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网:建行董事长眼中的“拆毁性建设”
针对中国目前以“大拆大建”拉动GDP增长的现象,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创造了一个新词:“拆毁性建设”。这种马路反复修,房屋不断拆迁等创造的增加值,都要计入建筑业,计入GDP,但实际财富和国民福利并没有增加。 十年前有个词叫“建设性破坏”,意思是看起来是破坏,其实是为了建设,和这个“拆毁性建设”属于“双胞胎”构造。不过,官员看到的多是“建设”,百姓看到的往往是破坏和拆毁。GDP增加的是官员政绩,被拆毁的往往是百姓生活。看来这样的错位,已非一日,何时终结? 郭树清指出,中国的能源和环境状况令人担忧,在相当大程度上,我们的能源消费模式正在趋同于美国,不断地买车、修路、摊大城市。另外,全国城市规划和建设随意性很大,相当一大部分GDP靠拆迁。这种马路反复修,房屋不断拆迁等创造的增加值,都要计入建筑业,计入GDP,但实际财富和国民福利并没有增加。一些地方,农民让土房变砖房、砖房变楼房、楼房变更大的楼房,但是由于过度分散,没有配套设施,许多就建在稻田里,现在又开始拆毁、迁建和集中。浪费太大,而且按照统计规则,它都计算在储蓄、投资、积累里面,而最终的社会净增财富和福利就大打折扣。 在追求这种边拆边建的GDP的过程中,就使得中国对世界资源的胃口越来越大。比如,近年来全球石油的新增需求一半来自中国;铁矿石和主要金属40%左右由中国消耗;水泥和玻璃大约50%由中国消耗。GDP的增长很大部分是依靠资源的超强度投入,而实现的财富积累和国民福祉却相对很少,这是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的老路子,中国要想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必须避免大搞“拆毁性建设”,停止付出高代价来追求GDP增长。 5月11日《中国青年报》引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经说过的话: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使用了世界上40%的水泥、钢筋,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至30年。 官员GDP出政绩观念根深蒂固,也是导致建筑短命的原因。目前地方官员仍然受着GDP考核指挥捧的指挥,为了快出GDP,快出政绩,就要搞建设,当有些东西、比如房屋已经建设好了怎么办,那就拆掉重复建设。相对于平地起高楼创造一次GDP,拆掉再建则创造了两次GDP,一次是破坏带来的GDP,一次是建设带来的GDP。而且,没有破坏就没有建设,破坏反倒成了创造GDP的突破口,所以有官员理直气壮地说,“拆出一个新中国”,一些不该拆的被拆除,成了短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