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中国经营报》:中国建设银行筑梦60载“金融巨舰”铸辉煌

发布时间:2014-10-20

弹指一挥间,建设银行在历史长河中已驶过60载。

60年里,建设银行始终以支持国家建设为己任,矢志不渝的坚守国家利益至上,服务建设为本理念;60年里,建设银行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稚嫩到成熟、从艰苦创业到成就品牌,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进步与飞跃;60年里,建设银行从单一行使财政职能到全面开展商业银行业务、从国有专业银行到股份制商业银行,见证了中国金融业从计划迈向市场、从传统走进现代、从探索图存到变革强盛的全过程。

漫漫60年,建设银行的脚步贯穿了中国金融业的整个发展,足迹覆盖了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名声享誉全球。时至今日,在中国银行业焕发勃勃生机的同时,建设银行的市场表现领先国际先进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拨备覆盖率等7项核心监管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监管要求并位居全球前列。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章表示:“建设银行的利益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始终高度一致。国家强盛银行兴旺。如今的建设银行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空前增强,已成为全球盈利、市值、存贷款和品牌价值位居全球最前列的大型金融集团。”

国家建设“金融主力军”

建设银行顾名思义,立足银行,服务建设。建设银行的60年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国家经济建设历程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个五年计划在全国陆续启动。正是这个国家经济腾飞的关键时刻,建设银行于1954101日正式成立,全面承担起了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拨款和监督的职能任务。

从当时的全国十大钢铁基地、八大重型机械城、八大油气田、五大棉纺工业基地到33条重点铁路干线;从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十大建设工程,到距离千里之遥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武汉长江大桥;从西南大三线、西北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基地到康藏、青藏、新藏公路……1954年到1978年的25年间,建设银行从早期的156个国家建设项目、694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始,共经办各类基本建设投资5628亿元,建成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4000多个,促进了60多个大型骨干项目提前投产。通过建设银行审查工程概预算和制止不合理开支共为国家节约资金107.8 亿元。

1979年至1993年的15年,建设银行所经办的拨贷款余额达6151亿元,向30多个行业经办了99%以上的国家重点项目资金。到1997年,中长期信贷业务已占全国金融机构总量的50%以上。此外,建设银行还开办了技术改造贷款及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在当时全国排名前500家的大企业中,有超过三成企业获得过建设银行技术改造贷款的支持。

近年来,建设银行决策层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实施业务战略转型,将建设银行的每一步发展都紧扣服务实体经济和市场脉搏。参与支持国家四万亿投资项目446个,贷款余额2278亿元。对49家汽车、钢铁、船舶、石化、轻工等国家十大重点振兴产业融入资金2134.4亿元,贷款余额8358亿元。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制定了50多个行业和产品审批指引。适时投放了近5000亿元非贴现贷款,还通过发行债券、信托计划、租赁等工具为客户筹措资金3700多亿元,同时还累计向1.6万家企业发放了1160亿的网络银行贷款,体现了国有大银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今,建设银行在国家重点项目贷款市场中仍然一枝独秀,占有70%以上的份额。截至今年6月末,全行基本建设贷款余额已达2.43万亿元,较年初新增1487.9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739.2亿元;基础设施贷款新增占对公贷款新增的47.24%,分别高于2013年、2012年同期5.7512.55个百分点,更是30年前的1200多倍。

IPO先行者

从今天来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上市是大势所趋。回想当年,“第一个吃螃蟹”的就是建设银行。

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改上市的目标,建设银行成为先行试点行之一,先后通过国家注资、剥离不良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显著改善了资本实力、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在此背景下,2005年初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纲要》,描绘了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为员工提供最好发展机会的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宏伟蓝图。

20051027日,建设银行在四大行中率先第一家在香港挂牌上市,创造了当时多项IPO纪录,两年后又完美登陆上海交易所。通过股改上市,建设银行进一步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诚实、公正、稳健、创造的核心价值观,建立了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资本实力、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机制、风险内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等有了质的飞跃,一举迈进全球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行列。作为勇立潮头的金融骄子,建设银行一路引领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跨越。

上市以来,建设银行不负重望,财务状况根本好转,经营实力稳步提高。截至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主要财务指标继续领先同业。资本充足率为13.89%,平均资产回报率1.65%,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22.97%,拨备覆盖率为248.87%,不良率仅为1.04%

据统计,上市9年来,建设银行对国家的贡献超过14100亿元,其中累计国家税收5530亿元,国有股份获得现金红利2551亿元,国有股份市值增长6024亿元。

大行“小微情”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微企业被大多数银行视为鸡肋。通常情况下,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大,缺乏有效抵押品,而且单户金额小,人手占用多,费力不赚钱。尤其是对以大企业、大项目见长的建设银行来说,过去许多分支机构也热衷于“抓大户”“做大买卖”,忽略了“小生意”。

但是自2005以来,这一认识逐步得到根本扭转。这不仅是响应中央号召、履行社会责任,更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建设银行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纲要,明确将小企业业务作为战略性业务。2009年,总行在四大行中率先成立小企业一级部,目前,全行37家一级分行中有34家分行成立小企业业务专门管理部门,并在二级分支行设立286家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和百强县。

几年来,建设银行高层多次赴基层调研,与小微企业深入交流,了解客户需求,不断清晰大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定位。即按照“普惠金融”理念,坚持零售化、批量化服务模式,以小额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型为导向,不断提高小微企业惠及面。同时,优先保证小微企业信贷规模,将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指标纳入各行的关键业务指标体系进行考核,配备单独的激励费用,明确对单户500万元及以下的贷款按零售贷款测算经济资本占用,推动解决制度流程、产品创新、人员配备、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具体问题。

截至20146月末,建设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授信客户24万户,并为459万户小微企业提供结算、理财等金融服务。近三年小微企业贷款新增连续实现两个不低于,累计为54万户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2.5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探索小微企业经营模式上,建设银行在信贷业务流程、产品与服务、风险管理等方面创新成果显著。2007年,建设银行在同业中首创信贷工厂模式,至今已历时7年,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已在全行33家一级分行组建了286家,专职人员近3000人,逐步搭建起从总行到分、支行的架构清晰、功能健全的小企业业务专业化组织运营体系。

实际上,建设银行已经将未来的发展和银行转型押注在了小微企业业务上。即使在不少公开场合,王洪章也一直坚持“银行只有与实体经济抱团取暖,才能赢得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