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大型商业银行需“补短板”提升综合化服务效能--访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
“‘一带一路’建设给低迷的世界经济、步履蹒跚的经济增长、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良方。境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步伐的加快,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日益紧密,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业务增长和发展机会。”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建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储备了200多个“走出去”重大项目,融资需求约合1100亿美元,涉及40个国家和地区。这些项目中半数以上集中在铁路、公路、航运、电站等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着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在这一倡议下,国内商业银行又将如何作为?作为大型商业银行,建行在支持“一带一路”实践中总结出了哪些经验?采访中,王洪章对上述问题逐一作了解答。
记者:“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哪些发展机遇与挑战?
王洪章:随着中国境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日益紧密,这对中国银行业来说意味着广泛的业务增长机会。
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为银行海外机构在人民币清算方面提供了新的业务机遇;另一方面,随着相关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融资需求的增加,中资银行海外机构在银团贷款、项目融资、股权融资、出口买方信贷、并购贷款、跨境现金管理、大宗商品融资等产品方面的市场机会大为增加。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16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统计数据,2016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量同比增长142%,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46%,达到2210亿美元。
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过程中,商业银行提供的综合化服务需要不断地补充和完善。首先,良好的机构布局对于银行提升服务水平至关重要。从建行来看,目前最需要补充和完善的是机构网点和机构布局方面。目前,建行的机构布局实现了陆上从中亚到东欧再到西欧,海上从越南、新加坡、印尼再到马来西亚的布局,东南亚的布局也基本完成。同时,提供“一带一路”综合化服务功能也需进一步完善。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过程中,对银行综合化服务的需求是存在的,但需要银行补充发展的短板,提升服务功能。
记者: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包括建行在内的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纷纷进行海外布局。那么,大型商业银行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王洪章:“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当前,“走出去”的企业中,走在最前面的是中国大型企业。只有这些大型企业“走出去”,才能进一步带动中小企业“走出去”。而对“走出去”的大型企业而言,其最需要解决的是综合化金融服务如何得到满足的问题。
从我国的商业银行来看,只有大型商业银行具备综合化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这也是大型商业银行的责任和义务。具体而言,就是要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全球现金管理、海外并购、境外融资、跨境人民币、财务顾问等服务。从融资方式上说,大型商业银行的融资方式也更全面。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大型商业银行无论是在海外布局还是开展国际合作,更多是选择与“走出去”的企业进行综合性合作。如今,银企合作的着眼点是银行密切根据企业的需要,量体裁衣,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这就需要金融机构要不断地改进技术,增加功能,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对于银行提供给企业的服务,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服务重点。现阶段,针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重点主要是融资;第二个服务重点是全球现金管理,实现结算方面的方便快捷;第三个服务重点则是有待破题的人民币结算。
这三个方面恰恰是当前大型商业银行的优势所在。在融资方面,大型商业银行的融资价格合理且可以保证资金安全。在全球现金管理方面,大型商业银行的全球现金管理的系统也在不断升级换代,可以满足不同“走出去”企业的需求。在人民币结算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商业银行存在服务链条断裂的问题,对此,我们给包括战略客户在内的一些“走出去”企业提出的建议是,在当地进行项目建设或项目融资时,最好采用人民币,用人民币购买国内的产品和技术,带动中国产品、技术、装备制造业“走出去”。
记者:建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做了哪些重要工作?未来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规划?
王洪章: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建行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不断加快海外机构布局拓展、多功能牌照获取、产品创新优化、国际专业人才调度的进程,多维度、成体系地构建全球金融服务网络。
首先,完善经营网络,提高机构覆盖面。2013年以来,建设银行在迪拜、俄罗斯、印尼和马来西亚新开设了分支机构。目前波兰新设机构也在筹备中。其次,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研究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安排专项信贷资源,优化审贷流程。再次,加大针对“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金融服务需求的创新。主要是整合境内外资源,积极开展跨境贸易及投资并购、全球授信、投资银行、现金管理等产品创新。此外,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合规经营能力,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未来,建行将通过不断整合全行资源,进一步加快国际融资产品的研发创新和应用、提升服务效率,增强全球金融服务能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建设和经贸往来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在开展海外业务时,全面把握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严格审视业务所在国商业规则和文化习俗等经营环境,主动对接国际标准和惯例,将合规经营理念充分渗透进结构安排、税务筹划、资金汇划、缓释措施等金融全流程,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建行正在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与“一带一路”的相关机制以及所在国家贸易协会等建立沟通关系。作为中国国际商会成员、APEC成员、中东欧工商理事会成员,建行将通过这些机制在所在地与成员企业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调。目前来看,这方面的进展是非常好的。同时,在融资措施上,建行正在通过贸促会,与有关各方讨论设立APEC基金,让“一带一路”商业机构参与到基金中来,从而让相关企业获得更低成本的贷款。
记者:把控风险是商业银行“走出去”之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方面建行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王洪章:商业银行“走出去”以后,要建立一套自己的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的机制,以保证商业银行的海外项目能够健康地履行合同义务。从建行的经验来看,在把控风险方面重在以下几点:一是对于海外项目和海外企业的审查,要有自己的授信审批机制和风险控制模型,重大项目经由建设银行总行审查,根据项目性质、国别风险程度、企业评级结果来确定项目风险。同时,建行在中国香港设立了全球授信审批中心,海外项目将逐步放到香港进行集中审批。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控制风险,确保授信审批标准不会因为国别不同而产生差异。对于项目审批标准和条件要充分考虑区域间的平衡以及所在国家的特点,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防控风险,防止一叶障目。
二是通过调整信贷政策,形成一套明确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行在海外经营多年,负面清单制度也是逐渐摸索出来的。海外机构会根据负面清单要求,避免清单列明的内容,从而更好地规避和控制风险。
三是高度重视合规风险。各个国家监管标准、监管制度的差异性是比较大的,合规风险防范尤显重要。一方面,要在机制上做出调整。海外机构合规管理要与总行进行定期的信息沟通,对于所在国家的合规管理变化、监管政策调整、存在的合规问题等,海外合规官要定期向总行合规管理部汇报;另一方面,对于当地监管现场检查以及非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总行合规部进行报告,以控制风险。
四是严格海外合规官的聘用。海外合规官尽管由当地监管部门推荐,但仍需要得到总行合规部的认可,意在将海外的合规管理纳入总行的合规管理,而并不仅是受当地监管部门的监管。同时,建设银行已经建立了海外合规官培训制度,将海外合规官定期派到国内进行培训交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