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新华网专访: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回应11个热点问题

发布时间:2010-12-22

新华网北京1222日电(俞玮 郭毅)“银行与国民经济和百姓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有实体经济的问题、深层次的矛盾都是金融体系的隐患和风险。”

“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收紧银根’。”

“预计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速会保持在8%至9%,信贷投放增速可能在13%14%,两者都将低于今年水平。”

“明年建行的房贷政策和今年的差别不会很大。”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新华网独家专访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一个半小时的交流、11个热点问题,他一一作答。即使有些涉及到 “个人预计”、“个人看法”,他也毫不回避、态度真诚。

作为建行的“掌舵人”,上任五年郭树清带领建行在四大国有银行中率先实现了海外上市,并取得了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巨大成功。截至今年9月末,建行资产规模已达到10.58万亿元,是上市前的2.7倍。在《福布斯》发布的“2010中国品牌价值50强”中居中资银行之首。

如今,站在“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接点上,对于建行和整个银行业未来的发展,郭树清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我们提出‘双重转变’,一是加快推进银行发展方式转变,二是通过银行发展方式的转变支持、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预计明年经济增速和信贷增速低于今年

新华网:明年的货币政策将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不少网友认为这是中央释放“收紧银根”的信号,您怎么看?

郭树清:2008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机构信贷经历了一轮特殊的高速增长。时隔两年后,中国经济已实现稳步复苏,宏观经济也步入常态发展轨道,与此相适应的货币政策也需要向“常态”回归,即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说,“宽松”是货币政策很罕有的形态,只能在极个别的时候实施,现在是回归正常形态,所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收紧银根”。

最近,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久前也提高过一次基础利率,我们可以看到稳健货币政策事实上已经开始实施,我们预期在金融领域还会采取进一步的调控措施,比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基础利率、增发央行票据等等,使货币供应和信贷的增长速度再放慢一点。

新华网:您如何判断明年中国经济的走势?您预计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明年银行的信贷投放造成多大影响?

郭树清:周末我也会去菜市场转转,感觉与往年同期相比,蔬菜价格上涨了不少,不过最近有所回落。不光是蔬菜,生活中很多方面都能感受到通胀压力。对于明年的经济形势,虽然有不少困难和不确定性,但是保持适度增长应该还是可以实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明年宏观调控确定了“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基调,也已经采取了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其它行政和法律手段等调控措施,相信物价水平最终会稳定下来。

根据各方面情况来估计,明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会保持在8%至9%,信贷投放增速有可能在13%14%,两者都将低于今年水平。

三农和中小企业是明年信贷重点 房贷政策变化不大

新华网:请问明年建行信贷投放的重点是什么?

郭树清:建行从20093月起就主动控制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明确“坚持有效发展,不追求市场份额第一;坚持信贷政策标准,不突破风险底线”的要求。

明年,建行将秉承一贯的审慎原则,在保持贷款稳步增长的同时,将信贷结构调整作为努力的重点,贷款投向将首先保证在建和续建项目,集中支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小企业、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个人助业、居民消费等。

新华网:这几年,建行一直在助力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请问明年建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将有何举措?计划投放的信贷规模是多少?

郭树清:作为国有的大型商业银行,建行一直致力于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同时又能切实履行全面的企业公民责任。我们将积极贯彻中央提出的把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要求,特别注重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投入。

在“三农”方面,近年来建行把支持农业和农民作为信贷战略重点,涉农贷款高速增长。截至今年11月末,建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7887.09亿元,比年初增长33.79%,比对公各行业非贴现贷款平均增速高出17个百分点。同时,建行已牵头设立10多家村镇银行,明年上半年还会设立10多家,正在申请组建村镇银行控股公司,进一步加快村镇银行的发展步伐。

