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风雨兼程60年 转型发展创佳绩—建设银行推进转型发展,建设国际一流银行
金秋十月,刚过完成立60周年的“生日”,建设银行又传来“捷报”。近日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截止到9月底,该行资产总额167358.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726.53亿元,增长8.93%;营业收入4629.27亿元,同比增长13.69%;净利润1906.85亿元,同比增长7.81%。
每季度的业绩刷新并不简单。国内经济迈入“新常态”,商业银行亟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加快转型步伐。因建设而生,因建设而兴,对于伴随着金融业发展与改革风雨兼程60年的建设银行,如何在既有基础上实现新的飞跃?《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建设银行在“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战略引领下,正朝着“最具创造力价值银行”奋力迈进。
扬帆出海提速意在创新转型
自1991年设立第一家海外机构—伦敦代表处,建设银行国际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尤其是在“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发展战略导向下,建设银行坚持国际化发展方向,把加速拓展海外业务作为经营转型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据了解,2006年,建设银行出台了海外发展战略纲要,以“做强亚洲、巩固欧非、突破美澳”为指导原则,2012年,海外业务5年发展规划的提出,进一步将目标锁定于“建设提供全球化金融服务、逐步实现国际化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
这一“顶层设计”已经显效。在回顾2014年上半年工作时,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表示,海外布局进展顺利,国际业务发展取得新突破。
伦敦时间2014年6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英中贸易协会举办的欢迎晚宴上宣告:中国建设银行成为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这是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亚洲以外的国家(地区)选定人民币清算行,也是建设银行首次获任海外人民币指定清算行。
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7106.39亿元,同比增长79.85%;积极支持自贸区和沿边金融改革创新,率先在新疆霍尔果斯设立机构,成为首批在上海自贸区试点银行之一,分别在厦门和广西成立两岸人民币清算中心和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业务中心,试点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在法兰克福市场成功发行15亿元人民币债券。
搭上人民币国际化快速推进的“顺风车”,建设银行国际化进程也在提速。截至2013年末,建设银行境内外机构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3.6万亿元,为超过11000家客户提供了跨境人民币结算和投资服务,涉及境外国家和地区154个。有11家海外机构开办了离岸人民币业务,产品涵盖批发、零售、投行、财富管理等多个领域,累计完成人民币结算量约1.7万亿元,为海外客户开立人民币账户近5500个。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在全行国际结算量中占比13.49%,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助力企业“走出去”则是建设银行海外业务的重要支点。截至2014年7月,建设银行已在17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海外分支机构,在中国内地设有14000余个分支机构,为数百家中国“走出去”企业和外资“引进来”企业提供了广泛的金融服务,这些企业涉及了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矿业、电信和航空等行业,服务领域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向银团、债券、上市、基金和租赁等综合性、多功能转型,支持金额达到数千亿美元,已成为支持和服务走出去与引进来企业的中坚力量。
在拓展海外业务中,建设银行强调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通过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激发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凭借“融货通”、“融链通”、“融税通”、“融信通”、“融账通”等创新产品,建设银行大力支持外向型贸易客户,为进出口和“走出去”企业提供全流程贸易融资,以专业的素养和专注的态度打造个性化客户服务典范。创新商品融资理念,引入套期保值机制,利用期货及衍生工具,帮助企业规避生产经营全过程价格波动风险,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打造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服务,通过境内外联动合作,控制全流程风险,满足客户多样化融资需求。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吸引了大批用户,截至2013年末,该行为26家大型核心企业提供了国际贸易供应链服务,余额124亿元。
在全球网点布局上,过去一年建设银行新设海外机构数量创下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建设银行海外一级机构总数达到20家,包括在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东京、首尔、纽约、胡志明市、悉尼、台北、卢森堡、澳门12家一级分行,拥有建设银行亚洲、建银国际、建设银行伦敦、建设银行俄罗斯、建设银行迪拜、建设银行欧洲和建设银行新西兰7家全资子公司,在巴西收购了BancoIndustrialeComercialS.A.(“BICBANCO”或“BIC银行”),覆盖17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建设银行已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多元化的海外机构网络,由一家完全专注于国内业务的银行转变为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主要金融市场,与1432家境外代理行建立业务联系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涵盖批发业务、零售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等多个领域。
“墙内开花墙外香”,建设银行境内国际业务取得了良好成绩,主要业务指标稳居行业前列。截至2013年末,实现外汇利润6.7亿美元,创金融危机以来最好水平;全口径外汇存款余额614亿美元,外汇贷款余额554亿美元,出口信贷再融资余额超过10亿美元,转贷款余额29亿美元,四行占比46%,均列四行第一;国际结算量突破万亿美元;资产质量持续提升,贸易融资不良实现“双降”;境外融资性保函保持“零不良、零垫款”纪录。荣获了“2013年度最具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最佳供应链融资银行”、“最佳贸易融资产品创新银行”、“最佳商品融资服务银行”等多项殊荣。
