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厦门商报》:惠民爱民 关注民生――建设银行发挥优势支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2-03-19

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稳健经营科学发展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展工作要求,坚持扶贫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按照“确保重点、解决急需、打造品牌、实现双赢”的原则,积极探索多种扶贫开发新路子,集中全行力量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努力探索多种扶贫新路子、新模式

——扶贫济困。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建行积极捐款捐物支持灾区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仅2010年,抗灾救灾捐款总额达5313万元,为灾区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自2007年建行开始实施“中国贫困英模母亲建设银行资助计划”,累计资助贫困英模母亲5425人次,发放资助款1512万元。

——捐资助学。全面启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成才计划”,在16个省、区资助97所高校4259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发放奖学金1203万元;援建“建行希望小学”,建成小学38所,建设体育园地和图书室73个,累计培训教师74名;实施“建设银行资助贫困高中生成长计划”,累计资助567所学校的贫困高中生5.13万人次,累计发放助学金6980万元,累计有11000多名受助学生考上大学;设立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建投奖(助)学基金,累计发放奖、助学金69万元,累计资助和奖励西藏贫困学生330人次。

——支持“三农”,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三农”,是扶贫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对象。建行制定了服务“三农”政策指引,在信贷资源配置上予以倾斜,以产品创新为重点加大服务力度,加大新农村建设信贷业务系列产品试点的普及推广力度。

——成立村镇银行,填补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空白。发起设立16家村镇银行,开发出农户联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业订单贷款、“乐农贷”等系列信贷产品,有效缓解了农户、小企业等客户群体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

——助力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积极进行产品创新,研发了基于与政府、企业三方合作的“助保金”业务,创新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银链通”、“互助通”等多项产品。截至2010年末,“诚贷通”、“助保金”等产品的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亿元、90亿元。响应国家支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企业发展的号召,对符合相关政策扶持条件的小企业客户信贷业务,执行优惠利率,仅2011年下半年就降低小企业融资成本近800万元。

——保障和满足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在商业可持续经营原则上,在有效防范风险和明确还款来源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合规经营、有序发展、保证质量,积极支持保障房项目建设。

——支持西部大开发。西部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集中分布的地区,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金融支持也相对较弱。建行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向西部9个省、区贫困区域投放基本建设贷款达到3097亿元。

从输血到造血: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

建设银行表示,新时期,全行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贫开发纲要,发挥金融服务优势,推动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努力配合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积极支持“三农”,继续推广小额农户贷款业务,为贫困农民提供信贷、结算等金融服务,鼓励贫困农民自主创业,增强贫困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二是配合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对贫困地区农、林、牧、渔产业化项目,尤其是扶贫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和水利建设项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夯实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产业基础;三要配合做好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四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帮助中低收入居民充分享受公积金低息优惠信贷政策,改善住房条件;五是落实《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在统筹协调经营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解决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工作。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是新阶段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建行将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力度。协助政府和企业做好西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种植饲养行业、引水工程和基础教育事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帮扶贫困地区加快脱贫致富、缩小东西差距。进一步加大在符合准入条件的空白乡镇设置机构网点的工作力度,以城带乡,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村镇银行设立步伐,提升空白乡镇金融服务覆盖率;推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满足偏远农村地区各项支农补贴资金、日常小额取现、余额查询等基本金融需求,构建起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在条件受限,短时间内难以设立网点和自助设备的金融服务空白地区,视情况推行“建行流动服务银行”活动,延伸金融服务触角,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

 

 

http://www.xmnn.cn/dzbk/xmsb/epaper/html/2012-03/15/content_365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