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十八大后续报道:建设银行:做支持实体经济生力军
前不久,建行与铁道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首家与铁道部签署“十二五”战略合作协议的银行。据悉,近两年,建行在支持重点工程建设上,特别安排了46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铁路在建项目。
从过去专门从事固定资产领域投资,主要管理监督国家基建资金、办理基建拨款的专业银行,到发展成为一家资产规模位居全球银行前列的大型商业银行,建行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服务民生、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生力军。
加大基础设施领域信贷投放
基础设施建设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建行信贷支持的传统优势领域。2009年以来,建行坚持对基础设施行业客户“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的原则,对基础设施行业领域的贷款投放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速超过10%。
统计显示,2011年,建行在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19648.06亿元,较上年增加1943.62亿元,占公司类贷款新增41.42%,增幅10.98%,主要支持了在建续建的优质基础设施项目。2012年以来,建行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行业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达20434.96亿元,占全行公司类客户贷款总额的43 .3%。
近年来,建行北京分行为北京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全方位金融支持,已成为北京轨道交通行业市场中的“领头羊”。目前该行对北京轨道项目的授信额度达656 亿元,贷款余额253亿元,是北京地区金融机构中对轨道交通提供贷款最多的银行之一。
除了支持轨道交通建设外,建行还加大力度支持京沪高铁等高速铁路建设。20 12年6月末,京沪高铁公司在建行授信余额121.51亿元,占其全部银行融资的近三成。除信贷支持外,建行还取得京沪高铁公司基本户开户行、全部中标施工单位开户行、银团贷款牵头行、建设资金监管行、保险资金投资托管行、农民工代发工资主办行等众多业务资格,并将在现金管理、租赁等方面与京沪开展战略性合作,为京沪高铁建设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建行于2010年初率先在苏州全辖区启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金融服务试点,加大对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政策及“三农”业务领域的研究,持续产品创新,打造了“市、县、镇、村”四级金融服务网络,建行苏州分行也因此成为全系统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面旗帜。
在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建行苏州分行创新推出“城乡合”新农村建设贷款新品种,用于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农村住房安置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资源整合、现代农业建设等新农村建设需求。到今年6月末,建行苏州分行信贷投放遍布五县四区,惠及49个乡镇,为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累计提供资金支持达200多亿元。
如今,建行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金融服务试点已推向更广阔的区域。在西安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实施中,当地政府已决定把建设银行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合作银行,对建设银行办理的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贷款,在项目立项审批、投资计划、资本金及地方配套资金等方面给予有力的组织协调和政策支持。
据建行相关部门介绍,“十二五”期间,建设银行将向西安地区投放200亿元统筹城乡发展暨新农村建设贷款,专项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旧城改造,在条件具备时设立城乡统筹发展基金,协助西安推介招商项目,引进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促进西安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技术改造,提升经济发展后劲和竞争实力。
推行绿色信贷践行社会责任
建行在绿色信贷方面近年来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长期以来,建行做到政策制定着眼绿色环保、资源配置优先绿色环保、产业支持倾斜绿色环保、制度保障考虑绿色环保、客户服务促进绿色环保。近三年来,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在建行信贷投放中的占比不断下降,绿色信贷余额不断上升。2011年,累计从“两高一剩”领域退出信贷余额230.54亿元。2012年上半年,建行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相关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贷款余额达1.2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56.7亿元。
在新能源领域,建行支持的中节能风力发电(张北)运维有限公司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主要负责中节能张北满井风电场三期(4.95万千瓦)、四期(4.95万千瓦)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营。2009年4月,建行给予该公司授信额度71939 万元,累计为公司三、四期项目投放贷款64839万元。目前,两项目已全部竣工且并网发电。2009年至2011年近三年累计发电销售收入28280万元,向华北电网输送绿色电量61273万千瓦时。
在循环经济领域,建行支持的首钢京唐循环经济项目,于2007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建行作为银团贷款的联合牵头行,贷款份额105亿元,占比25%,目前,贷款余额超过93亿元。项目建成后,除充分发挥钢铁生产功能外,还具有能源转换、固体废弃物处理和为相关行业提供原料等功能,在金属资源节约、能源高效利用、水资源节约、清洁生产与综合利用等方面,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