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让利同时坚持商业运作——建行副行长朱小黄谈保障房金融支持
新华网北京3月18日电,一方面,房价调控热点地区“限购令”频频出台;另一方面,今年1000万套保障类住房将首次超过市场类住房的总量。不少商业银行审时度势,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找寻新商机。
建设银行副行长朱小黄表示,保障房是稳定房价的重要措施,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新机遇。商业银行在让利发展保障房融资的同时,要密切防控信贷风险。
增加保障房信贷不会影响总体资源配置
“现在房地产市场处于宏观调控压力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房地产开发类贷款,建行坚持谨慎的原则。”朱小黄说。
但他表示:“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支持不言而喻,其中不乏银行愿意支持的项目,今年保障房建设就是不错的机遇。”
2011年我国将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保障房投资达1.3万亿元。据朱小黄介绍,今年建行特别加大了对各地保障性住房的金融支持和服务能力,在信贷资源配置、客户选择、价格水平等方面实行了差别化信贷政策。
“抑制房价的根本还是要增加供给,要通过大量的投放和供给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增加保障房将有利于平缓房价走势。”朱小黄说。
但与此同时,货币政策转为“稳健”,各家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趋紧。有人担心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会影响其他方面贷款。
“增加保障房信贷不会影响总体资源配置。”朱小黄明确表示,建行信贷政策年初已经确定,除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外,还强调要支持国家新技术、清洁能源等领域建设,特别是要提高“两高一剩”项目准入门槛,在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灵活配置信贷资源。
可让出部分利益但坚持商业化运作
据了解,在价格水平方面,保障性住房项目贷款利率基本执行优惠利率。有人担心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会影响银行收益。
“我们还是商业模式的贷款,主要是支持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商,开发保障性住房的楼盘建设。”朱小黄说。
他告诉记者,商业银行支持的保障性住房楼盘一般会纳入政府当年的保障性住房开发和销售计划,因此是有市场保障的。“对于购买保障性住房的个人按揭贷款,原则上应按照商业贷款办理,但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我们会本着保本、低收益的原则,加大保障房按揭贷款的投放。”
有专家提出,由于各地区保障房建设方面没有统一模式,在开发商的资金来源、保障房分配机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因此,银行在风险监控和贷后管理等方面有待加强。
“在推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关键在于地方政府配套的优惠条件,如地方财政贴息等政策。”朱小黄说,“如果配套条件优越,保障房的信贷风险是可控的。”
近年来,建行在房地产开发类贷款投放方面一直较为审慎,并主动压缩、退出了不少风险程度相对较高的项目。
朱小黄表示,房地产调控措施出台近一年,过去不健康、实力不强的企业已逐渐被淘汰出局,现在剩下的中大型企业基本经得起市场波动。“这些开发商没有显现出资金链紧张的问题,但我们仍会小心观察现金流的状况,采取防范措施。
此外,他表示,从风险权重占用经济资本和财务资本的角度看,保障性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成本较小,且收益率较高。
保障房关注一线城市 开发贷转向二三线
随着房地产一线城市已相继出台地方限购政策,不少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朱小黄告诉记者,近几年,建行房贷在个人信贷资产中的占比在98%左右,今年一二季度房贷业务下降趋势明显。
朱小黄说:“一线城市往往房地产泡沫较大,房价波动会对银行风险产生一定影响,而二、三线城市相对好些。”
他告诉记者,建行在信贷资源配置方面,一方面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尤其针对房价偏高、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突出的一线城市;另一方面调整战略,保证二、三线城市或发展潜力较好地区优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项目的合理信贷需求。“二、三线城市目前房地产泡沫并不明显,具有很大开发潜力,只是以后开发不要重复一线城市开发的老路”。朱小黄说。
此外,朱小黄表示,“十二五”期间,建行将加强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合作,支持保障房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的有效发展,并积极探索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模式,多渠道拓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融资渠道。(记者吴雨、侯雪静)
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2011-03/18/c_13786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