加大信贷结构调整 积极支持实体经济
2014年上半年,建设银行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着力增加金融供给,增强对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的“输氧供血”能力。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新增额在公司类贷款新增中占比47.26%。积极支持小微企业、“三农”、民生领域发展,上半年累计为9.65万户小微企业发放4942.77亿元信贷资金,新增涉农贷款807.40亿元;推广“民本通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民生领域贷款余额达到2387.76亿元;拓宽保障房建设融资渠道,贷款余额达811.61亿元。
同时,建设银行抓住经济结构调整机遇,推动信贷结构调整,上半年境内零售贷款新增占比53.88%,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新增2021.64亿元至20823.83亿元,新增、余额继续居同业首位;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较年初压缩61.26亿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较上年末减少92.74亿元,客户结构继续优化。
近年来,国际需求下降导致中国外贸企业订单减少,部分中小外贸企业经营困难,迫切需要银行信贷支持。面对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建设银行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克服经济下行周期中的信贷资产风险压力,加大贸易融资投放力度,与外贸企业共渡难关:2010年以来累计为5万家外贸企业提供了贸易融资支持,贸易融资累计投放量达到4.7万亿元,增长速度连续三年超过15%,解决了大批外贸企业的融资难题,国际结算客户快速增长,2013年超过7.8万家,当年新增6000余家。
与此同时,建设银行主动让利降低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成本,在经济下行期用实际举措支持实体经济。自2011年起,建设银行多次下发通知,规范服务收费标准,同时采取减免手续费、降低贷款利率等优惠措施,帮助外贸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供金融支持。
建设银行在创新实体经济金融服务方面,敢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搭建小微企业服务平台,与各地政府合作,推广“助保贷”等产品,合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在各大银行中率先创新试行评分卡评价方式;着力拓展供应链融资以及产业链融资、商业圈融资、企业群融资等,在降低业务成本的同时有效管控风险;针对普遍缺乏抵质押物、但信用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客户,推广信用贷款,免除客户抵质押负担;推出善融商务个人助业贷款,使客户可以通过建设银行善融商务平台、网上银行等渠道,采取订单支付、约定支付等方式自助支用贷款,满足了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多渠道支用信贷的需求。
肩负社会责任深耕“三农”小微服务
深耕“三农”和小微金融服务是建设银行近年来转型发展的重要发力点。自2005年上市以后,一向依托大企业大项目、热衷于做“大买卖”的建设银行,将目光投向了小微企业。当2007年,建设银行在同业中首创“信贷工厂”模式,逐步建立起有别于大中型企业的,流程化、标准化服务小微企业的专业化经营管理体系。
2008年,建设银行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纲要,明确将小企业业务作为战略性业务。2009年,在四大行中率先成立小企业一级部,目前,建设银行37家一级分行中有34家分行成立小企业业务专门管理部门,并在二级分支行设立286家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和百强县。
位于青岛北部工业园的山东宝康蜂业有限公司目前已获得500万元的“助保贷”资金。公司张总经理说:“对于蜂蜜行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每年的蜂蜜采集,从2014年4月份开始,新一轮的生产采集就已经开始了,这需要大量的流动性资金,正当我们为今年的流动性资金犯愁的时候,建设银行向我们推荐了"助保贷"业务,500万元的贷款额度,一下就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这只是建设银行近5000户“助保贷”中的一个缩影。为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建设银行通过以“助保贷”为代表的一系列产品,搭建银行、政府、产业园区、商户联盟等多方合作平台,为小微企业增信,降低融资门槛,帮助企业克服抵押难、担保难。
与此同时,建设银行把涉农领域作为优先支持的重点领域,不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把支持实体经济放在重要位置,为广大农村客户和农业实体企业输血造血,积极推进为民富民金融创新,这是作为大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自觉肩负起崇高的社会责任。”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章如是表示。
如果说,2008年在新疆首创“小额农户贷款”模式,同年在湖南桃江试点村镇银行,2010年在同业率先创新新农村建设贷款产品,并推出全国银行业首张专门为农业企业员工和农户设计的银行卡“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北大荒龙卡”等等,作为是建设银行“摸着石头过河”的小心尝试,那么,这之后的系列持续高发的创新态势,无疑已将服务“三农”放在了建设银行业务规划的突出位置。
就在2011年,建设银行将“加快新农村建设领域金融服务创新,实现县域和农村金融服务的功能延伸”列入了该行五年发展规划。同年还制定《关于印发〈中国建设银行新农村建设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创新了新农村建设贷款业务。
截至目前,建设银行已形成“创新产品和创新机构”支持“三农”的服务特色,在全国同业中率先创新了新农村建设贷款、小额农户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业订单贷款、农民工特色银行卡等十余个系列产品。2011年、2012年、2013年建设银行涉农贷款增速分别为39.4%、20.35%、20.45%,均远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超额完成监管部门对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两个不低于”的要求,对完善当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延伸服务网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截至2014年6月末,建设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16798.98亿元,新增807.40亿元,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截至一季度末,建设银行共支持185个新农村建设项目,共发起设立村镇银行27家,分布在11个省、直辖市。
转型发展是建设银行在传承历史基础上的创新提升,“中国建设银行——为您创造价值的银行”集中代表了建设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通向现代先进银行的必由之路,也必将引领建设银行取得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