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用爱的光焰照亮未来——中国建设银行支持教育事业20年纪实
自1996年第一所建设银行希望小学成立至今,20年来,中国建设银行通过各种公益项目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涉及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职业教育等全领域,形成了具有建设银行特色的系列公益品牌。其中,仅建立希望小学就达45所。
据统计,2015年建设银行对外捐赠总额达4121万元,教育助学是建设银行开展慈善活动的重要领域。
30万员工捐助爱心基金
建设银行早在1996年就设立了“中国建设银行爱心基金”——全行30万员工自愿捐款,共筹集资金3256万元,每年支出固定利息用于在贫困地区援建“建设银行希望小学”。20年时间,建设银行在陕西、青海等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贫困地区共建立希望小学45所。
2007年以来,建设银行为希望小学配备体育设施、电脑室、音乐教室等,逐步完善教育硬件设施。为发挥众多分行网点和高学历人才的优势,建设银行还要求所属分行与当地的希望小学结成对子,定向帮助贫困家庭孩子,同时组织员工志愿者前往支教等。长期的投入和支持,让很多“建设银行希望小学”在附近乡里成为令人羡慕的学校。
在了解到教师培训成为学校新的需求热点后,建设银行立即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每年定期资助开展教师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7期培训班,培训希望小学教师460人次。2016年,建行首次将全行定点扶贫村村属小学纳入希望工程教师培训计划。
不让少数民族孩子失学
“‘成才计划’不仅解决了我在经济上的困难,更在精神上鼓励了我。”贵阳医学院预防医学系2012级学生杨玉芹动情地说,“这让我感到温暖,让我深知在拼搏的路上不管有多艰辛、多坎坷,我并不孤单。感谢建设银行,让我更加懂得感恩,也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
杨玉芹高考那年,父亲因病去世。经济上的困难让她曾有过弃学的打算,是建设银行的“成才计划”大大减轻了她的家庭经济负担。
2009年,建设银行出资6000万元设立“中国建设银行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成才计划奖(助)学金”。该项目共实施5年,培养了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人才。
目前,这项计划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等16个少数民族相对集中聚居的省、自治区内,向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奖(助)学金。
据统计,成才计划奖学金项目实施5年来,共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2万人次,在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湖南吉首大学郑美佳同学受到资助后谈道:“建设银行雪中送炭,因为有你们的爱,我感到人生的温暖。”
帮农民工子女逐梦
2011年,建设银行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尝试,将公益项目甄选、捐款过程和项目效果评估全程透明化,将500万元公益资金的投放交给网友票选决定。“百年职校——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计划”就是在网友支持下获得200万元捐款,在海南建立“中国建设银行三亚百年职校”。截至目前,建设银行已累计捐款800万元作为办学费用。该项目为贫困农民、农民工的孩子实现人生梦想插上了知识和技能的翅膀。
2011级酒店服务班毕业生颜香桂的母亲做梦也没想到,在三亚百年职校历练两年后,女儿能够脱胎换骨,蜕变为五星级酒店的客房部主管。颜香桂说:“我来自海南儋州,家里父母种田,一家六口人生活艰难。现在我毕业了,有了固定收入,在家里收入最高,还用工资培养上初中的弟弟。”
三亚宏宝大酒店吴暖毕业进入酒店半年,就因工作努力和业务过硬而成为预订部领班,还独自带了3个徒弟,从此当上了“师傅”。“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建设银行三亚百年职校改变了我的命运。在职校里,我学习到了大量文化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吴暖感慨地说,“现在,我边努力工作,边发奋学习,又考上了海南师范大学外语班。未来,我梦想有一天走进厦门大学攻读研究生”。
回望成长路,建设银行三亚百年职校不仅改变了许许多多贫困家庭孩子的命运,让他们摆脱辍学的噩梦,扬起了希望的风帆,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有用人才;也改变了很多贫困家庭的命运,为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贡献了力量。
1.2亿资助贫困高中生
赵镇梁是云南省临沧市第二中学的高中生,家在云南省云县大寨镇的一个小山村,祖祖辈辈都是庄稼人。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却因为家境贫寒面临失学的困境。高二那年,赵镇梁被选入建设银行资助的“建设未来——成长计划”班,他打电话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时,妈妈高兴地哭了。
成长计划是建设银行为关心贫困高中生成长而设立的项目。2007年,建设银行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1.2亿元,实施“建设未来——中国建设银行资助贫困高中生成长计划”,专项资助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该项目至今已连续实施9年,累计资助贫困高中生8.6万人次,帮助6万余名高中生顺利考入大学。
“建设银行提供的奖学金为我们寒门学子解决了后顾之忧。我们将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以此来回报学校和建设银行的关怀。” 广西百色民族高级中学接受成长计划资助的田玉娟同学说。
设立千亿高校“双创”基金
2016年4月,建设银行与教育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连续两年赞助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签约后,建设银行冠名全国总决赛,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等18个地区冠名大赛的初赛和复赛。
为主动支持“双创”工作,建设银行制定了15项支持高校“双创”的工作措施。建设银行计划依托北京中关村和清华大学,与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共同创建大学生“双创”基地,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推介服务。建设银行打造了“建融慧学”服务品牌,以更好地支持高等学校“双创”改革的落地和推进,同时遴选100家地市分行作为优秀创新创业大学生的实习基地,支持教育部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为金融对接服务“双创”工作,教育部与建设银行还联合发起设立中国高校“双创”产业投资基金,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让高校科技成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现有效转化。中国高校“双创”产业投资基金规模1000亿元,建设银行将通过有效的投融资模式,通过直接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方式,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形成一批真正具有盈利模式和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