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上海证券报》:传统银行强化新基因 战略出击金融科技

发布时间:2018-04-25

从战略层面主动拥抱金融科技,银行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魄力。

昨日,建设银行旗下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亮相。该公司注册资本金16亿元,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设立的第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商业银行设立的规模最大的科技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传统银行的科技转型正拉开序幕。经过几年的蓄势和铺垫,部分银行已具备科技改革的条件。传统金融机构将IT等科技资源切分出来独立运营,渐成趋势。

积极求变带出崭新机遇

近些年来,银行纷纷拥抱金融科技,身份识别、刷脸付款等在零售网点的应用已非新鲜事。这又刺激着各家银行对科技的更多投入。中行、招行、光大等多家银行透露,将把固定比例的营收或利润用作科技投入,具体资金可达数十亿。在人才方面,在银行总体员工数量减少的大背景下,多家银行的科技人员数量逆势上升。中国银行明确表示,3年至5年内要将集团内科技背景人才占比提升至10%。

银行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主要流向两个领域:一是基础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如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落地应用;二是线下网点的换代升级,如银行打造智慧网点,借此降低成本等。

然而这些还只是业务层面的“小动作”,若要释放更多活力,还需进行战略层面的改革,成立金融科技全资子公司,即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业内人士认为,建行此番整合内部科技资源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使其通过完全市场化方式运作,服务于建行集团和所属子公司,在开展科技创新能力输出的同时要自负盈亏,是颇具魄力和决心的。

建行董事长田国立昨日表示,这是建行积极迎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崭新机遇,结合实际情况而主动谋划实施的一次战略性、系统性和全方位的自我变革。

建行特别强调,要大力提升供给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质量。建行信息技术管理部总经理兼建信金融科技副董事长朱玉红说,建行的业务战略是随着市场和经济情况而调整的。科技将由服务银行内部,走出去服务合作伙伴。以后市场上不再是银行各玩各的,而是要跟各个市场主体竞争,包括银行同业、互联网公司等。

大行或将跟进复制建行模式

其实更早前,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纷纷开始尝试通过成立外部科技公司来整合科技资源,以求突破传统行业的发展瓶颈。

兴业银行早先携手高伟达、金证科技等共同出资5亿元,成立兴业数字金融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为城商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云服务等技术支持。

平安集团7年前就成立全资子公司平安科技,多年来服务集团以及各子公司,后向外输出。平安科技还是一个科技“孵化器”,现已孵化出多个“独角兽”公司。如平安金融壹账通,最新投后估值达74亿美元。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看来,传统金融机构拥有长期客户资源、广泛业务范围和丰富市场经验,再通过相对独立的公司来运作金融科技具有优势,平安科技是很好的先例,其他大型商业银行可能也会复制。

当然,不一定所有金融机构都需要走这种独立模式。一家金融系科技公司负责人认为,首先要衡量投入产出比,业务规模如果较小,就没必要投入高成本专门成立科技子公司,不如借力第三方来得划算。他预计,大行会以各自不同的形式跟进,中小银行则相对缺乏跟进的意愿。

建行对建信金融科技预期颇高。朱玉红认为,有了这家公司后,可以超前布局,通过发挥市场化、科技研发等优势,采用不同形式,如成立创新实验室等,深入跟踪、研究新技术、创新业务场景、研发金融新产品等。

据悉,目前建信金融科技未明确提出上市计划,但该公司相关人士透露,如果政策允许,不排除独立上市的可能。对于未来是否还会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朱玉红透露,相信以后会有安排,但不会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