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王洪章:商业银行需要重新设计经营模式
5日,第二届金融街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围绕“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国内外众多嘉宾出席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探讨金融改革开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转型等重大问题,共议金融中心发展经验和思路。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章表示,经过8年的改革,中国的商业银行风险防控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和过去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商业银行确实应该到了一个反思的时候,需要重新设计它的经营模式的时候。
王洪章表示,中国的商业银行2005年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革,特别是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个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我们建设的全面性、彻底性不亚于目前发达国家,包括新兴市场国家所设定的法人治理结构,当然也有一些形似神不似的问题,但是就结构来讲我们非常健全。经过8年的改革,中国的商业银行风险防控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和过去比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现在经过8年的改革,如果还在面上普遍存在晓灵副行长(她也是我的老领导),讲的这些问题的话,我看我们商业银行确实应该到了一个反思的时候,需要重新设计它的经营模式的时候。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把它研究透。这些问题是存在的,但是有一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运行的轨迹不见得会产生多大的风险。即使有一些政策上的调整,比如存贷比,比如取消规模,比如保本理财产品可以进到我们的资产负债表里面去,比如要限制同业相互存款,我觉得这可能都不是解决目前存在的对于一些产品、对于一些业务风险敞口问题。事实上对于最近几年创新的一些产品,创新的一些业务,银行已经开始设计并且实施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程序和措施,而且已经列入到系统管理的范畴,至于政策上的问题我觉得是需要研究的。但是我想我们一行三会的监管,绝不亚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监管水平。
我觉得中国的监管部门比国际上的监管部门可能要严厉得多。但是有一点,比国际监管部门温和得多,就是罚款。商业银行罚款,罚了还不是伤筋动骨,还不像证监会最近罚光大证券五六个亿,一般罚商业银行比较少。但是周而复始的经常性的监管的要求,监管的规则、监管的通知,这些我们商业银行是必须遵循的。正因为有了这些自律的意识和行为,监管的连续性,使我们商业银行现在的产品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业务发展能力总体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的。当然有些理论上的问题我们可以探讨,比如说期限错配,我自己感觉到,在银行经营这个问题上没有期限错配这个问题。银行本身就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这么一个特殊金融机构,它的活期存款发展到一定规模,必然地会长期积累一部分,这一部分是长期的,可以长期使用。如果完全按照活期存款,那这个银行就不用办了,就办成投资就行了。比如每个理财产品的对应问题,理财产品每个产品的对应是很困难的,你要把它组成一个资产池,完全可以做到像监管部门对于银行的要求,发放的理财产品,要和发放的产品对应,那组成一个资产池,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我想这些业务上的问题和操作上的问题还需要我们继续来分析和研究。
今年的经济形势总体发展是平稳的,在有效稳定增长的同时,也着力调整结构,积极化解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应该说今年的经济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特别是主要的经济指标和金融指标都处于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随着我国主动调整结构,加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经济确实是有所放缓。相对应地,银行金融的压力也在增加,最近也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我们建设银行在第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路演的时候,包括第二季度路演的时候,投资者也在问我们,他们感觉到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可能要继续呈上升的趋势,这一点在理论上炒得比较厉害,其实这个理由我觉的是不成立的。首先经济好银行就会好,经济是第一位的,银行永远是第二位的。因为我国正处于一个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阶段,我们2012年城镇化率仅为52.6%,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城镇化率相比较,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的空间,特别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这个发展目标,这是清楚的,也是明确的,应该说发展没有问题。同时我们财政体制占GDP的比重不足2%,物价的涨幅也比较温和,财政政策调整的空间和回旋的余地比较大,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是为了满足经济结构需要而采取的主动行动,中央和国务院多次讲到这个道理,基本发展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未来中国的经济,可能会长期处于7%或者是8%这么一个范围,这个没有什么问题。
影响银行健康的指标也没有什么问题,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上是十分稳定的,尽管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有所反弹,不良率现在看仍然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不到1%,0.96%。比去年年末上升了0.01%,这个上升也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我们现在0.96%的水平,远远低于全球1000家大型银行的平均水平,国际上1000家大型银行的平均水平是3%。所以现在的不良贷款率在可承受和可控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