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中国经济时报》:棋至中盘 建行高管解读“2020战略”

发布时间:2016-09-13

建设银行自2012年推出“CCB2020战略”至今,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未来如何持续转型发展?建行董事长王洪章、行长王祖继在近日举办的“CCB2020:善建者,新活力”转型发展推介会上进行了解读。

“面对经济结构调整、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冲击、利率市场化、监管升级、客户需求多元化等诸多因素,加快转型发展、深化金融改革成为必然。”王洪章告诉记者,加快实现客户服务平台化、收入结构多元化、运营管理科学化,是建设国际一流银行的需要。建设银行须实现资本充足、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控制有效、功能完善,加快建设最具价值创造力的银行集团。在此基础上,建设银行确定了综合性经营、多功能服务、集约化发展、创新型银行、智慧型银行的转型方向。

在向综合性转型方面,建设银行立足银行主业,加快子公司和海外两翼发展。目前,建行集团已拥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赁、建信信托、建信人寿、中德银行、建信期货、建信养老金7家境内子公司,建银国际1家境外非银行类子公司,以及27家村镇银行,综合化经营平台已初步搭建。实现综合运用发债、理财、信托、租赁和IPO等融资方式,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推进集团大资产、大负债管理,实现资金、财务、信贷等资源在集团内统筹配置和有效运用。建设银行还加快海外布局,目前已在2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40余家机构,基本完成了全球目标市场布局。

在向多功能转型方面,建设银行按照“功能健全、响应及时、服务便捷”的转型思路,计划到2020年形成“服务目录清晰、服务组合多样、服务特色定制、综合功能完备、重点优势突出”的多功能经营格局。

目前,“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样产品、一站式服务”的多功能服务模式已初步建立。

在向创新银行转型方面,建设银行已实现由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力争到2020年创新产品数量和质量均居同业前列。2013年至2015年,建设银行已完成创新3600多项,是上一个三年的3.5倍。创新推出的快贷、税易贷、裕农通、云快贷等,已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在向智慧银行转型方面,建设银行依托“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加强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智慧型产品、服务和模式创新,构建网络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王祖继介绍称,自转型以来,建设银行综合化经营子公司金融资产规模增长了161%;非利差收入在集团收入中的占比,比转型前提升了10个百分点;每个客户平均使用了建行4个产品;信用卡办卡最快实现当天受理、当天审批。2014年以来,建设银行在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创新银行、智慧银行五大转型方面取得长足进展,服务国家建设能力、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明显提升。

在推介会现场,建设银行正式发布了“龙支付”品牌。“龙支付”是建行首款多技术融合、全支付场景的革新产品,是真正围绕以客户为中心、运用互联网思维设计的创新产品,是打造金融生态系统、再造支付结算新优势的核心产品,也是建设银行在服务民生大众、提升价值创造力方面的又一次创新突破。待监管部门相关政策出台后会推向市场。

在整场推介会中,服务能力、价值创造力是关键词。王洪章、王祖继均多次提到,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是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应履行的责任,而转型规划的最终落脚点是提升整个银行的价值创造力。

在不久前的2016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建设银行高管层坦言,今后一段时期,银行业将持续面临经济下行、经济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挑战,但建设银行有信心保持稳健经营,持续推进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