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建行修炼高增长与严风控“平衡术”
2013年以来,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金融脱媒趋势加剧,银行业信贷资产风险加速暴露……毫无疑问,中国银行业的内外部生存环境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如何在保持合理业绩增速的同时,又坚持风险控制底线,成为每一家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难题。
而建行公布的2013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该行上半年各项主要财务指标保持平稳增长。该行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197.11亿元,同比增长12.63%。与此同时,该行不良贷款余额803.1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6.92 亿元 ;不良贷款率0.99%,与上年末持平。
分析人士认为,建行中报业绩不仅好于市场预期,且资产质量也明显优于同业。如此看来,建行在高增长与严风控之间的“平衡术”修炼着实了得。
建行董事长王洪章此前已明确表示,建行正在进行的风控体系的改革,目的是在不良贷款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缩短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链条,提高风险控制的效果。
建行副行长赵欢也表示,目前建行正在推进的授信业务流程、机制优化,其目的就是针对市场中的一些新变化,通过制度创新,“让银行的经营效率更高,风险管控更有效,并使效率和风控在更高水平上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盈利水平稳步增长
笔者根据建行半年报数据粗略计算,今年上半年该行日均净利润超过6.5亿元人民币。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为14.8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4%,其中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为8.1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6%。存款较上年末增长7.11%至12.15万亿元,存贷比率保持在合理水平。上半年,该行实现经营收入2,523.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75%;实现税前利润1,551.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4%;实现净利润1,199.64亿元,增长12.65%。建行方面表示,公司盈利水平同比实现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生息资产规模适度增长,加强定价管理,带动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79.68亿元,增幅10.59%;积极开展服务与产品创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稳步增长,较上年同期增加62.81亿元,增幅12.76%;经营费用控制在合理水平,成本收入较比上年同期下降0.65个百分点至24.63%。
谈及上半年的规模增长,建行相关人士透露,“上半年建行大力推进网点‘三综合’建设,综合性网点、综合柜员制和综合营销队伍建设富有成效。”上半年建行全行单功能对私网点综合化转型966个,单一对公柜台综合化新增5527个,组建综合营销团队3139个。通过前后台分离等措施逐步实现前台服务的综合性和多功能、后台处理的集约化;加强岗位培训,提升员工综合服务素质;完善综合营销服务体制机制,促进公私联动。
另据了解,创新成为建行业绩稳定增长的最大“杀手锏”,上半年该行加强产品基础管理和创新力度,加快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建设,促进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上半年全行各业务领域实现创新近300项。尤其是在电子银行业务方面,建行不仅“先发制人”且已“打开局面”,该行电子银行客户与渠道应用高速增长,个人网上银行客户增长13.08%;企业网上银行客户增长18.78%,电子银行账务性交易量占比达44.07%。“善融商务”电子商务平台注册会员数突破150万,交易额近百亿,融资规模达到数十亿。
风控变革兼顾效率与风险
建行有关负责人透露,为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外部经济形势与市场竞争要求,建行需要从过去更多地强调垂直的风险管理体制,向强调各级经营机构对本层级经营风险管控负责转变,从过去更多地强调风险独立、管控向同时兼顾效率与风险转变。
该人士坦言,“建行过去的风控体系,是在独立的风控条线内垂直报告,管理链条较长,效率较低;而现在则是将风控的职责交给分行行政主管,由分行行政主管负总责;此外将过去的单行向总行垂直报告,改为了双向报告,既要向分行行政主管报告,也要向总行专项报告。”新形势要求大型商业银行本着统筹平衡风险、资本及收益的准则和权责对等的原则,对目前完全垂直独立的风险管理体制进行适度调整,不断探索分层管理和垂直管理的恰当结合方式。
尽管风控体系改革步伐正在推进,但是前期效果却已开始显现。中报数据显示建行的不良贷款“单升”;拨备覆盖率265.20%;资本充足率为13.3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66%。无论是资产质量还是资本充足水平,建行无疑都保持同业领先。
