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经济日报》:建设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成功上线

发布时间:2017-07-18

24日,中国建设银行耗时六年时间打造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全面竣工并成功上线。这标志着建设银行全新核心系统建成,将为全行战略转型和业务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11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国内外金融环境严峻复杂,金融监管要求日趋严格,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跨界及同业竞争加剧,同时,新技术、新应用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浪潮兴起,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已趋白热化。建设银行也同样遇到严重挑战,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机制已难以适应外部形势变化的要求。

据介绍,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设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应运而生。这是建设银行领导层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决断,是建设最具价值创造力的国际一流银行集团的重大举措,是一项涵盖业务转型、技术转型和实施转型在内、事关建设银行集团全局的企业级系统工程。

在建行全行整体转型的大旗下,IT建设不再仅着眼于银行内部管理的需要、着眼于一个个独立的产品或业务条线,而是从客户体验的角度、以全行一盘棋的思维去设计和研发系统。建设银行吸纳国际领先实践和经验,结合本行实际,自主创新推出了一套以“四个一”为显著特征的企业级工程实施方法:即一套业务模型、一套IT架构、一套实施工艺和一套管理流程。依托这套方法,开启了一场范围广泛、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基础性变革。

首先,从业务架构入手,采用业界领先的企业级建模方法,描绘出建设银行的业务蓝图,全面建立集团层面的流程模型、数据模型、产品模型以及用户体验模型。这套业务模型,既覆盖了现状,解决了当时的所有痛点问题;又全面落实了“十二五”规划及CCB2020转型规划,确保业务的前瞻性与先进性不动摇。也就是说,在开发IT系统之前,先把准了业务发展的脉搏。

其次,重构业界领先的“集中式+分布式”融合架构。这套IT架构完全承接了业务建模成果,是充分体现建设银行转型目标的IT新蓝图。它由7层12个平台构成,是组件化、平台化、面向服务的企业级方案,具有灵活稳定、成本可控、便于维护、易于扩展等优势。所谓“融合”,是指整体采用分布式架构,关键应用采用集中式架构。这样,既发挥了主机安全、稳定、可靠、易于管理的优点,又发挥了分布式平台成本低、海量并发处理能力强的优点。目前,建设银行部署在X86云上的应用已达83%,通过主机下移和资源池化,主机利用率从90%降到70%,节约资源超过2.6万个处理单位,在业务量年均增长33%的情况下保持主机资源使用率零增长。近年来“双十一”期间,建设银行的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都稳居同业首位。

同时,重塑了开发模式。“新一代”制订了严格的全生命周期实施工艺,规范、约束各个项目组的实施工序,这就是“一套实施工艺”。基于这套实施工艺,项目实施从过去“项目组一站式”向“软件工厂式”转型,应运建立起一套包括“计划管理、配置管理以及质量控制”在内的、流程简洁高效、工具集成统一的项目实施管理机制,这就是“一套管理流程”。

据悉,这套方法论实现了IT建设模式从“部门级”到“企业级”的根本转变。经过“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程六年的实践检验,它既适用于瀑布式大规模开发,指导大型商业银行战略转型项目的顺利实施;也适用于迭代式的敏捷开发,推动诸如建行龙支付等创新产品的迅速投产。为建设银行带来创新速度、处理效能等全方位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