性检查机制以及痕迹保留手段,强化了操作风险管控水平,并通过对集团及关联客户的全景描述,从而可在全行范围内实现对集团及关联客户整体性风险的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