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新浪财经:朱小黄:信贷投放远达不到房贷需求

发布时间:2011-03-23

“要买房,到建行”已经成为购房人熟知的口号,作为房贷主力银行,建行副行长朱小黄近日在与新浪财经对话时详细解释了该行在房地产信贷业务方面的策略。

市场成交下降明显 商业按揭或受影响

随着近期房地产限购城市的不断扩大,各地楼市成交量自2月份出现了明显下跌,商业银行的个人按揭业务或将“受此牵连”。据央行此前公布的2月份金融统计数据中,居民中长期贷款2月份同比仅增1052亿元,较1月份环比下降2248亿元,由于居民中长期贷款绝大部分是住房按揭贷款,这组数据显示2月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已经呈现下降趋势。

市场成交的下降会影响到对房贷的需求,但是,目前银行对房贷的资源配置仍达不到市场对房贷的需求。建设银行副行长朱小黄向新浪财经表示,近几年,建行房贷在个人信贷资产中的占比在95%左右。

建行2010年半年报显示,截至去年6月末,该行个人贷款达12,477.08 亿元,占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为23.32%,其中个人住房贷款达10,022.21 亿元,较上一年末增加1496亿元。

不过,朱小黄仍强调2011年建设银行将坚持个人住房贷款核心业务地位,但是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即资产质量和价格利率的变化。

他向新浪财经表示,按揭贷款的风险和成本还是比较小的,而且资产质量都不错,如果在利率定价中能够达到一定水平,将会逐步提高收益率。但“在一些房价泡沫较大地区,风险较大、不确定性较大的地区还是需要进行约束。”

对存量房和已签约的按揭贷款利率,朱小黄表示建行不会上浮,只会根据随着央行的基准利率的调整而调整。

开发贷谨慎积极

在房地产开发类贷款上,朱小黄表示现在房地产市场处于宏观调控压力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房地产开发类贷款,建行坚持谨慎积极的原则。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12173亿元,开发商资金来源增幅快速回落至16.3%,而去同期年这一增幅数据为69.5%。在开发商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及定金和预收款占比越来越高,市场人士认为开发商已经比较差钱。

在被问及距离“国八条”出台已经快一年时间,是否观察到有房企出现资金链问题无法还贷时,朱小黄称,“房地产调控实际上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过去不是很健康、实力不太强的开发企业已经淘汰的差不多。就建行客户而言,现在没有出现明显的无法还贷的问题。”

不过朱小黄表示,“从防范风险角度出发,也会小心观察企业的现金流变化情况,如果稍有问题就会采取相应措施。”

朱小黄认为,目前一些开发商将目光转移至二三线城市是很好的战略转移。但他警示,不要重复过去中心城市开发的老套路,不要再在这些城市制造泡沫逼高房价。

“房地产价格最终还是由供求关系决定,保障房的推出将会对稳定房价起到重要作用。”朱小黄如此向新浪财经表示,“通过保障房开发和投放,通过几年努力,房价走势会趋于平稳。”

保障房信贷需政策配套支持

根据相关部署,今年全国将要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此前住建部已经与各级地方政府签订了责任状,据住建部副部长齐骥的介绍,如此规模的保障房建设年度投资大概在1.3万亿到1.4万亿之间。而根据规划,未来四年还将建设2600万套保障房。

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此前曾向新浪财经透露,该行将从贷款规模上做好保障性住房贷款新增计划,将普通商品房开发贷款业务与保障房开发贷款业务区别开来,差别对待。

朱小黄也向新浪财经表示,建行年初就确定了加大保障房建设信用支持。

不过,由于保障房项目涉及拆迁、开发、销售、回笼的全流程,关联方多,情况复杂、体量巨大、各地实施运作模式差异化明显,防控合规性与政策性风险成为银行投放贷款的考量因素。

朱小黄介绍称,建行一方面支持建设保障房项目的开发商,提供开发类贷款,但其开发的项目需要已被政府纳入开发和分配计划。另一方面对购买保障房的个人提供按揭贷款,在抵押率和首付比例上仍按照商业原则。

“对于保障房的金融服务会坚持保本、低收益的原则。但对银行风险防控而言,其核心问题是必须落实到具体的项目,项目产权清晰,地方政府需要对保障房建设项目提供财政税收优惠、投资补助甚至用财政资金贴息等配套政策支持。”朱小黄如是说。

朱小黄强调,如果是政府以融资平台打包借贷方式自身组建公司来进行保障房建设,建行不会参与进去。对于地方政府可能把保障房建设搞成另一个融资平台的担忧,朱小黄称,“平台的模式现在与银行打交道很难。”

据了解,近三年建设银行累计投向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开发贷款达132.27亿元,累计为20.13万户中低收入居民发放保障性住房商业按揭和公积金贷款330.41亿元。同时,建设银行积极参与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试点工作,全部取得28家试点城市承办承诺,已受托发放公积金项目贷款 64.92亿元。

 

 

http://zjj.house.sina.com.cn/news/2011-03-23/095467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