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近年来我们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积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服务机制、“信贷工厂”的操作模式,以及专业化的团队和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目前,我们已为67000多户小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今年的小企业信贷新增占比超过30%,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我们为什么看好中小企业?这也是建行从战略上的一个考虑。将来大公司、大项目越来越少,这是个趋势,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深化,大公司、大项目对我们银行贷款的依赖度也会越来越小,他们将更多地通过发债,比如直接发票据、直接上市来融资。虽然现在银行融资还能占80%左右,但将来这个比例肯定会下降。

2011年,在全行信贷规模压缩的情况下,我们将增加对小企业客户的信贷资源投入。同时,我们将密切关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开发契合特定目标客户群体的新型业务和产品。以国家“十二五”规划为导向,重点关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循环经济技术的中小企业客户以及市场较为成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客户群体。

新华网:银行贷款中有相当一部分比例与房地产业有关,有网友问明年房贷是否会收紧?建行的房贷利率优惠政策有无变化?

郭树清:解决老百姓居住问题,向消费者提供自住房和首套房的贷款始终是我们房贷的核心业务。建行现在是11628亿的房贷余额,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二,但是,在支持保障房建设和按揭贷款方面,我们名列第一。除本行之外,我们有一个建行控股的中德住房储蓄银行,虽然规模不大,但它是集中做保障性住房贷款,主要是中小户型和中低价位的房子,和地方政府和中低收入居民的关系都很密切。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业务,今后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建行的房贷利率近些年来一直坚持差别化政策,比如申请人的诚信情况、收入情况、买的房子大小,以及是首套还是二套等等都是考虑因素。总体而言,明年的房贷政策和今年的差别不会很大。

采取“边界管理” 防“十二五”开局之年盲目上项目

新华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决防止借‘十二五’时期开局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严控投资产能过剩行业,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建行明年将如何在银行信贷投放上把控好,落实中央政策?

郭树清:建行近年来的信贷政策一直都把严控产能过剩行业、严格客户和项目准入作为重中之重。明年的信贷政策继续将严重产能过剩行业纳入“逐步压缩类”,总量上要实现减少;从流程上,要通过权限上收,严把业务准入和审批关口。新增贷款必须逐笔上报总行核准,涉及扩大产能的必须报总行审批。

为防止借“十二五”开局之年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建行主要采取了“边界管理”的方法。一是通过名单制、客户准入退出标准和各类底线,明确重点行业客户和项目的准入门槛;二是对存在资产负债率过高,主业不明、扩张过度,环保不达标等问题的客户予以一票否决;今年还将根据密切关注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强化碳排放标准的约束作用;三是借助行业限额手段对投放规模和节奏加以引导。

除此之外,明年的政策提倡用经济手段引导分行自律。对于超过政策目标和行业限额的情况,提高风险较高客户的经济资本占用。引导分行通过算账做出理性决策,这比单纯的行政手段更细致全面、效率更高。

股改后两个最大变化

新华网:2004年,建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革。股改后建行都进行了哪些探索,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郭树清:股改后,建行在两个方面变化最大,一个是客户服务,一个是风险管理。而这两方面都遵循着一个经营理念,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过去由于长期处于竞争不足的市场环境,加之金融资源紧张且约束机制缺失,国有银行养成了等客上门的“官商”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机制,并将其确定为股份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做到了这点,服务质量就上去了,“官商”习气也改变了。

风险管理方面,过去往往是从行政角度出发,或者由于政府干预、政策性谈判等原因容易导致风险不可控。虽然股改剥离掉了大部分不良资产,但如果对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风险控制沿袭以前的老做法,将来还可能重蹈覆辙。现在,我们从市场实际出发,以客户为中心、了解客户,构筑起了一套强健的风险内控和合规管理体系。

可以说,股改后的这五年,建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不良贷款率大幅降低,赢利能力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迅速接近欧美银行。现在,我们的人均创利水平、股本回报率、资产回报率在全球的大银行中也居于领先地位。

建行对海外投资采取审慎态度

新华网:2005年建行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率先实现海外上市,我们知道海外市场对上市企业监管和信息披露的要求远远高于国内,陌生的经济体制、陌生的客户等因素都对中国本土银行形成了挑战。请问,在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方面,建行有哪些经验和思考?