另外,建行认真贯彻落实宏观政策和监管要求,加大对重点区域、行业的风险监测与处置力度,及时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全面强化贷后管理,加强风险防范化解;积极推进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实施,深化风险管理技术工具的研发和应用,继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建行中报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备受关注的房地产业贷款金额为4865.07亿元,占总额的6.01%;不良贷款金额36.09亿元,不良贷款率只有0.74%,较上年末0.98%的不良贷款率下降了0.24个百分点。
另外,该行严控钢铁、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风电设备、多晶硅、造船等“6+1”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75.52 亿元。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得到有效控制与清理,监管类平台贷款余额3773.61亿元,减少341.08亿元,现金流全覆盖类贷款占比95.10%,“6+1”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75.52亿元。对高风险资产的进一步控制和清理使得该行资产质量得到可靠保证。
银行业内人士坦言,“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时,商业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较小,管理的重点在于防范个别企业、个别项目风险,垂直平行的风险管理体制可以较好地控制风险,又不失效益。然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银行面临的系统性、整体性风险不断凸显。银行风险管理条线必须具备全面平衡总风险和总收益的职责和动力。比如,小微企业贷款是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可大家都知道小微企业贷款的风控相比大企业贷款而言,要复杂得多。”
对此,建行按照新的小微企业客户认定标准和管理范围,进一步细分客户群体,并根据不同规模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风险特征,建立相应的经营模式。比如,对单户授信500万元——3000万元的客户,采用传统的“分析、评级、授信”,再加上抵押的主观性评价模式。注重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做好对申请人的详细评价,确保有抵押等风险缓释措施,贷款存续期间做好年度例行评价,损失率控制在极低水平。
建行是国内公认的最早、最彻底实施风险管理体系的银行之一。仅以2010年以来各家银行迅猛发展的银行理财和资金池业务为例,在其他大行将资金池业务权限向分支机构下放的时候,建行总行却早已将资金池业务权限上收。而这,也恰恰被业界视作国内“影子银行”最为庞大的一部分,同时也可能是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潜在因素。
2013年上半年,该行理财产品余额1.02万亿元。而针对社会关注的理财资金投向问题,建行披露其理财资金主要投向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未投向商业房地产、“两高一剩”等政策限制性行业。
另据透露,该行目前理财池中非标资产配备是30%左右,低于银监会规定的35%的比例。2013年3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
业内预期仍将“领跑”同业
如建行一位内控部门人士所言,在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发生较大改变的情况下,风险爆发正从单个交易风险为主向区域性、系统性风险集中爆发转变,由表内业务风险为主向表内外关联风险同时爆发转变,由贷款业务风险为主向全业务风险连锁爆发转变等。
因此,业内人士预期对于风险控制总是未雨绸缪的建行,未来在净利增长、资产质量、风险控制等方面仍将“领跑”同业,预计2013年全年净利润增速将仍在10%以上。“上半年数据显示,建行存贷平稳增长,息差保持平稳,手续费收入回到中速增长轨道。二季度建行通过收缩同业资产、负债规模应对流动性冲击。资产质量也较为平稳,拨贷比、核心资本充足率处于较高水平。整体而言,建行未来仍具备较强劲的增长动力。”
中报数据显示,建行今年上半年,90 天以上逾期贷款比上年末增长21.3%,增加的主要是1 年以上的逾期贷款,逾期贷款的增幅小于已披露的股份制银行。关注类贷款比上年末下降8 亿,从关注类贷款情况和逾期贷款相比同业的趋势来看,预计建行的资产质量压力已经趋于稳定。
相关人士认为,建行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上升57亿至803亿,考虑54亿核销则增111亿,与逾期贷款增量134亿大致匹配。相对于公司自身体量而言,这一增量表现略好于同业,是该行行业选择、风险偏好在信用风险领域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建行信贷结构也有针对性改善。从结构优化的角度,建行加强了对零售贷款的支持,时点/日均余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3%/22%,高出全部贷款7个百分点左右。
相关人士分析称,建行结构调整和定价管理助力息差保持稳定。“上半年建行净息差2.71%,与一季度持平,也与去年同期相持平,较年初仅回落4BP。整体来看,受存贷款重定价影响,上半年建行存贷利差3.93%,较2012年回落38BP。但该行通过提升高收益的信贷资产占比,强化同业存款价格管控,使得上半年利息收入同比增长6%,利息支出与去年同期持平,推动利息净收入同比增10.6%,助力净息差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