郭树清:随着经济全球化,银行“走出去”是必然的。建行海外业务发展的基本政策是“跟随客户”策略,即为境内客户“走出去”和海外客户“走进来”服务,我们的客户、业务都将逐步走向国际,我们走出去的目的不仅是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知识、人才、技术来源的多元化。目前,建行共有9家海外分行,3家海外子公司,莫斯科代表处已经申设成功,中东子银行正在酝酿筹备,南美也在准备,台北代表处、加拿大分行申设工作也已启动。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建行的客户基础、收入基础是以国内为主,立足国内是我们的根本。这一点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也不应该改变。

至于到境外大规模投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际上有影响的海外收购、并购,建行在这方面没有太大优势。我们认为这中间风险很大,对当地市场和客户不熟悉,对当地政府有关的法律法规等都不了解,所以必须对此采取非常审慎的态度。

新华网:在我们走出去的同时,近些年外资银行也相继进入中国市场。您认为,国内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怎样才能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

郭树清:老话说“同行是冤家”,但是“同行也可以是朋友、是同学、是师生”。我觉得,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是件好事,因为对银行业和客户来说,有更多的选择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没有这些银行进来,我们对国外先进银行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以及产品都很陌生。可以看到,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这么多年,如果不考虑股本投资等因素,他们的存贷款余额只占了市场的2%。从这方面讲,他们对我们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压力。

竞争也可以让我们从对方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先进的经验。而且,我们还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所以,我们欢迎对外开放,我们不介意外资银行带来的竞争压力,毕竟我们更熟悉中国市场,更了解中国人的消费习惯。面对竞争,我们会更好地改进流程,创新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保持自己的优势。

假如我是一名普通客户……

新华网:假如今天您是一名普通的客户,您希望银行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提高客户满意度?

郭树清:我会希望银行在便利、安全、增值三个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便利,就是银行能随时提供现金存取、支付、汇兑、理财等业务。以建行为例,5年前,我们的ATM机只有8000台,现在将近40000台,交易功能、交易笔数和跨行交易量均居国内首位。过去拨建行电话银行服务,菜单最后一个选项才是人工服务,现在第一个就是人工服务。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它意味着我们要增加很多座席员,大幅度提高电话接通率的背后也要有巨额的投入、训练,以及整个银行相关体制、体系方面的改变。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银行也在快速发展。现在,建行的网上银行、自助设备和电话银行可以办理绝大部分柜面业务品种。手机银行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短信平台提供账户信息通知、风险预警提示、贷款催收等服务,给客户带来全新体验。

除了便利之外,安全也非常重要。客户把钱存在银行,或者使用建行的信用卡,我们就要保证它的安全性,这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地改进、提高。近几年,投资理财很热,考虑客户的利益,替客户着想,我们会给出一些专业的建议,但同时我们也会提示他们可能存在的风险。过去的风险提示是放在合同最后面、最不显眼的地方,而现在风险提示是放在最前面,用最大的字体让客户了解清楚。

下一个五年要“双重转变”

新华网:站在“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界点上,您如何评价已经走过的五年?又如何看待下一个五年建行面临的最大挑战?

郭树清:回顾过去的五年,我非常高兴自己有机会参与了我国金融改革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并且看到了股改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建立了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虽然,这五年里也有一些设想没有实现,但也有一些比预期得要好。总的来说,过去五年建行的发展还是令人非常满意的。

明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想未来建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加快推进银行发展方式转变。当然,这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密不可分。因为,如果经济发展方式没有转变,单单让银行转变发展方式是很难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银行发展方式转变推得快些,同样也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设想一下,如果四大国有银行都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光追求速度和数量,还要追求质量,要积极审慎,信贷投放要逆周期,不要顺周期,那么其结果就会形成巨大的金融力量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下一个五年,我们提出了“双重转变”,一是加快推进银行发展方式转变,二是通过银行发展方式的转变支持、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实现科学发展。